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要命」,CXO大跌後,後市怎麼操作?

2023-12-04     凱恩斯

原標題:藥明=「要命」,CXO大跌後,後市怎麼操作?

12月4日,A股市場整體表現尚且穩定,但CXO醫藥研發服務外包股票跌幅較大。主要原因是有消息說港股藥明生物業績不達預期,港股大幅低開。有消息說是疫情階段藥明生物開發收入基數較高,藥明生物2023年預計業績藥物開發營收下降18%-20%,生產營收下降15%-18%。回頭看,業績下滑主因是藥明生物2023年項目目標定得過於激進,而次要因素一方面是生物技術領域融資減少導致藥廠對藥物研發的開支減少,另一方面是藥物審批進度延遲,導致藥明生物等CXO企業營收下降。

今天CXO港股跌幅較大,原因是香港很多投資人是買醫藥ETF的,當投資人賣出ETF,也就意味著很多流動性會同時流出其他藥企,從而造成一定的賣出壓力,今天港股醫藥ETF下跌超過5%。

相對藥明生物而言,藥明康德三季度表現不好不壞,營收增長4%,凈利潤增長9.47%,和前幾年的高增速沒得比,但在當前經濟情況下,守擂總比暴雷強。對於藥明生物,個人認為疫情後業績下滑導致股價下跌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現象,業績在2024年見底,下一輪買入時間應該在2024年末,買賣邏輯都較為清晰。但藥明生物的利空還是局限於企業本身,沒必要延伸到CXO和整個醫藥板塊,A股市場顯然有點矯枉過正,部分創新藥企業存在錯殺,未來估值將會有所修正。前面說了,港股這種下跌是被ETF帶下來的,是短期流動性壓制了股價,而另一方面,藥明生物受到疫情弱化銷售的影響,而製藥企業中一部分企業還受益於疫情結束,一些慢性病藥物因為疫情結束而重回增長,比如今年諾和諾德的GLP-1有望代替輝瑞的Mrna疫苗成為新的藥王,你可以看兩個公司股價今年表現,輝瑞大跌40%,諾和諾德漲40%成為歐洲第一大市值公司。

而今年,實際上如支原體這樣的流行病依然存在,老百姓對藥物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並沒有減少。當然此次下跌也側面說明,當前大部分投資人處在一個猶豫搖擺階段,市場上任何負面都會被放大,「低估股票+恐懼心態」一般是市場底部區域的顯著特徵。

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板塊表現亮眼,毋庸置疑,黃金投資人在慶祝美元進入寬鬆周期,投機者湧入黃金進行周期性套利,只不過,黃金上漲幅度如蝸牛,且國內投資人買黃金用人民幣,而人民幣也在升值,所以普通人囤黃金的意義並不大。黃金作為投資品,其實是用來投機套利的一種工具,國際炒家普遍需要加槓桿才能保證收益。

在信用貨幣普及度很高的當下,世界不可能回退到金本位。黃金不會重回通用貨幣,他只會在特定區域偶爾作為一般等價物,原因是黃金量太少了,當人類社會商品數量增加,我們需要更多貨幣來匹配商品流通對貨幣的需求,所以進入工業時代之後,由於物質商品增多,金本位往往會導致嚴重的通貨緊縮,而工業時代所有國家都害怕緊縮。所以,黃金的確進入一個牛市,但這個牛市說到底,只是指美元計價的國際黃金牛市,不是指你樓下金店的那點金飾。對於黃金股票的投資沒有太多技巧,主要是投資金礦礦山,參考標的比如紫金礦業,赤峰黃金、山東黃金、湖南黃金等等。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2998168f7f8880a00d09579825c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