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維網Nweon 2023年12月12日)辦公是頭顯的一個重要用例。通過頭顯,系統可以呈現遠大於物理顯示屏的顯示空間。然而,這種用例涉及相關數字內容從3D虛擬空間移回物理顯示屏,或者從物理顯示屏移到3D虛擬空間的情況,例如用戶控制滑鼠指針/滑鼠提示符從3D空間回到物理顯示屏或者從物理顯示屏移到3D空間。
名為「Mouse cursor and content migration between 3d space and physical flat displays」的微軟專利申請就介紹了一種相關的方法,尤其是滑鼠提示符和內容從3D空間到物理平面顯示器的遷移。
圖3示出了一種增強現實環境。場景呈現為用戶可見的真實世界對象,例如具有有界顯示區域322的顯示屏320。用戶可以通過基於滑鼠330的滑鼠提示符326與不同應用程式交互。
圖3B示出了一個類似的場景,其中用戶將滑鼠提示符326移出顯示屏的有界顯示區域的邊緣。由於滑鼠提示符是真實世界的對象實例或交互控制對象的表示,所以不能將其物理移動到真實世界顯示屏的有界顯示區域之外。
所以根據從用戶接收到的方向輸入,滑鼠提示符顯示為僅移動到顯示區域內可能的最遠點。
但對於可以通過數字形式擴大顯示空間的增強現實,可以通過在顯示屏的有界顯示區域之外的增強現實環境中生成和呈現滑鼠提示符的虛擬對象實例來表示滑鼠提示符在顯示區域之外與用戶輸入相稱的移動。例如,圖3C和3D就顯示了這種情況。
在一個實例中,一旦接收和/或處理用於將交互式控制元素(滑鼠提示符)移動到有界顯示區域之外的輸入,就生成滑鼠提示符327的虛擬對象實例。
在其他情況下,僅為響應檢測和/或處理用戶輸入而生成滑鼠提示符327的虛擬對象實例,例如根據用戶輸入指向或足以將交互式控制元素的預定百分比或閾值百分比移動到有界顯示區域之外。預定百分比可以大於或小於交互式控制元素的50%,以容納不同的用戶體驗,並為用戶意外提供的非預期用戶輸入提供緩衝。
在本例中,滑鼠提示符326的真實世界對象實例與滑鼠提示符327的虛擬對象實例同時顯示。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系統將終止真實世界滑鼠提示326的顯示,以響應於呈現滑鼠提示327的虛擬對象實例。
例如在圖3E示出的場景中,終止真實世界的滑鼠提示326的顯示,並且只顯示滑鼠提示327的虛擬對象實例。
圖3E同時說明了滑鼠提示符327的虛擬對象實例如何可以作為應用程式的交互控制對象操作,以與增強現實場景中的一個或多個虛擬對象進行交互。
滑鼠提示符327的虛擬對象實例同時可以作為應用程式的交互式控制對象進行操作,並用於與應用程式介面的虛擬對象顯示實例352的一個或多個元素進行交互。
根據不同的狀態,可以通過修改相應虛擬和/或現實對象實例的一個或多個顯示屬性,以相同或不同的表示格式呈現不同的交互式控制項對象。
如圖3F所示,應用程式介面的虛擬對象實例352通過至少呈現一組不同的顯示元素,以不同的呈現樣式呈現真實世界對象實例324。額外的項目專門對應於與虛擬對象交互的功能,與現實世界的對象無關。
在一個實施例中,應用程式介面的虛擬對象實例352至少部分縮放,例如相對於真實世界對象實例324的大小放大,從而促進不同菜單圖標的可見性和可用性。這將允許用戶在低解析度頭顯的虛擬環境中更容易看到相關對象。
圖4a-4c示出了用戶提供用於控制移動和選擇的輸入。為了幫助管理和組織多個不同的虛擬對象和/或現實世界的顯示對象,系統同時配置為在場景中以相對深度呈現不同的對象。
圖5A-5E舉例說明了使用手500作為控制器來與虛擬對象實例350的元素進行交互的實施例。為響應用戶將虛擬對象實例350所表示的交互控制對象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的輸入,系統將自動將交互控制對象完全呈現在有界顯示區域322內。這樣,交互控制對象的任何部分都不會在限定的顯示區域之外呈。
