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不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家長群炸了鍋,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2023-11-21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學校不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家長群炸了鍋,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學校不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家長群炸了鍋,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一位親戚在一所重點中學的初中部擔任班主任,他說了一件讓他憂心的事情。

他班裡有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好,每次考試成績基本上都保持在年級前五名,但總擠不進第一,二名。

為此他媽媽經常找老師分析原因,查找兒子跟那些成績排在他前面的同學的差距。

每次老師都安撫她:你的孩子已經相當不錯,他不僅課內文化課學得好,他還有很多興趣愛好,應該讓他自由發展,不要糾結於幾分或者十幾分的分數。

他的媽媽接受不了。

新學期開學,學校按照上一級的要求,不再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

這下家長群炸鍋了,不少家長很憂慮,怕這樣下去,孩子學得怎樣沒有對比,大家只能憑試卷猜個大概,對孩子的督促缺少依據。

那個學生的媽媽,更加急得團團轉。她到處找老師,找班主任要看排名。她說只要偷偷告訴她就行,但學校壓根就沒有排名。她找不到,又討要全班的學習成績,她說她可以自己排。學校當然不會給他特殊,既然推行這個措施,就會一視同仁,堅決執行。

這不是學校的簡單決定,而是《深化教育教學,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的明文規定:禁止以任何形式去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排名,要尊重學生的隱私。

學校無疑是在響應這項規定。

她接受不了,焦慮得吃不好,睡不好,她怕讓兒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夢想會因為不能全面掌握兒子的學習情況而斷折。

於是,她自行採取措施,買來了很多試卷,一周對兒子進行一次考試,然後登記成績。她要看到兒子不斷進步。

她自己畢業於名牌大學,對初中的文化課以及難易程度都能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

其實自從學校推行減負,她發現兒子的作業量不多,就已經為兒子買來不少練習題。好在兒子學習很有效率,所以她對兒子的學習增量,也沒給兒子帶來任何困擾。

如今她對兒子實行每周增加一次家庭考試,兒子也能輕鬆應對,毫無問題。

然而,一個她始料未及的嚴重問題出現了。

當她看到兒子不應該的錯題和不應該失掉的分數,還有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的成績時,她失去理智,不斷責罵兒子。兒子剛剛步入青春期,正處於自我意識的覺醒,他接受不了媽媽這樣督促自己學習,他開始叛逆。不是拒絕做試題,就是胡亂答題,讓媽媽從試卷上再也看不到他真實的學習情況。更讓人憂慮的是,他從原先的愛好學習變成厭倦學習。

他的變化,讓他的老師們感到憂心。目前,他的班主任,也就是我的那位親戚,正在努力做他媽媽的工作,讓她跟上教育的變化,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對待孩子,不要因為自己的盲目焦慮而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毀掉孩子。

這世上,任何改變都有利有弊,教育也如此。

不公布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排名,更多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減少孩子的壓力。畢竟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一個好成績,而是為了學到知識,並感受學知識的力量和快樂。

不公布成績和排名,是改變應試教育弊端的一個關口,是為了給社會培養出更有用的人才。

當然,由於成績和排名沒有公布,學生對自己,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水平處於怎樣的位置,沒有一個明晰的了解。而中、高考又以成績、排名錄取孩子,這一定程度會讓部分學生和家長心裡沒底,感到憂慮。有家長說,或許平時看著成績不錯,其實水平只處在中下游,沒有對比就沒有清醒,平時稀里糊塗,中、高考可能直接傻眼。

利和弊都很明顯存在,關鍵在於如何趨利避害。

首先,家長要徹底摒棄唯成績論,相信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應試教育的作用會越來越小。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僅僅體現在考試成績上,更重要體現在把知識應用於生活,用知識改變自己的頭腦和思維方式。只會考試的讀書機器,終究會遭受社會的淘汰和拋棄。

家長要做的,不是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培養起孩子愛學習、愛思考,樂於探索的良好習慣。一個愛學習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差到哪裡。

家長的目光要放長遠,考試只是檢驗孩子某個階段知識掌握的情況,代表不了孩子的全部。哪怕中、高考,沒有如願考進重點學校,孩子依然可以有一番作為,只要孩子愛學習,肯學習,就能踏上走向成功的最佳路徑。

其次,家長要調整好心態,用理解和包容對待孩子求學,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這幾年,精英教育進入不少家長的大腦,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名列前茅。但孩子那麼多,一個班,一個年級,能名列前茅的畢竟只有幾個。大家不管怎麼拼,都無法一起名列前茅。於是,各種因不能名列前茅的焦慮應時而生,家庭里雞飛狗跳,親子關係受到很大的破壞,孩子不但學習沒有進步,反而滑坡或者轉向走偏道。

其實不緊盯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能呵護孩子的好學之心。

再則,家長要多鼓勵和認可孩子,引導孩子縱向自我比較,實現人生的不斷進步。

孩子學習的動力,更多來自於鼓勵和認可,而不是比較和督促。

每個孩子不同,各有長短版。有的記性好,有的邏輯思維強,有的想像力豐富。孩子的學科不一定能夠很平衡發展。

身為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的學習情況如何,都要找到他們學習中的亮點。這些亮點,可能只是少錯一道題,只是準確無誤的記住了課文,只是解決了一道難題,都應該讓孩子看到,並加以鼓勵,讓亮點更亮,從而促使孩子有信心付出更大的努力。能夠縱向自我比較,自我進步,孩子也能長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