驚人發現:遷徙鳥類竟成西尼羅河病毒傳播主力?

2024-07-15   中國綠髮會

遷徙鳥類在廣泛的地理區域內活動,可能會將病毒傳播到新的區域。然而,遷徙鳥類在不同地區的具體作用和影響仍不完全清楚,尤其是在歐洲地區。雖然已有研究表明,鳥類和蚊蟲群落對西尼羅河病毒傳播有重要作用,但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特定地區或單一物種上,缺乏對多種物種和群落間複雜關係的綜合分析。

來源: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

「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近期,由馬丁娜·費拉古蒂等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表在2024年第56卷第3期的《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該研究探討了遷徙和外來鳥類及蚊蟲群落對西尼羅河病毒(WNV)傳播的影響

西尼羅河病毒是一種媒介傳播疾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和傳播範圍不斷擴大,已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戰。它是一種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它會引起從輕微到嚴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西尼羅河病毒最常見於非洲、歐洲和中東。它近年來也在北美和亞洲出現。沒有西尼羅河病毒的具體治療方法。

庫蚊(Culex)是WNV的主要傳播媒介,而鳥類的種類組成和群落多樣性對WNV的傳播模式有重要影響。然而,目前對這些因素在西班牙西南部地區的影響研究仍顯不足,該地區存在WNV在野生鳥類、蚊蟲和人類中活躍傳播的現象。

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遷徙鳥類和外來鳥類對WNV傳播的「貢獻」,以及蚊蟲群落組成的影響,這個研究團隊對1194份來自44種鳥類的血清樣本進行了分析,以檢測WNV抗體。此外,研究還捕獲了5859隻雌性蚊蟲,涵蓋了12個不同種類,以識別其中的WNV傳播媒介。

研究結果表明,在44種鳥類的1194份血清樣本中,有32份來自11種鳥類的樣本中檢測到了西尼羅河病毒抗體,其中四種鳥類首次在歐洲檢測到這種抗體。遷徙鳥類相比本地和外來鳥類,更容易受到西尼羅河病毒的感染。研究還發現,鳥類群落的系統發育多樣性越高,其感染率越低。進一步分析顯示,在5859隻雌性蚊蟲中,發現了多種西尼羅河病毒的傳播媒介,包括庫蚊屬的Cx. pipiens s.l.和Univittatus。具有西尼羅河病毒抗體的鳥類與這些傳播媒介的丰度呈正相關,但與整體蚊蟲種類的豐富度呈負相關。

該研究結果揭示了鳥類物種、系統發育關係和蚊蟲媒介在西尼羅河病毒傳播中的複雜互動。遷徙鳥類較高的暴露率以及特定蚊蟲媒介的存在,說明了鳥類與蚊蟲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理解這些動態關係,將有助於在西班牙西南部地區制定更有效的疾病控制策略。該研究不僅為理解WNV在不同鳥類和蚊蟲群落中的傳播提供了新的視角,還為制定相關公共衛生政策和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研究全文>>

感興趣的「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讀者可以參看全文:

Ferraguti M, Magallanes S, Mora-Rubio C, et al. Implications of migratory and exotic birds and the mosquito community on West Nile virus transmission[J]. Infectious Diseases, 2024, 56(3): 206-219.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台觀點。

編譯 | 王芊佳

審核 | LYJ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

  •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23744235.2023.228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