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優秀的5種能力——保持目標清晰,找到自己的價值

2023-08-12   守望新教育

原標題:​保持優秀的5種能力——保持目標清晰,找到自己的價值

【置頂標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教育是一首詩 音樂: 曹芙嘉 - 教育是一首詩

保持優秀的5種能力

作者|守望者

來源|人民論壇網

1

保持目標清晰

要去主動思考「手裡事情的意義」,要去分清楚優先級和重要性,要想辦法去提高做事的效率。

目標清晰的人,在前進的路上就會更有方向感。

給自己設定一個有價值並且通過努力可以夠得著的目標,然後付諸行動,你會感受到追逐目標所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蒙田: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新教育實驗的願景使命——努力成為中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

2

跳出原有認知框架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認知層次

困住一個人的,是認知的局限。

愛默生曾一針見血指出:「庸人之所以平庸,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過於固執。」

思想固執來源於認知的局限,困住一個人的往往也是認知局限。

認知有限,認知之外就都是盲區。

向上有認知局限,向下一樣有。

突破認知牢籠,獲得最大價值

哈佛大學教授桑斯坦曾提出一個概念,叫做「信息繭房」。

意思是說:人們關注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思想所引導,當你長時間接受單一觀點時,就像蠶繭一樣把自己越包越緊,越來越封閉。

那麼,如何突破認知牢籠,就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總結下來,其實也就十二個字,向內提升,向外兼容,實踐復盤。

提升自己的過程是痛苦的,兼容則需要以寬廣的心胸去接受更多,篩選適合自己的。

最重要的是去實踐,然後不斷復盤得失。

多讀一本書,多學一項技能,多掌握一門知識,這些都是突破自己的辦法。

每天進步一點點,不知不覺,就會越走越遠。

成長,就是不斷打破認知——人越活越有價值的三種能力

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3

能夠調整情緒

每個人都有負面情緒,我們要做的,是學會和情緒和諧相處,覺察到情緒的來源,進而調整我們的狀態。

一個能夠調整自己情緒的人,更能獲得信任與認同。

生活中的苦,多數是情緒種下的

心理學家戴維斯教授,曾對近上千人做過一項跟蹤調查,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激烈的壞情緒當中,不但會把好事弄得一塌糊塗,還會導致家庭失敗、事業糟糕。

足可見,一個人對情緒的管控率,對生活影響重大。

可很多時候,所謂人生絕境,起因大多是把小事無限放大。

有情緒是本能,控制情緒是本事。控制好情緒,才能留住福氣,生活的苦才會回甘。

4

擁有求知慾

人到中年,保持銳氣

人到了一定年紀,越來越少的兩樣東西,一是時間,二是勇氣。

許多人以「時間不夠」、「年紀太大」為由,放棄了自我提升,也逐漸喪失對生活的熱情。

覺得人到了中年,只能被壓在現實的大山下,他們學會了對生活俯首稱臣。

而有些人,卻一直心懷勇氣,所向披靡,不斷刷新著自己的人生經歷。

想要生命有更多可能,就要留住自己的好奇心,保持自己的求知慾。

人生後半程,經營好自己的技能,拓寬自己的思維和眼界。

只有不斷更新、重啟,才能不斷增強生命的韌性,迎來嶄新的自己。

5

找到自己的價值

你的價值,決定著你在別人心裡的位置。

當你埋怨別人對你愛答不理的時候,請先想一想你有什麼價值,值得別人對你另眼相看。

我們總是習慣埋怨世人的勢利,怨嘆現實的不公。

其實想一想,我們又何嘗不是也是如此對待他人的?

與其經營關係,不如經營自己,當你足夠強大,你曾費盡心思結識的人自會主動來找你。

李笑來曾經在《把時間當作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某個人經過長期的積累,真正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他必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才是最好的門票,最好的通行證。

所以,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強大自己。

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內核穩定

人這一輩子,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時,似乎哪條路都走不通。

而當你內核穩定,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生活就會向你預想的樣子發展。

建立穩定的內核,保持自己的「內生長」,人生才會越走越順。

1、

學會反脆弱,心態穩定

人生最大的穩定,是擁有反脆弱的能力。

生活中充滿了不確定性,順勢而為,才能踏浪而行。

成年人的世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沒有誰比誰容易,只有誰比更懂適應。

在哥倫比亞,有一種「瀑布蘭花」。

每逢漫長的雨季來臨,大部分植物都會被湍急的河水沖走。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瀑布蘭花」發生了適應性進化:它直接退化掉了自己的根。

它通過莖分泌出粘合劑,從而可以緊緊地吸附岩石;

它的葉子,變成類似羽毛的絲狀物,這樣一來既能減少河水沖刷的力量,又能收集溶解在水中的礦物質和營養。

植物如此,人亦然。

反脆弱的人從來不會被波動所牽制,相反,他們會用反脆弱的能力,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遭遇不順時,與其陷入崩潰,被內耗得疲憊不堪、一蹶不振。

不如穩定心態,積極應對,及時吸收可以用來強大自身的能量,涅槃重生。

2、

保持自主性,思想獨立

思想,決定著人生方向。

同樣的事,不同的思考,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信息泛濫的時代,很多人漸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著做什麼,結果瞎忙活一場,得不償失。

因此,不要讓大腦成為他人的跑馬場,也不要讓自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不受人影響,不隨波逐流,才不會迷失方向。

這世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走的路也各有不同。

人生路上,我們可以向他人學習,但千萬不要完全模仿。

他人的劇本不是我們的智慧,他人的經驗也不是我們的人生。

每個人的生活都在於自己的籌謀,清醒做事,才能找到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的機會。

獨立的思想,是人與人最本質的區別。

保持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節奏,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

3

建立目標感,精神豐盈

一個人如果內心空虛,就會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然後選擇放棄、頹廢、躺平。

其實,當我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建立「長期主義」的思維,學著從未來看現在,就會發現:

一切事故不過是在醞釀故事,一切黑暗不過是在迎接黎明。

畢竟,人只有將眼光放長遠,才能收穫時間的饋贈。

人生陷入困境,無非是因為內心迷茫,對未來發展方向定位錯誤。

安頓好自己的精神世界,確立自己的價值定位,才能衝出重圍,找到奮鬥的方向。

當你的目標足夠清晰,精神足夠豐盈,舉手投足間皆是朗月星河。

你的內心,便會蔥鬱繁盛;你的人生,便會豁然開朗。

《無聲告白》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所謂的內核穩定,大抵就是如此。

這樣的人,有著清晰的價值體系和自我判斷力。

不會因為眼前的得失而難過;不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糾結;也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頓而苦悶。

所以,內核穩定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也更容易活出生命的精彩。

願你建立穩定的內核,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實驗?

中國教育報:「新教育實驗」給教師帶來了什麼?——給教師有跡可循的成長路徑,讓教師的成長清晰可見!

如何營造書香校園?——沒有書香充溢的校園,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程介明:從朱永新「新教育」看到的——創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的「長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新教育分會:關於發展團體會員、個人會員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創!【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約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麥田裡的守望者》有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陳東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惟進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貴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無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種子,相信歲月。埋下種子,以日以年;守望歲月,靜待花開。——陳東強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幫助師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同道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實驗, 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新教育新在何處? 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繼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