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插足兩段婚姻,害得顧城家破人亡,多年後卻說是被強迫的

2023-01-10     晴捺生活

原標題:北大才女插足兩段婚姻,害得顧城家破人亡,多年後卻說是被強迫的

1986年,顧城在參加詩歌研討會時,遭到了在場嘉賓的猛烈批評。在那時,一個女孩子勇敢地站了出來,為他辯護,這讓顧城內心十分感激。

這個女孩叫李英,是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高材生。

因為這次仗義執言,李英成了顧城夫婦最好的朋友之一,她們在一起談論詩歌、人生和理想,相互之間,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可是,幾年之後,隨著顧城那場轟動的「妻又自」案的發生,李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也因此背負了無數罵名。

在顧城的作品中,李英是一個曾給予他愛情,但是又無情拋下他的人。然而李英卻說,她和顧城之間從來沒有愛情,這一切都是被迫的。

事實到底如何?李英後來又怎樣了呢?

李英生於1963年,是一個地道的北京姑娘。

學生時代的李英甚是單純、可愛,同學們都說她像鄰家妹妹一樣。她喜歡詩歌,嚮往詩歌裡面那個浪漫而又唯美的世界。

1986年夏天,北京作協舉辦了一場關於新詩的研討會。那一年,李英還是一名北京大學大四的學生,因為此前曾寫過一篇分析朦朧詩派的論文,深得指導老師的讚賞。於是,老師帶領她來參加了這次研討會。

在這次會議上,李英見到了自己一直仰慕的詩人——顧城。

80年代是詩歌正盛行的年代,顧城以其的童話浪漫風格,成為了朦朧派詩人的代表,他的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擄獲了無數男男女女的心。而且,顧城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在全世界範圍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賞。

李英就是他的小迷妹之一,她在日記本上抄寫了很多顧城的詩句。這一次,終於有機會見到心心念念的偶像,李英十分激動,還特意去剪了一個新髮型。

在會議上,當她聽到有人把顧城的新詩批評得體無完膚時,李英氣得直哭,憤憤地站起來為顧城辯護。

這樣的維護,自然被顧城和他的妻子謝燁全盤看在了眼裡,於是兩人對李英頓生好感。巧合的是,在分配宿舍時,李英剛好和謝燁被分到了一起,同屋的還有一個叫做文昕的女作家,熱愛文藝的幾個人每天暢談到很晚。

談文學之外,李英還很喜歡聽謝燁講述自己和顧城的故事,講他們是如何衝破種種阻礙走到了一起,講他們是如何惺惺相惜,講他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那些趣事,以及顧城是如何的任和天真。

在謝燁那加了濾鏡的講述下,顧城在李英心中的形象變得愈發高大、完美起來。她默默地把顧城的格和喜好都記在了心裡,把謝燁和顧城之間的感情,奉為心目中最理想的愛情。李英不由得在心裡默想:為什麼那個幸福的女人不是自己?

在接下來的幾天,顧城經常來女生宿舍找謝燁。於是,李英就有了更多接觸顧城的機會。她們四個人常常一起出去遊玩,種滿果樹的小山,微風徐徐的海邊,都留下了她們的足跡。

會議結束後,兩個人開始書信往來,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在信中,李英毫不掩飾自己對於顧城的洶湧愛意,還經常給顧城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開心與哀愁,完全把顧城當做了自己的戀人。

顧城本就是一個多情的人,對於李英這份熱烈的愛,他甘之若飴,積極地回應。作為一名已婚人士,顧城從未覺得自己的行為有絲毫的不妥。

在顧城心中,李英是如此的單純、稚嫩,像童話一般美好。他不知道的是,李英在跟他情話綿綿的同時,早已搭上了另外一個有夫之婦,劉湛秋。

和劉湛秋的相識,也是在那次詩歌研討會上。那時,劉湛秋是《詩刊》雜誌的副主編。相識的那一刻,李英就知道劉湛秋是有家室的,可她不在乎。

她很享受劉湛秋對於她的追求,喜歡看他笨拙地為她在鋼琴上彈奏那曲《少女的祈禱》。在劉湛秋的瘋狂追求下,李英很快就淪陷了,成為了他的情人。

李英大學畢業之後,順利進入《詩刊》雜誌社,成了一名編輯,這裡面,很難說沒有劉湛秋的功勞。

就這樣,李英一邊與劉湛秋偷偷約會,享受著偷來的快樂。另一邊,她又沉醉在顧城的夢裡不可自拔。

到了1987年,顧城應邀參加明斯特的國際詩歌節,和以往一樣,不懂英語、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顧城,走到哪裡都要帶上妻子謝燁。李英擔心以後再也見不到顧城,更害怕自己的心意永遠不會被顧城知曉,一衝動之下,她找到了顧城家,當著謝燁的面,向顧城表白了。

