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在絞盡腦汁遏制中國的同時,還千方百計想拉攏歐盟聯手對付中國。一些歐洲國家或迫於美國壓力、或出於自身利益需求等緣故,紛紛追隨美國的指揮棒對中國進行刁難。不過,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美國在施壓德國這個歐洲最重要國家時,卻顯得很不順利。
日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歐洲議會上不點名批評美國,指責某些國家用「謊言和散布虛假信息」來抗擊疫情。對於默克爾的表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這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背後狠捅一刀」。
美國媒體之所以如此形容默克爾的表態,不僅僅因為德國在疫情問題上對美國的指責。更重要的是,德國近期在發展對華關係方面,令美國很不爽。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民主不是貿易的唯一導向,西方也不是世界的道德導師。
阿爾特邁爾的言論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關注和爭論。不過,他們爭論的重點不是阿爾特邁爾「貶低」西方價值觀,而是德國政府認為在所謂「人權問題」 上,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很多人,並不用「總是需要與西方有相同的觀念」。
而在阿爾特邁爾發表此番言論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防長卡倫鮑爾等政府高官,也相繼做出明確表態,德國不想在涉港或者人權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所以說,被德國捅刀的不僅僅只有特朗普,整個華盛頓的對華戰略也很受傷。
德國在發展對華友好關係方面,不光只是在嘴上說說而已,而是在積極付諸實施。日前,德國外交部官網在各國國情介紹中,將台灣地區所謂的「國旗」移走,留下一欄空白。在面對記者追問時,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是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地位特殊,並非德國承認的國家。
很顯然,德國政府就像是歐洲渾濁世界裡的一股清流,在對華政策方面選擇與美歐一些盟友劃清界限。這就足以說明,德國不會為了附和西方所謂「價值觀」,做出任何有損中德合作關係的蠢事來。
默克爾政府在這敏感時刻,走上一條與其他歐洲不同的外交道路。德國之聲分析稱,默克爾非常清楚,受疫情嚴重影響,美國這座金燦燦的紙牌屋已經搖搖欲墜。所以,不僅僅只是德國,整個歐盟都必須重新開始,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合作,以解決世界上存在的諸多問題。
歐洲之所以淪為一盤散沙,主要就是當中沒有一個國家敢於站出來,擔當歐洲獨立自主的重擔。法國和英國倒是想當歐洲的「領導」,但卻都不敢突破美國、或者歐洲保守勢力的禁錮,無法在實質性上改善與中俄的關係,從而導致歐洲群龍無首無法擰成一股勁,始終跳不出美國的手掌心。
歐洲若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就必須有一個國家站出來,敢於突破這個囚禁歐洲數十年的枷鎖,摒棄西方價值觀這套陳詞濫調,改善與不同價值觀大國的合作關係,這才是擺脫美國控制的唯一辦法。
很顯然,德國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作為歐洲大陸最大的國家,默克爾政府的「對華沉默」態度,雖然與當前一些西方論調格格不入,卻凸顯其歐洲領導者的風采。
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對全球正常秩序的禍害,讓歐洲意識到必須離開美國,才能擁有更大的獨立性。因此,有了德國這個敢於放棄西方價值觀,不再用冷戰思維來看待對華關係的國家。相信不久的將來,那些指責柏林「對華沉默」的歐洲國家,都會效仿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