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2月份即將結束,A股整體表現不差,結束了1月份的單邊下跌,迎來震盪反彈行情,較多數外圍市場持續下跌要強的多。而可轉債卻自高位有所回落,那麼2月份可轉債與正股強弱如何,兩大市場該如何配置?
// 股指震盪反彈 //
2月國內股市表現較好,股指走出不錯的震盪反彈攻勢,Wind數據顯示,上證指數2月份已上漲2.68%,深成指上漲0.64%,下周一2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只要不出現恐慌性殺跌,2月份A股兩大股指收紅是大機率事件。
而對比外圍市場,美三大股指、德、法、英、日等主要經濟體股市,2月份均出現單邊較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和美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5%。可見經過1月份的回探後,國內已走出了較強的獨立行情。
// 可轉債市場自高位回落 //
股市反彈下,但可轉債市場沒能跟上股票表現。從中證轉債指數來看,Wind數據顯示,2月以來,該指數已下跌了0.85%,尤其是2月15日的盤中低點一度創出3個多月的新低。可見前期一直強勢的可轉債2月份迎來明顯的下跌,後期趨勢是否走壞,還需關注。
// 可轉債和其正股表現對比 //
Wind數據顯示,隨著可轉債不斷的上市和退市,目前共有383隻公募可轉債和其正股正常交易。自2月以來,可轉債與其正股具體表現如下:
1)可轉債方面:383隻正常交易的可轉債共有180隻上漲,占比為47%,即多數可轉債下跌。其中21隻2月以來漲幅超過10%,另外還有159隻漲幅在0~10%之間,而198隻下跌在0~10%之間,占比超過一半。可見2月份可轉債市場不佳。
2)正股方面:個股整體表現較好,上漲的個股達289隻,遠大於可轉債數量。其中上漲在10%以上達72隻,而漲10%以內為217隻,比可轉債表現強的多。而下跌個股有87隻跌幅在10%以內,其餘7隻下跌超過10%,大跌個股並不多。
從對比上看,可轉債受正股影響,不過2月份個股和個債表現差異較大,股票更優,漲幅大而且上漲家數都較多,而可轉債漲幅小,並且下跌數量也遠遠多於正股。可見隨著市場的變化,2月份股票投資已經大幅好於可轉債了。
// 可轉債後期投資方向 //
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轉債估值水平已經趨向合理。進一步,股性估值離散度同樣快速下降,意味著市場抱團趨勢緩和,個券估值普遍下降,本次估值壓縮屬於系統性衝擊。正股短期有望逐步企穩,當前轉債市場已經出現不少性價比較高的標的,可以趁當前波動較大流動性改善估值壓縮的階段布局。從策略上,穩增長方面我們建議遵循從基建到地產再到消費的布局思路;成長角度則建議關注估值消化後的高景氣度行業標的。
周期品價格在穩增長主線下的交易性機會仍存,預計將會持續至信用條件改善見效之時。方向上我們建議重點關注在財政前置預期下基建相關產業鏈上游機會,當前可以積極參與,但對傳統通脹品種的交易須保持一份謹慎。同時更關注新能源板塊上遊資源品的價格短期彈性帶來的機會。
泛消費板塊底部或已明確,現在已經開啟向上修復的進程。雖然近期再次遭遇局部疫情的反覆擾動,但市場預期逐步回穩。建議投資者此時可以重點圍繞方向相對確定的豬周期、社服旅遊相關標的參與。
製造業方向近期走勢仍較疲軟,但總體政策方向未變,板塊高估值問題已經得到較多消化,但短期仍然迴避雙高標的,積極調整持倉。當前我們建議優先增配景氣度觸底回升的TMT板塊,以及調整較久的汽車、光伏相關方向。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ESG(Wind ESG 評級)
海量透明數據深度剖析上市公司ESG基本面
指標接軌國際,突出中國特色
風險層層穿透,爭議及時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