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位網紅大V關聯私募曝光!大V基金經理業績PK,2023誰居首?

2023-12-25     私募排排網

原標題:66位網紅大V關聯私募曝光!大V基金經理業績PK,2023誰居首?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私募排排網」。

2023年即將收官,又到了曬出年度「成績單」的時候。

儘管私募行業對於募資方式、信息披露都有較多限制,仍有不少從業者憑藉內容輸出、個人魅力乃至於傳奇經歷,成為了社交媒體、投資社區中的網紅大V。

作為網紅大V,一方面可能為其所在私募的募資帶來一定便利,另一方面其言其行以及關聯私募的業績也會受到更多人的審視。

根據公開信息和私募排排網數據,筆者統計了網際網路上超60位「私募大V」及其關聯私募的信息及業績。一起來看看,這些大V的關聯私募是哪家,今年業績表現如何?其中擔任基金經理的大V投資收益怎麼樣?

66位大V關聯私募曝光!但斌、陳宇、韓廣斌執掌私募收益位居前十!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12月22日,至少有66位在各平台擁有過萬「粉絲」的網際網路大V與私募有現實關聯,或有任職、僱傭關係,或是股東甚至是創始人。

從私募公司的管理規模來看,多數私募大V的關聯私募目前管理規模尚小,處於0-5億區間。包括「月風_投資筆記」「越甲策市」「許瓊娜」「夢想家林奇」「價值at風險」「揭幕者」等多位大V:

但也有近30位私募大V的關聯私募已經邁過5億管理規模門檻,包括「貓筆刀」「思想鋼印」「水晶蒼蠅拍」等大V;更有10位大V與管理規模50億以上的頭部私募關聯,其中大部分為基金經理,包括但斌、王一平、梁宏、李蓓、韓廣斌、何純等人。

具體來看公司業績,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旗下有2隻及以上產品,今年有完整業績披露,且業績至少更新到今年11月底的大V關聯私募中,今年以來收益前十如下,同威投資、東方港灣和神農投資位列前三。

今年以來收益居前的大V所在私募,有多家50億以上管理規模的頭部私募,包括東方港灣、日斗投資、新思哲投資和盛冠達,今年以來均錄得***%以上的收益。

[應合規要求,私募基金不能公開展示業績,文中涉及收益數據用***替代,合格投資者可查看收益數據。]

資料顯示,日斗投資成立於2016年3月,其投資總監鄒文先生,具有20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曾任職於香港博文基金總經理兼投資部負責人,專注於港股、B股、中概股的研究。

「大V」基金經理業績PK!何純、林園頻頻登榜!

以上私募大V中,在私募作為基金經理管理產品,且在私募排排網業績至少更新到11月底的有42位。

其中任職於0-5億私募的大V基金經理有18位,其今年以來、近三年收益表現如下。按今年以來收益排名,李馳位居榜首。

任職於5億以上規模私募的大V基金經理有21位,其今年以來、近三年收益表現如下。按今年以來收益排名,何純位居榜首。

私募基金經理旗下可能管理有多隻產品,其中一些代表產品業績尤為亮眼。私募排排網按照「產品存續規模大於500萬元,11月底有收益更新」等條件篩選出了大V私募基金經理旗下今年以來、近三年表現居於前十的產品。

從今年以來收益看,李馳、林園和但斌管理的產品攬獲榜上前三名,均已錄得***%以上的收益。

其中林園和但斌都是百億私募的「掌門人」,也都是以主觀多頭策略聞名市場的私募老將。其中林園管理的「林園投資309號」今年以來收益達***%;但斌管理的「東方港灣麒庭一號」今年以來收益達***%。

「東方港灣麒庭一號」成立於2019年4月19日,從業績走勢來看,該基金產品與美股的特斯拉走勢有較高一致性,去年就被投資者猜測重倉了特斯拉。結合但斌近年來的公開發言,該產品近年來較好的業績表現,或要歸功於他對特斯拉等美股龍頭的堅守。

而從近三年收益看,姜廣策、李馳和何純管理的產品攬獲榜上前三名,近三年收益均在***%以上。

其中何純任職於頭部量化私募盛冠達,其管理的「盛冠達股票量化2號」近三年收益達***%。

公開資料顯示,何純200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2012年開始專職事股票投資,投資市場覆蓋日、韓、新、馬等多地,2015年開始著力於研究量化交易。盛冠達成立於2013年12月,是國內較早一批從事量化投資的「本土派」先驅者,致力於打造國內卓越的平台型量化私募。

百億私募中,李蓓管理的「半夏穩健混合宏觀對沖」和林園管理的「林園投資11號」近三年收益也衝進前十,林園二度登榜。

作為私募老將、股市傳奇人物,林園從8000元入市到如今執掌百億私募的故事被市場津津樂道。近期林園在大盤低迷之際罕見地密集發聲,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林園直言當下和以前抓住的幾次大機會非常相似,就是估值非常便宜,並表示「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大機會了」。

風險揭示:投資有風險,本資料涉及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司未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諾或預測產品未來收益。投資者應謹慎注意各項風險,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銷售文件,充分認識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對投資決策自負盈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36114aba0d6722a2d5761e1cea613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