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馬紀念賽」因他而生!(含報名馬匹名單)

2023-12-20     第一賽馬網

原標題:「有馬紀念賽」因他而生!(含報名馬匹名單)

第一賽馬網獲悉,12月24日星期日,2023年有馬紀念賽日將在日本中山競馬場開跑。賽事方近日已經發布此賽的報名馬匹名單,「領銜 」(TITLEHOLDER ,日)、「瑪蓮必勝」(WIN MARILYN ,日)、「大帝」(SHAHRYAR ,日)、「游遍汪洋」(THROUGH SEVEN SEAS ,日)、「勝局在望」(DO DEUCE,日)等赫然在列 。

2023年頭馬獎金高達5億日元,與日本杯同屬日本獎金最豐厚的賽事。

日本馬壇有兩項賽事由馬迷投票選出大部分參賽馬匹,分別為有馬紀念及寶冢紀念。

有馬紀念賽日的主要賽事如下:

全球投注額最高的賽事之一

有馬紀念(日語:有馬記念)創辦於1956年,是日本中央競馬會(JRA)在中山競馬場所舉辦供3歲或以上馬匹競逐的國際一級賽(GI),途程為草地2500米,通常於十二月第四個周日舉行,也是日本賽馬季度內壓軸的長途大賽,列為日本秋季古馬三冠大賽的尾關。

有馬紀念賽每年都能吸引大批馬迷入場觀賽,現場氣氛熱烈非常。這項冬季大賽也是全球投注額最高的主要賽事之一。

賽事名稱中的「有馬」是指創辦此賽的日本中央競馬會第二任理事長有馬賴寧(亦為舊諸侯國久留米藩藩主繼承人、國會議員),以表揚其任內作出的多項貢獻。

有馬賴寧

在1955年前,中山大障害是中山競馬場舉行最重要的一項賽事,但對比東京優駿(日本打吡)等賽事下則相形見拙。有見及此,時任日本中央競馬會理事長有馬賴寧在中山競馬場新看台落成後提出於年末在中山競馬場舉辦一場可與東京優駿(日本打吡)匹敵的大型賽事,並引用一種全新方式,由馬迷投票決定參賽馬匹。

此賽在1956年12月23日首次舉行時,名稱為「中山グランプリ」(中山Grand Prix),途程為中山競馬場草地2600米。在首屆賽事舉行不久,此賽創辦人有馬賴寧於1957年1月9日病逝,為了紀念對有馬對日本賽馬運動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賽事改稱為有馬紀念。

1995年起被列為指定交流競走,符合指定條件的地方競馬所屬馬匹可以參賽。2000年至2006年期間,應屆日本杯冠軍的外國訓練馬也可以參賽。從2007年開始,升格為國際一級賽(GI),允許外國訓練馬參賽。

出賽條件

參賽資格:3歲或以純種馬(最大出賽馬匹數量:16匹)

JRA所屬馬(投票選出或JRA選定馬匹)

地方競馬所屬馬(僅限JRA選定馬匹)

外國訓練馬(最多6匹,優先出賽)

負磅:分齡讓磅(3歲55公斤,4歲或以上57公斤,3歲南半球產馬受讓2公斤,雌馬受讓2公斤)

出賽馬匹的選擇方法如下:

在馬迷投票中得票前10名的已報名的JRA所屬馬及外國訓練馬可以優先出賽。

其他日本馬匹將按照「總獎金」+「過去1年的獎金」+「過去2年的GI(JpnI)賽事獎金」,獎金金額較多的馬匹優先。

特別獎金及特別出賽獎金

同年勝出秋季天皇賞、日本杯和有馬紀念全部三項賽事將獲特別獎金,當中JRA所屬的日本國產馬可獲2億日圓,而外國產馬則可獲1億日圓的特別獎金。

此外,如果JRA所屬馬在該年度 GI / JpnI 賽事中跑獲首三名或勝出其他平地表列賽,同時在馬迷投票中排名首10位及出賽則獲特別出賽獎金。馬迷投票中第1名至第3名獲發2000萬日圓,第4名和第5名獲發1000萬日圓,第6名至第10名獲發500萬日圓。

有馬紀念飾演中央競馬的「年終一級賽」

原則上,此賽是在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賽日舉行,一直作為中央競馬的年度最後一場一級賽。直至2017年,「希望錦標」升格為國際一級賽後,取代此賽成為日本年度最後一場一級賽。根據賽程,「有馬紀念」會可能安排在賽期的最後一天舉行,但不再固定為年度最後一場一級賽。

此外,在有馬紀念賽日或希望錦標賽日時,各個馬場都會舉行一些使用象徵年終為標題的特別賽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19df03b922776d2640197c391f5bc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