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國家「金課」,如何申報成功 !?

2023-04-16     生態體育

原標題:體育國家「金課」,如何申報成功 !?

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和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人才需求背景下教學綜合改革基礎工程,是全國高校的必爭之地。最近教育部對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進行了認定公示。在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的人認為成功申報國家一流本科是運氣好、本子好,也有人認為是人情世故、跑出來的,甚至還有的同志不以為然、嗤之以鼻。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偏頗的。課程始終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合格的課程才能培養合格畢業生、課程開發是學校和教師的基本功、課程開發是學校和教師的立身之本。申報成功國家一流課程,對學校、專業的 KPI、聲譽、發展、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從本團隊成功申報線下「金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線上「金課」(線下金課)《民族民間體育精選》的經驗上看,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一、理解一流課程建設的應有之義

教育部明確指出,一流課程建設要抓七方面內容:轉變觀念,理念新起來。樹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書記校長不是合格的書記校長、不參與本科教學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之辦學理念,重塑本科教育中心地位;確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學理念,引領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目標導向,課程優起來。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培養目標,優化重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提升能力,教師強起來。以培養培訓為關鍵點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改革方法,課堂活起來。以提升教學效果為目的創新教學方法。科學評價,學生忙起來。以激發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為著力點完善過程評價制度。強化管理,制度嚴起來。以提高制度執行力為重點嚴格課程管理。政策激勵,教學熱起來。以教學貢獻為核心內容制定激勵政策。

教師作為一流課程建設的主體,須清醒認識一流課程建設的時代背景,認識世界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中華民族百年復興夢之國家戰略對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帶來的新要求與新挑戰,認識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對本科教育教學帶來的變革,通過有效改革與創新來回應變革與挑戰。為此,教師應充分調研專業人才的社會需要,在此基礎上從多維度提升教學能力,包括對社會發展、產業變革與人才需求變化的分析與洞察力,對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術的捕捉與學習力,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建構力,對學生主體特徵與發展潛質的理解和激發力,對教育教學方法與技術的遴選與應用力,對產出導向課程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力。

二、明晰一流課程建設的內在邏輯

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引領和實施一流課程建設,教師必須深刻理解基於該理念的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邏輯,走出課程建設的局限與誤區,實施產出導向的課程建設與教學。「專業運行的閉環結構圖」給出了遵循該理念的人才培養基本邏輯,其源頭在人才需求。

專業建設邏輯不僅課程建設須遵循,一流課程申報也要關注。以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申報書為例,包含課程基本信息、教師教學團隊、課程目標、課程建設及應用、課程特色與創新、課程建設計劃和附件材料等板塊。其中,「課程目標」需立足學校辦學定位、學生情況、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予以說明;「課程建設及應用」要立足課程教學目標達成,從建設發展歷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問、混合式教學設計、課程內容與資源建設及應用、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內容及組織實施、課程成績評定方式、課程評價及改革成效等八方面予以闡述」。貫穿其中的學生中心、產出導向邏輯清晰可見,申請人應以此邏輯為主線撰寫申報書和提供佐證材料。

三、關注一流課程的申報書填寫要點

經過系統的教學改革實踐、充分疊代後,就可以進行申報了。再好的實踐,如果沒填寫好申報書,就很難取得應有的成績。目標雖然功利,浪漫的理想主義更是沒有生存空間。在填寫申報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認真審題,找准方向。申報書是「命題作文」,開放式答題。申報書中每個關鍵詞,都要上有要求,下有回答,不能缺項。在申報之前,要利用線上資源提前進行預習和研究。需要思考自己的課程教學成果是否顯著?在一定範圍內是否具有比較優勢和特色?是否可以整合資源?在此基礎上找准申報方向,決定申報哪一類課程。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申報哪一類課程,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是必選項,所以建設一門線上課程非常重要。

二是理清邏輯,逐字逐句。要注意申報書的內在邏輯,整個申報書的系統要強,說、做、證統一,邏輯自洽、自證。例如:申報書的第三、四、五、六部分是有內在強關聯邏輯的。教學目標、內容組織、測評一致性是回答第三、四、五、六部分的基本準繩。申報書都是有字數限制的,包括後面的視頻腳本,文字都需要精雕細琢,充分運用,做到不浪費每一個字。

三是親自動手,集思廣益。申報書的文字體量並不大,如果分給團隊成員寫,可能造成文字風格不統一、理解層次方向偏差等問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不說,還容易降低申報書的「格調」。形成初稿後,內部討論和請教就非常重要了,最好是請已經申報成功的課程負責人和評審專家,不建議請沒有成功經驗的管理者。

四是不斷疊代,擴大影響。向國際一流課程的方向打造,充分體現 AI平台、課程平台、虛擬教研室平台的融合發展作用,凝練教學成果獎。

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引領與實施一流課程建設,來自人才培養內在規律和基本要求,不是為一流而一流的功利之舉或申請一流課程的貼標籤。立足人才培養,為學生建設和提供高品質課程是教師職業生涯的不變命題與高校管理者的基本責任。唯有秉承學生中心、堅持產出導向、信守持續改進,才能使課程成為不斷適應經濟社會需求變化,服務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有源之水、有根之樹、有道之業。

無論是體育一流課程,還是其他學科專業課程,都會遵循相同的基本邏輯。當然,以上的觀點,僅是「豹之一斑」,容易「斷章取義」,「以偏概全」,難免貽笑方家。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57bc283f9aa0e30073f7f6fc04d27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