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美國和沙特是盟友,但現在雙方之間卻正在發生暗戰。暫時看來,沙特似乎落於下風,但是美國的麻煩更大,搞不好美元石油體系就要崩塌了。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作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關鍵一環,沙特無疑也是這個棋盤上至關重要的一枚棋子。因此,沙特如何行動,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到世界經濟格局的走向。
當年就是沙特答應了美國,在石油出口中使用美元結算,從而一舉奠定了美元近50年以來的霸權地位。
近期,沙特有意向中國傾斜,甚至有高達4萬億元的資金正準備湧入我國市場,這是否意味著世界經濟格局將面臨大洗牌呢?
可以看到,世界經濟版圖正在發生顯著變遷。俄沙簽下新的合作協定;中沙也締結價值高達500億元人民幣的互換條約;沙特公共投資基金還聲明,打算在華設立分社,以便在華尋找更多投資契機,這似乎說明這一個基金所管理的40,000億資產,很有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部分甚至全部的湧入中國。
這一段時間,美國和沙特之間的暗戰不斷。
美國多次要求歐佩克增加石油的產量,將油價壓低,主要的目的是控制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但是歐佩克不但沒有增加產量,反而不斷的減產。
事與願違的卻是,哪怕歐佩克不斷的減產,油價還是降下來了。看起來美國達到了控制通脹的目的。但實際上,美國卻在聲東擊西,真正的目的是在油價下降之後擴大美國石油的出口,現在歐佩克的減產讓出的市場空白,被美國增加產量的原油出口所占領。
看起來美國先勝一局。
不過,沙特在另一方面卻正密鑼緊鼓地試圖擺脫美元霸權束縛。
首先沙特加入了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國家組織。同時,沙特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全力配合,期望在金融與貿易等雙邊領域尋得合作契機。
而且沙特的財政大臣最近還駁斥美國的債務威脅論,力挺中國。顯然沙特越來越靠近中國,而美元一直依賴的石油結算體系則越來越接近於崩塌。
沙特為何會採取如此舉措呢?
如果說,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使沙特意識到了未來的潛在危機,那麼巴以之間的長期鬥爭,則令沙特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危機不遠。
當年石油捆綁了美元之後,更加方便出口了,也讓沙特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現在美元卻變成了沙特的麻煩,美國可以輕易的控制美元的漲跌來影響國際原油價格。
尤其在美國成為了一個石油出口大國之後,沙特更擔心自己的地位將逐步失去。
現在沙特計劃在未來不斷地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而這一方面也需要中國的幫助。在光伏發電、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等領域,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具備了明顯的競爭優勢。
沙特想降低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中國無疑是最佳的合作對象。
既然看到了這裡,如果覺得還不錯,請順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