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陰莖骨的好處這麼多,那人類為什麼沒有?

2023-12-04     果殼網

原標題:既然陰莖骨的好處這麼多,那人類為什麼沒有?

有骨頭,很普遍

陰莖骨是演化最怪異也最不可思議的產物之一。它是一種「骨外骨」(extra-skeletal bone),也就是說它並非附著在其餘骨架之上,而是精巧地懸於陰莖的末端。不同動物的陰莖骨大小不一,小的不到一毫米,大的接近一米;形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像尖刺,有的像叉子。

海象的陰莖骨會被輕易誤認為長達半米的棒子,長度能達到身體的六分之一;而環尾狐猴的陰莖骨只有厘米級,長度只有身長的四十分之一。

各種形狀和尺寸的陰莖骨|Didier Descouens, CC BY-SA

陰莖骨可以在某些哺乳動物身上找到,但不是全部。多數靈長類雄性具有陰莖骨,所以沒有陰莖骨的人類算是一個特例。在極少數特殊情況下,人類雄性也會在陰莖末端的軟組織中形成骨頭,但這不能算陰莖骨,而是一種罕見的畸形。

在一項發表於《皇家學會報告B》上的新研究中,我和同事基特·奧佩(Kit Opie)研究了陰莖骨在哺乳動物中是如何演化出來的。我們使用的辦法是,基於不同動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就是所謂的系統發生學),研究陰莖骨在這些動物里是如何分布的。

長骨頭,幹嘛用?

我們發現,陰莖骨的首次出現晚於有胎盤和無胎盤哺乳動物分化之後(約1.45億年前),但是早於靈長目動物和食肉目動物最近的共同祖先出現之前(約9500萬年前)。我們的研究還顯示,靈長目動物和食肉目動物的共同祖先有陰莖骨。因此,這些動物中沒有陰莖骨的那些,比如人類,一定是在演化過程中把它丟失了!

阿拉斯加原住民的藝術品:用海象陰莖骨做成的小雕塑(根本就是開了全景模式吧這!上中圖:http://www.longagoandfaraway.com/ 下圖:http://www.finch-and-co.co.uk/

那麼,到底為什麼動物一開始會需要在丁丁里長一根骨頭呢?關於陰莖骨可能帶來的好處,科學家提出了幾種理論。

對於一些物種來說,比如貓,雌性只有到交配時才會排卵,因此有人認為陰莖骨可能有助於刺激雌性,觸發排卵

還有一個名字有點色的理論,叫「陰道摩擦假說」(vaginal friction hypothesis),認為陰莖骨就像鞋拔子一樣,能讓雄性克服一切摩擦力,把自己塞進雌性體內。

是這樣嗎?|Shutterstock

最後,還有人認為陰莖骨有助於延長插入式性交(即陰道性交)的時間。延長性交的意義遠遠不止是消磨一個愉悅的下午,對於雄性來說,延長時間能避免雌性在他的精子發揮作用前逃脫,和其他雄性交配。這一理論為「擋屌」(cock-blocking)一詞帶來了全新的意義。

既然有這麼多(理論上的)好處,人類的陰莖骨哪去了?

人類為什麼沒了?

我們發現,在靈長類的整個演化過程中,有陰莖骨總是和更長的插入式性交時間(超過三分鐘)有關。另外,在靈長類中,如果一個物種的雄性插入式性交時間更長,那麼它的陰莖骨傾向於比時間更短的物種雌性要長得多。還有一項有意思的發現,就是如果一個物種的雄性面臨著更激烈的擇偶競爭,它們的陰莖骨就比擇偶競爭不那麼激烈的物種要長。

那麼人類呢?如果陰莖骨對爭奪配偶和延長性交時間如此重要,為什麼我們沒有?好吧,一個簡單的答案是:人類不屬於「長性交時間」梯隊。男性從插入到射精的平均時間少於兩分鐘

真是不好意思……但這才是真相 | pixabay

然而,儘管倭黑猩猩每次性交只用15秒,它們仍然擁有陰莖骨,雖然很小(大約長8毫米)。所以是什麼讓我們不同呢?這可能和我們的擇偶策略有關。人類雄性(總體而言)面臨著最小的擇偶競爭,因為女性一般每次只和一名男性性交。也許,壓垮陰莖骨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光是較短的插入式性交時間,還有這樣的交配模式。

科學家才剛剛開始一點一滴地了解這塊最不尋常的骨頭的功能。看起來明顯的是,物種的擇偶策略推動了陰莖骨的演變,至少它是原因之一。目前看來,面對激烈的性競爭時,陰莖骨似乎越大越好。

浣熊的陰莖骨,有點萌…… | Bazaar Baltimore

作者:Matilda Brindle

翻譯:瑪雅藍

編輯:Fangorn

一個AI

幸好沒了,不然照你們人類的玩法,骨科得多忙啊……

其實就算沒了也……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14f9292b1c6287291d26d3d76ff89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