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情侶雙雙遇難!

2024-10-24   江南水鄉生活見聞

據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應急管理局通報,2024年10月19日17時28分,接群眾報警求助,有4人被困冰晶頂。接警後,鄠邑區立即組織公安、應急、衛健、消防、救援隊等150餘人迅速進山實施救援。

經全力搜救,其中2名被困人員安全下山,另2名被困人員發現時因失溫已無生命體徵。我們再次提醒廣大市民,山區氣候多變、地形複雜,存在諸多不可預知的風險,請不要擅自進入冰晶頂等地形複雜區域活動,珍愛生命,遠離危險。

戶外出遊

一旦忽視了安全

就可能遇到

意想不到的困境

今年已發生多起

戶外野遊引發的悲劇

01

25人徒步林區被困,1死2傷

6月8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林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毛輝村附近,有25名徒步人員被困。經全力搜救,6月9日8時30分,24名被困人員被成功轉移,其中兩名受傷人員已送往縣人民醫院救治,診斷為輕傷;另有一名女性(45歲)因墜落導致顱內出血及臟器出血死亡。

02

非法穿越徒步,女子失溫離世

5月20日,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的過程中出現失溫,經救援送醫後不幸離世。武功山風景名勝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遇難者走的是非景區開發的戶外穿越線路,在景區管轄範圍之外,遇難者為1997年生,沒有戶外經驗。

人體失溫有多危險?

失溫症,簡而言之就是人體的體溫調節失衡,產熱低於散熱,導致人體熱量逐漸喪失,無法維持正常體溫的現象。

一般而言,失溫症的發展有三個階段:即輕度,中度,重度失溫。其中第二期中度失溫時,體溫降至28℃~32℃,肌肉不協調更明顯,人的行動更遲緩、困難,伴有步伐不穩、方向感混亂,還會出現反常脫衣現象。

有人認為,只有在寒冷的環境人體才會出現失溫,這是致命的誤解。

事實上,風、濕、冷這三大因素,只要滿足其二,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依舊可能發生失溫;如果回溫處置不及時,仍然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失溫?

參與戶外運動時,人們應根據溫度變化調節穿搭,必要時隨身攜帶保溫衣物;參與高強度戶外拉練時,人們應選擇合適的帽子、手套、襪子、衝鋒衣等裝備;無論何時,都應注意保留體能,防止過度疲勞、脫水,及時補充能量。

失溫時如何自救?

首先,轉移到無風、乾燥區域,遠離冷空氣。

其次,補充流質食物、含糖食物。

第三,將熱水袋包裹在手套、襪子中,放置於腋下、頸部、腹溝處。

最後,為以防萬一,提前與同伴溝通,如果自身處於重度失溫狀態,脈搏和心跳停止,應讓其果斷採取心肺復甦的方式急救。

野遊風險需警惕

很多野外景點缺乏必要的安全設施、完善的旅遊配套服務和輔助設施等,無法保障遊客的人身安全。

出遊時應嚴格遵守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發布的公告、禁令、警示,不得擅自進入未開發未對公眾開放的保護區、水庫、峽谷、無人島、海灘、網紅景點等「野景點」區域開展登山、遊覽、探險、戲水、露營等活動,自覺抵制到「野景點」旅遊打卡的行為。

在正規景區遊玩,也不要在灘涂、河道、山腳、泄洪道等區域遊覽、野營和露宿。增強涉水活動安全意識,遵守安全規定,不在危險位置拍照;警惕落水、跌落等風險。

筱筱提示

戶外旅行

還有哪些風險

需要警惕?

這份遊玩安全攻略請收好

編輯:沈韻

校對: 許曉磊

審核:嚴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