顧城十分感動,也不由得動情地對她說道:「英兒,我們兩個天生是一樣的,而謝燁,是我後天改造的。」在他們兩個互相展露愛意的時候,謝燁就坐在旁邊的沙發上,靜靜地翻看著雜誌,不知道那一刻,她的內心感受如何。

參加完詩歌節之後,顧城和謝燁兩人開始周遊西歐和北歐諸國,在各地進行文化交流和講學活動。最後,兩人來到了紐西蘭,顧城受奧克蘭大學聘請,擔任亞語系研究員,兩人決定在紐西蘭定居。

可是,沒多長時間,顧城就受不了城市的喧囂,以及工作上的繁瑣事情,索辭了職,帶著謝燁一起來到了激流島,專心地在那裡種菜、養雞、寫詩、畫畫。

這是此前他和謝燁兩人外出遊玩時,偶然發現的一個島嶼。一到此地,顧城立馬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覺得這個猶如桃花源一般美麗的地方,就是他的理想歸宿。

顧城把他們在激流島的美好生活描述給李英,給李英聽得心馳神往的。她給顧城回信道,她也想來這個地方生活。顧城自然求之不得。

沒想到,謝燁聽說了之後,也沒有反對。甚至,她還主動用自己辛辛苦苦賣雞蛋和做春餅掙來的錢,為李英辦好了出國手續,還給她買好了機票。

就這樣,李英和顧城、謝燁夫婦在激流島上展開了一段令人驚掉耳目的「三人行」戀情。

在這段畸形關係中,謝燁展示出了難以想像的寬容。她主動包攬了家裡的家務,好讓顧城和李英可以盡情地談情說愛。李英在家裡洗澡時,每次都指定讓顧城給她送巾。起初,顧城有點不好意思,想讓謝燁去送,但是謝燁拒絕了,還說:「人家是叫你去呢,你就去唄!」

在謝燁的縱容下,顧城和李英徹底放下了最後的顧忌,火熱地打在一起。有一段時間,顧城和李英搬到了山間的一個小屋一起生活,而謝燁獨自留在家裡照顧兒子小木耳。

在這段三人行日子裡,顧城把自己視作賈寶玉,把李英視作林黛玉,而謝燁則是薛寶釵。生活在風景如畫的地方,還有一個如白玫瑰般賢淑的妻子,一個如紅玫瑰般熱烈的情人,顧城覺得自己幸福到了極點,同時又盲目地相信,他們三個的組合固若金湯。

但是,對於李英和謝燁來說,就沒有那麼浪漫了。顧城不允許她們出去上班,李英只好和謝燁一起做一些手工活兒掙錢,生活自然十分拮据,需要靠領救濟金才能勉強過活。

而且,遠離故土,又不會英文,顧城的詩歌創作也漸漸沒了市場,他的脾氣越來越壞。李英和謝燁整日小心翼翼,生怕因為什么小事,就會引得顧城歇斯底里地發泄一頓。

很快,浪漫的愛情在拮据的生活面前開始敗下陣來。顧城在李英心中的形象,也由剛開始的完美聖潔,慢慢變得暗淡。

與此同時,謝燁也心痛地發現,在顧城心中,李英的分量越來越重,照此發展下去,也許有一天,顧城就會徹底不再屬於她了。

1992年,顧城和謝燁應德國學術交流中心之約,遠赴德國進行訪問。臨走之前,謝燁告訴李英:「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如果你還在,那麼我就認命了,承認這一切都是天註定的。」

顧城和謝燁離開半年後,李英拿著家裡所剩無幾的錢也離開了。然後,她很快就和當地的一個50多歲教她英語的英國移民老約翰結了婚,並因此獲得了永久居住權。隨後,她就跟著老約翰來到了雪梨,徹底消失在顧城的生活里。

顧城回來後,發現李英不見,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當他得知李英是為了獲得綠卡,才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老頭時,他第一次發現,李英並不是如自己想像中那樣冰清玉潔,他的理想世界開始破碎。

一時間,顧城就像靈魂被抽走了一樣,做什麼事情都無法集中精神,而且變得更易怒,根本沒辦法正常生活。甚至,他曾經數次試圖自。謝燁見狀,只好四處尋找李英。但是李英卻通過人傳話說:「不管顧城不,我都不可能再回去了。」