當系統將交互控制對象完全呈現在有界顯示區域322內時,交互控制對象可以呈現為虛擬對象實例,或可以呈現為現實世界對象實例,並基於系統使用狀態數據對是否生成和呈現現實世界對象實例的判斷。
圖6示出了與用於促進在增強現實場景中呈現可控介面對象的的流程圖600。
如圖6所示,首先將可控介面對象呈現為位於物理現實世界顯示屏的有界顯示區域之外的第一位置的虛擬對象。然後,響應旨在將可控介面對象移動到第二位置的用戶輸入。隨後,可控介面對象響應地完全呈現在限定的顯示區域內。
如前所述,頭顯顯示器通常以低於物理螢幕的解析度呈現虛擬對象。因此,可以增大虛擬對象的顯示尺寸以增加清晰度。不同大小的表示可以方便用戶選擇對象元素並與之交互。
圖7示出了用於促進在增強現實場景中呈現可控介面對象的流程圖700。在本實施例中,首先將可控介面對象呈現為在增強現實場景中可見的物理真實世界顯示屏的有界顯示區域內的真實世界對象實例。
然後,為響應檢測用於在物理真實世界顯示的有界顯示區域之外呈現所述可控介面對象的用戶輸入。隨後,將所述可控介面對象至少部分地呈現在所述有界顯示區域之外,並作為所述可控介面對象的虛擬對象實例。
值得注意的是,用於在物理現實世界顯示器的有界顯示區域之外呈現可控介面對象的用戶輸入包括用於將可控介面對象的現實世界對象實例從至少在有界顯示區域內的第一位置選擇,並移動到至少部分位於物理現實世界顯示器的有界顯示區域之外的第二位置的用戶輸入。
實施例同時包括配置計算系統,使可控制介面對象的真實世界對象實例呈現在一個或多個不同於第一和第二位置的位置,完全位於和/或鄰近物理真實世界顯示器的有界顯示區域的邊緣。並且響應於檢測用戶輸入,用於在物理真實世界顯示器的有界顯示區域內選擇並移動所述可控介面對象的真實世界對象實例從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
這個配置使可控制介面對象從第一個位置移動到第二個位置時的動畫。這包括在有界的顯示區域內,沿著顯示區域的邊緣留下可控介面對象的表示,同時在顯示區域外呈現相應的虛擬對象實例。
當在有界顯示區域之外用可控制介面對象的虛擬實例呈現可控制介面對象的第一部分,同時在有界顯示區域內的第二個位置用真實對象實例呈現可控制介面對象的剩餘部分時,所述配置特別有用。
以這樣的方式使所述可控介面對象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作為所述可控介面對象的集成版本連接在一起。呈現的每個對象實例的部分將動態更改,以反映可控制介面對象的相對移動。可以理解的是,這可以通過使可控制介面對象的動畫運動來更加無縫來增強用戶體驗。
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在增強現實環境中以相對深度呈現可控介面的不同對象實例,所述配置有利於增強用戶體驗。當對象相對於用戶沿同一視線或方向軸定位時,這尤其有用。
另外,可以動態地切換不同對象的表示模式,以響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狀態數據。例如,系統進一步配置為以第一呈現模式呈現所述交互式虛擬對象實例,隨後以第二呈現模式顯示所述可控介面對象的虛擬對象實例。
相關專利:Microsoft Patent | Mouse cursor and content migration between 3d space and physical flat displays
名為「Mouse cursor and content migration between 3d space and physical flat displays」的微軟專利申請最初在2022年5月提交,並在日前由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美國專利申請接收審查後,自申請日或優先權日起18個月自動公布或根據申請人要求在申請日起18個月內進行公開。注意,專利申請公開不代表專利獲批。在專利申請後,美國專利商標局需要進行實際審查,時間可能在1年至3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