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社:「元宇宙」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產業,而是世界的組織原則

2022-06-02     新財經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路通社:「元宇宙」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產業,而是世界的組織原則

5月14日,著名學者鄭永年教授,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2022年首場講座上,以「科創與中國的經濟未來」為題進行演講,在整個演講內容的最後,鄭永年教授有一段關於「元宇宙」的論述,現記錄如下:

「元宇宙」的概念現在爭議很大,但我個人非常相信未來世界主題體是「元宇宙」。「元宇宙」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產業,而是世界的組織原則。我們要發展元宇宙,不僅要發展,還要走出去。我在80年代讀書的時候,有一句話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封閉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挨打,我們再不改革開放就要被開除『球籍』了。」下一階段的發展就是我們不要被人家開除出元宇宙,我們要做元宇宙的主人。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靠科創。對年輕人來講要有危機感,危機即「危」中有「機」,越「危」機會越大,從危轉機就是我們所努力的方向。

最近以來,全北京市「居家辦公」,筆者抽空幾周前去過北京的王府井書店,看到了很多版本的關於「元宇宙」方面的著書,可謂「琳琅滿目」,起初韓國學者的「著書」譯作,擺在書架上;後來的幾周,陸續有很多中國學者撰寫的有關「元宇宙」領域的「中國版」元宇宙書籍推薦,就開始增多了。這個「元宇宙」書論現象,筆者看來「是一件好事」——「好就好在,在後疫情時代,更多的學者、投智家,還有很多投資家、企業家,更有一些人文學家,都開始研究『人類的未來』了」,筆者認為,這對於當下的中國新發展階段來論,「智者」與「企業者」、「文化傳播者」,開始走向一種「面向人類未來」的集體思考,即思考「人類將走向何處去」的客觀問題,普及與引發中國人開始深度與遠度地思考、探尋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新課題、新方向。」

「學習元宇宙、認知元宇宙、實踐元宇宙」是一個規律,不僅僅是一個「社會現象」。

鄭永年教授的最新觀點中,提出了一句重要的警示論斷——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就是我們不要被人家開除出元宇宙,我們要做「元宇宙的主人」。

2022年5月27日,由著名研究元宇宙的龔才春博士主編的《中國元宇宙白皮書(2022)》,將在中國北京舉行全線上發布會,在此表示祝賀!這將標誌著——中國在走向未來元宇宙社會的新發展階段上,從理論學術研究界,堅實地邁開了一大步。中國對於元宇宙的真實學術認知,對於元宇宙的真實現實應用,對於元宇宙的未來發展探尋,或將被真正「撕開一個大口子」,引領中國藉助建立一個全新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之是史轉型升級期,如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般,「全面經商」的社會覺醒意識,石識破驚天」地締造出像今天深圳那樣的「人間經濟奇蹟、城市造富奇觀」。

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依靠「認知上的人文科學的覺悟」,這是經過科學與實踐證明了的;人類在拯救自我生存空間的文明進步過程中,的確需要一種「突破性的理論普及與真實版的實踐論證」。「新中國在東方的崛起如此、改革開放在深圳的奇蹟如此」—— 一個國家的「科學地符合人民意願的治國理政亦如此。」

鄭永年博士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上的最新觀點——「科創與中國經濟的未來」,再度印證了一個人類客觀發展軌跡,即「社會學習與社會覺悟」,建立一個具有中國人文與人才中國的社會氛圍,就是在創新創造一個良性互動的「城市營商環境」;就是在創意開創出一個探尋未來世界的「城市學習型組織」。人類在遇到來自大自然挑戰之後的日子裡,如何保護自己,怎樣突破自我——這不單是一個「認知問題」,更是一種「科創課題」。

而今天,當我們一覺醒來,面對突如其來的「元宇宙世界」來襲,該當如何應對,理當如何「接招」?這就是一個「世紀大問題、世紀大機遇、世紀大商機」。

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大數據智能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信息產業協會元宇宙專家委員會發起人龔才春博士,在《中國元宇宙白皮書(2022)》5月27日即將舉辦線上發布會前夕,談到——希望每年都起草一本《中國元宇宙白皮書》,直到業界對元宇宙已經形成統一的認知。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下車伊始。現在的元宇宙,就相當於1995年的網際網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對元宇宙的理解,每一個人都有對元宇宙未來的看法。我在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發起成立元宇宙專家委員會的時候,就將專委會定義為一個學術組織,使命是中國元宇宙賽道的總規劃、總設計。希望通過專委會的努力,保障中國元宇宙賽道的健康發展、引領中國元宇宙科技創新、促進中國元宇宙的技術進步、提高中國元宇宙的科普水平。

龔才春博士指出:2022年的元宇宙依舊那麼火熱,雖然她還是那麼稚嫩,但是已經多了務實。大家已經知道現在的產業方向了,未來的產業方向也隱約可見了,眾多地方政府已經出台了扶持政策,各部委對元宇宙的態度也正面了很多,大家都意識到元宇宙不是偶爾刮過來的妖風,而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很多元宇宙領域的大拿們都去做元宇宙的產業落地了,以產業化的形式參與到元宇宙。元宇宙的產業落地非常重要,但這也讓我忽然感到一絲孤獨。元宇宙還很不成熟,還需要有人堅守學術研究,還需要有人堅守頂層設計。

在元宇宙專委會的第一次產業報告會上,龔才春博士認為:元宇宙不是簡單的幾個技術的拼湊,而是若干技術有機的結合而形成的集成創新。集成創新是最大的創新,也是最難的創新。元宇宙產業園的落地,也不是簡單的若干個元宇宙公司的拼湊,而是具有生態關係的若干元宇宙公司的有機集成。元宇宙產業的落地要發揮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的特點,使各產業形成有機的生態關係,互相促進、互相成長、組合壯大。每一個城市元宇宙產業園的建設原元宇宙產業的落地,都要根據城市自身的特點,尋找原元宇宙中合適的生態位置,根據自身定位去針對地的招商引智,做到精準補鏈招商。

《中國元宇宙白皮書(2022)》即將與社會各界見面了,這是一件中國社會科學界、人文科普界的一大好事。再過幾日,5月31日,就是中共中央關於「加強與改進中國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指示發表整整一周年的日子。作為從事國際傳播的人士,面對中國建設高質量的「一帶一路」,面對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新任務,應該更多地研判與解讀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新理論、新認知」,積極倡導「中國思想與中國方案」,將其科學地發展成為造福於全人類的「全球公共產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難忘初心,踐行使命,一路同行!

讓我融入到未來「元宇宙的時代」,走進「元宇宙的世界」——「不要讓我們被開除出元宇宙」的科學普及與國際傳播,非常需要,非常重要,非常主要。

如果說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那麼,2022年應該成為「元宇宙國際傳播科普年」。

(作者鶴霖 元宇宙首席媒體智庫觀察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670770da3cc27cbad23d74470bb9b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