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發布研究九江的文史類文章。本系列在「潯陽敘話」公眾號上首發,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歡迎原創作者投稿,聯繫方式見自動回復。
清初文學家查慎行,字夏重,號查田,晚年又稱查初白,浙江海寧人。他曾被譽為詩壇「清初六家」之一,繼朱彝尊之後尊為東南詩壇領袖,查是位多產的作者,詩作逾萬首。他後在直南書房,任翰林院編修時,每次御試古詩文詞,總是被欽定為第一,康熙帝親書賜予「敬業堂」匾額。為此,他將自己的作品集題名為《敬業堂集》。
查慎行雖為海寧人,卻和九江很有關係,曾於康熙十八年(1679)、二十一年(1683)、三十一年(1692)、三十五年(1696)四次來九江,時間長的住了8個月,寫下了《湓城集》詩集、《廬山紀游》長篇遊記,還「偶閱廬山舊志,患其割裂無序,文不雅順,因搜討群集成之」而編成《廬山志》八卷(惜未見流傳)。
查慎行的作品很注意詳盡具體和考證,現代編輯《廬山遊記選》一書的周鑾書評價他的紀遊說:「他記述人文景觀,詳盡具體,涓滴不漏,窮根究源。與其說是遊記,不如說是實錄,這是極可珍貴的史料。」這也是很中肯的評價,筆者在他的作品中,就發現一些和九江很有價值的史料。
東林寺是佛教凈土宗的祖庭,是我市很有名的一座寺廟,歷史久遠,在佛教中很有地位。有人為之編纂了《東林寺志》(有2002年版,其後亦有新纂),而主持東林寺的住持應該在志中占有重要的分量,然其中一位宗雷禪師住持,卻在「志」中不見記載。
對九江廬山寺廟很有研究的邰邵周先生,出版了一本厚厚的《九江歷代名僧辭典》,其書中,只載有「宗雷」之名,其他情況則是標註「生平不詳」。這在查慎行的《廬山紀游》中卻留下了記載。
這位宗雷禪師,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前後的東林寺住持,這年查慎行游廬山,先遊歷了東林寺,宗雷接待了他,查在寺中住宿了一晩。宗雷引導他看當時寺中還保存有的古蹟,有王陽明寫在影堂壁上的七言古體詩,年代久墨色退了,白粉也有脫落,還缺了幾個字。
查想用紙將這首詩勾勒下來,但因時間匆匆,只能作罷。又有宋末元初大書畫家趙孟頫書寫的一塊斷碑,僅存四十七個字,砌在禪堂外西北角,查慎行耽心風雨侵蝕不能長久,建議宗雷將這斷碑移到殿壁裡面來。這些文物現在已看不到了。
第二天,查準備從圓通寺那裡上山,宗雷原本是從圓通寺來到東林寺的,對那邊的情況較熟悉,對查說:「從此西行三十里直達圓通,別無憩息地,且寺中古蹟,如三蘇亭、夜話亭,悉頹落,無足供游賞者。」使查變更路線改從化城上山(即現在的登山纜車一線)。應查的要求,派了一位名如升的和尚為他們作嚮導帶路。
當然,宗雷也沒忘記向查慎行索要了一首詩:「荔枝塔古名僧少,誰是堂中十九賢,好乞謝公池畔水,為師重長一枝蓮。」詩名就是《宗雷禪師索贈》。查慎行在這次廬山游結束後寫的「紀游」末尾,對相關給予幫助的表示感謝,其中指出「指點徑路則東林宗雷」。
筆者見到一本康熙年出版的《宗雷禪師語錄》,在韶州知府唐宗堯所作的序上可表明,其在六祖慧能的道場曹溪也待過。今人查到東林寺歷代有載的住持60位,但出語錄專著的可能沒有幾位。該宗雷應該是東林寺的一位重要的住持,在其主持下,東林寺進行過一次修復。
其弟子明亮、明祖等編的「語錄」上,明確記載:「師在江州圓通禪寺,於康熙十九年庚申上巳日受請,至五月出山,復受眾護法再請入院。又載:「癸亥(康熙二十二年)仲冬十七日,神運殿重建上樑,師以柱杖橫一橫雲……」(「語錄」法語第四頁)以上表明,宗雷在康熙十九年前本是在圓通寺的,受請後入東林寺。又在二十二年中主持修東林寺神運殿,三十一年在東林寺接待了查慎行。這期間,他一直是擔任東林寺住持的。以後新編的東林寺志,應該把這份史料給編上。
去年史學界曾關注九江野生動物老虎的存沒,出過文章,舉辦過講座。在查慎行的《湓城集》中,則有其親身經歷的記載。清康熙時的九江,老虎不僅在廬山中出沒,而且有兩隻虎出現在人口密集的九江城區西門外的龍開河岸,還傷害了人。這篇經歷記載在集中的《二虎歌》,詳盡的描述宛如一篇現代的報告文學。
康熙三十一年,查慎行的同鄉朱儼(字恆齋,後來查的兒女親家)在九江任知府,邀請他來九江。年初他應邀剛到九江,就遇上這件虎傷人的事。當時搞得滿城人心惶惶,生怕虎會再來。作為府城最髙長官的朱儼不能不聞不問,先是帶領屬員在城隍廟和宋均祠向有關神靈焚牒禱告。當時,城隍廟祭的是築城漢將灌嬰,而宋均則是有政聲能使虎渡江的守令,求這些神靈保祐九江百姓平安。繼則命虞人(即掌管山林的官吏,相當於現在的林業局長)帶著人員和武器,追蹤虎跡,限期剿滅。
於是,每隔五天殺一虎,兩隻虎都剿滅了。將殺死的老虎示眾,圍觀者多達數千人。都說知府愛民的誠意感動神靈,能為民除害。查慎行目睹了此事,作了《二虎歌》來記載這件事。之後五天,又滅了兩隻小老虎,另作了《後二虎歌》以記。如今,虎是國家保護動物,九江的虎也已絕跡了,查慎行的這記載,保存了清初虎的尚盛時代史料。
陳新代(作者像)
【讀後記】陳老師最新的作品。我也了解過查慎行,少量翻閱了他的作品,卻沒有耐心仔細閱讀、分析和研究。與默默耕耘的陳老師相比,實在是慚愧。最近總被俗事耽擱,很久沒有認真寫過文章了,這樣下去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