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俄烏衝突已經持續了300多天的時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烏衝突拖延時間越久,對世界局勢越不利。美國自二戰結束之後便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表面看是「世界警察」,其實一直在發展自己的「世界霸權」。如今美俄兩個核大國困局在烏克蘭衝突當中,必然會引發其他地區的重新洗牌與重組,就連歐洲國家也虎視眈眈,所以美國在越來越被動的情況下開始貿然提升俄烏衝突的速度與等級。
上周,美國高調宣布將支援烏克蘭31輛M1主戰坦克,並在私下裡鼓動德國開始向烏克蘭提供「豹2」主戰坦克。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為了恢復自己在歐洲的地位和影響力,同時宣布允許其他國家向烏克蘭提供德國製造生產的主戰坦克。客觀來說,最終烏克蘭很可能組建一支超過3個營以上的主戰坦克作戰編隊,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據俄羅斯媒體在近期報道,俄某家石油公司公開表示,首位摧毀「豹」式、「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軍人,將獲得500萬盧布的獎勵。當然,除了拔得頭籌的軍人以外,此後每摧毀一輛西式主戰坦克,都可以獲得50萬盧布的獎金。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該公司還為以後美國F-16等戰機可能介入戰爭做好了準備,據悉擊落一架F-16可以獲得1500萬盧布的獎金,相當於21萬美元。
其實在過去的文章中作者也說過,只要北約沒有正式向俄羅斯宣戰,烏軍即便拿到再多的援助也無法逆風翻盤,說白了美國還是想藉助此事加強對歐洲的掌控力,同時逼迫俄軍在戰場上使用自己一流的武器裝備。但俄羅斯也很有意思,直接把戰場變成「賞金任務」,前段時間華格納僱傭軍集團就用20萬美元的「招標方式」,激發出士兵強大的戰鬥力,這次為西方一流裝備定價,估計也會促使俄軍鬥志大增。
客觀去看待這件事,作者認為美國想通過戰爭的方式撼動俄羅斯目前的政權,確實難比登天,而且美國眾多的情報機構不可能沒有洞察這一事實。只不過歐洲國家這次蜂擁而上的感覺,確實有些不夠理智,俄羅斯雖然經濟能力不行,但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庫,一旦普京最後被逼上絕路,誰也不敢肯定其不會按下核按鈕,至於核武器飛向巴黎還是倫敦,那就要看普京的心情了。拿國家的國運去賭,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