後來,為了幫助顧城走出痛苦,謝燁鼓勵他將之前在島上發生的事情都給記錄下來。其實,在這裡,謝燁還有一個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她希望藉此機會,讓顧城看到這些年來她的忍讓和艱辛,從而能夠珍惜現有的生活,以後好好跟她過日子。

只是沒想到,顧城雖然答應了此事,但是在寫回憶錄的過程中,並沒有像謝燁預期中的那樣,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然後選擇放下。相反,顧城卻沉迷於一遍遍地回憶他跟李英的點點滴滴,甚至兩個人之間的情慾畫面。

因為顧城不會打字,所以整本書都是由顧城口述,謝燁負責打出來。兩人一口氣完成了一部二三十萬字的自傳式小說,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描述顧城和李英那猶如亞當和夏娃般的情慾之事。考慮到有一些內容不適合發表,最終縮減至十七萬字。

很難想像,在顧城口述這些的時候,在旁邊打字的謝燁到底是怎樣的心態。只是,書寫完之後,謝燁的心也碎了一地,再也無法拼湊起來,她第一次想離開顧城。

此前,在德國時,謝燁遇到了一個叫做大魚的追求者,他是一個力學博士,熱情而又溫暖,他愛謝燁,也非常尊重謝燁,讓謝燁有一種可以依靠的感覺。

在與顧城的感情中,謝燁已經千瘡百孔,難以為繼。於是,謝燁決定離開顧城,和大魚生活在一起。

李英的離開已經讓顧城陷入半瘋狂狀態,當他得知謝燁也要離開時,顧城的精神世界徹底崩塌,他覺得自己被全世界給拋棄了。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顧城用一把斧子,終結了謝燁的生命,之後自縊身亡。

顧城去世後,他的遺作《英兒》面世。也因此,顧城、謝燁和李英之間的這段不倫之戀徹底曝光,但是因為三個當事人中,兩個都已經不在了。於是,李英頓時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點,也背上了無數的罵名。

面對世人的指責,李英一次次地否認自己是顧城書中「英兒」的原型,說那只是顧城的創作。沒過多久,她就和老約翰離了婚,然後又嫁給了早已離婚的劉湛秋。

為了澄清自己,1995年,李英還發表了《魂斷激流島》一書,講述她在島上和顧城、謝燁的生活。

在這本書中,李英徹底否認了她和顧城的感情,並聲稱她和顧城第一次發生關係,是被顧城的。在島上的那段日子,讓她感到很壓抑。

被問及為什麼會去紐西蘭,李英說她並不是要去破壞顧城和謝燁的感情,而是要去尋求一種生命自由和獨立的可能。她說她出國前就已經和劉湛秋在一起了,但是因為劉湛秋已婚的身份,她感到很壓抑,於是就想到國外打造一個空間,讓她和劉湛秋二人可以自由地走在大街上。

她還說:「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是用心在生活,還有一些人是用觀念在生活。在我眼中,那些所謂的倫理道德實在可笑,人只有活出自己的本才是美麗的,如果不能的話,那就是醜陋的。」

後來,為了再次強化自己的這種說辭,她又出了一本書,叫做《愛情伊妹兒》,詳細地講述了她和劉湛秋從相識到最後在一起的經歷。

在新書發布會上,已經將近40歲的李英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朋友們都說,她再也沒有早年那副清純的模樣了,如今就像受驚的鳥兒一般,連說話都變得吞吞吐吐起來。

李英的這些說辭,引起了諸多圈內友人的聲討。尤其是曾經的好友文昕。她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李英是在撒謊,還說出了那句經典的話,「李英輸了人格,顧城輸了人生,謝燁輸了命」。

紛紛擾擾,時隔多年,早已說不清楚。誰是誰非,世間自有公道。

2011年,李英確診鼻咽癌,但是她拒絕就醫,僅僅靠自己琢磨的食療來應對病症。此後的她,幾乎不見任何人。

2014年1月8日,51歲的李英一個人在雪梨的醫院裡,孤獨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作為北大畢業的高材生,本來可以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可是她卻親手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實在是令人嘆息。

這一切,只因她不懂得約束自己的慾望,兩次插足別人的感情,到最後,不僅早逝,更是永遠地背上了罵名。

有句話說,你是什麼樣的人,便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無論何時,都要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善待他人,就是在善待自己。反之,不善待他人,到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40fd1a3cb599fa096faa76147271d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