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高校精準扶貧出妙招 推進智志、孝德領域幫扶

2020-01-03   大武漢新鮮事

武昌理工學院精準扶貧點團碑村位於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是典型的傳統農業村。為了真正幫助團碑村脫貧致富,武昌理工學院不僅在產業上扶貧,更重視在智志、孝德領域幫扶,打造文化產業,實行愛心幫扶,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9年,該校駐村工作隊充分利用武昌理工學院優勢,在團碑村建立了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寫生基地、實行文化扶貧。暑假期間,武昌理工學院宣傳部、團委結合專業優勢,大力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志願服務隊,對團碑村進行義務支教、健康義診、心理輔導、業務培訓、入戶調查、文藝演出及政策宣講等活動,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宣講,努力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農村的文明程度。10月17日,在全國第六個「扶貧日」武昌理工學院師生捐贈現金38013元,全部轉給了團碑村。據了解,這已是該校第三次集體為精準扶貧點捐款,共募集愛心資金近12萬元,用於解決困難農戶生產、生活問題。

除此之外,武昌理工學院師生、退休職工自發組織幫扶結對留守兒童、困難學生活動,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引導,多次組織開展「大手牽小手」活動,從心理等多層面幫助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五年來共贈送衣物1000件,兒童學習用品及玩具200餘套,暑期大學生組成愛心奉獻、助力扶貧志願隊駐紮團碑村支教留守兒童300人次。為團碑村貧困學生捐資助學,使其能夠靜下心來好好學習,也有一個更好地學習環境。同時學生們與村民組建了「團碑村民族文化藝術團」,吸引村民參與,在村委會開闢了專門活動場所,引導村民開展文化扶貧活動。




該校駐村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丁豐國同志說:「助力鄉村振興,美化村容村貌,下一步我們擬籌資出物20萬元,改善村民人居環境,縱深推進道路綠化、庭院亮化工程,按照尊重自然美、融入文化美、創造生活美的思路,結合山村實際,認真規劃,切實展現公路幹道沿線群眾的和美氣氛,提升邊緣地方村民的精神面貌。」他表示,將通過打造有鄉村特色、有土家韻味的美麗庭院,讓全村實現「潔、齊、景、韻」四美提升,點亮宜居環境新風貌。



丁豐國介紹,學校將加強農村陋習整治,搞好鄉風文明建設,從智志幫扶上下功夫,提升內生動力。對於工作經驗以及下一步工作,他說:一是進一步強化文明素質教育。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全村範圍內嚴禁操辦除婚嫁、喪葬以外的無事酒;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開展孝老愛幼、團結鄰里、和睦家庭評選表彰活動,努力營造一個風清氣正、鄉風文明的鄉村人文環境。二是進一步健全「扶貧扶志、扶勤扶能」運作激勵機制。在政策、方法、步驟、批次上分類扶持,以此激發、激活貧困戶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通過勤奮勞動,自我脫貧,走向富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從而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使貧困戶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動力變為活力,使貧困戶真正從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勞動能力、生產方式到生活質量等領域的脫貧。(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