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寫作者,寫作不是他們的職業,作家也不是他們最重要的身份。
他們大都有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寫作只能在收工以後進行,他們從世俗的生活里走來,帶著最生動、最有煙火氣的故事。
今天十點君和大家分享的幾本書,就出自這樣的寫作者。
他們被稱為「野生作家」,書寫著生活最真實的樣貌。
胡安焉,打工人,寫作者。
近二十年間走南闖北,輾轉於廣東、廣西、雲南、上海、北京等地,做過保安、麵包店學徒、便利店店員、自行車店銷售、服裝店導購、網店工作人員,後來在北京做了兩年快遞員。
他將日常的點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誠的自述,記錄了一個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勞、私心、溫情、正氣。
胡安焉|湖南文藝出版社
在物流公司夜間揀貨的一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記:「這份工作還會令人脾氣變壞,因為長期熬夜以及過度勞累,人的情緒控制力會明顯下降……我已經感到腦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應變得遲鈍,記憶力開始衰退。」
在北京送快遞的兩年,他「把自己看作一個時薪30元的送貨機器,達不到額定產出值就惱羞成怒、氣急敗壞」……
但他最終認識到,懷著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他在書中寫道:「假如說工作是我們不得不做的事,是我們對個人意願的讓渡,那麼與此相對的生活的另外部分,就是那些忠於我們意願的、我們想做的事情和追求——無論其內容為何,我再這裡暫且先稱之為自由吧。」
陳年喜在《微塵》中說:「我見過的不幸太多了,從來沒有沮喪過。」
這本書收錄了陳年喜21篇非虛構故事集,記錄了一群平凡而樸素的勞動者的故事。
他們是爆破工、運石工、鄉村木匠、農夫、農婦、小作坊老闆……
他們雖歷經生活的磨礪,卻淳樸而硬扎,沉靜地訴說關於親情、愛情、死亡、慾望的生活主題……
而陳年喜自己的生活也貫穿在這些故事裡。
陳年喜|天津人民出版社
他高中畢業後便外出打工,爆破工是他至今做過時間最長的職業。
在礦山工作期間,陳年喜開始不間斷寫作,他靈感如泉涌,在炸藥箱上、在岩石上、在床鋪上,他筆下的詩篇和故事如泉水般源源不斷地流淌而出。
「世界是什麼樣子?生活是什麼樣子?我的感覺里,除了綿長、無處不在的風,其餘都是塵埃,我們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穩,但更多的時候是東倒西歪,身不由己。」
愛情的意義是什麼?婚姻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在婚姻中獲得成長與幸福?
80多歲的作家楊本芬,大半生都在平淡地活著,60歲後才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就贏得了豆瓣8.9的高分。
《我本芬芳》是她的「婚姻自傳」,記錄了一段60年、說不上是幸福,卻又現實之極的婚姻。
楊本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主人公惠才在求學時遇到了呂醫生,二人一見鍾情,很快結婚。
婚後,呂醫生對外人親切照顧,卻對惠才百般挑、冷漠冰冷。
惠才忍受著委屈和不甘,在無愛的婚姻里度過了幾十年的孤寂人生。
直到孩子成年,二人都逐漸老了,丈夫才學會為家庭承擔責任,讓惠才體會到一點點家的溫暖。
有人問:沒有愛,為什麼卻一直不離婚?
或許每一代人、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難以跳脫的枷鎖,把我們困在一個牢籠里,動彈不得。
在這對夫妻的相處里,你會看到父輩的影子,看到那些在婚姻里不被愛、甚至不被看見的人的影子……
楊本芬說,「書寫是為了自我抒發,為了傾訴和交流,而不是一種技術性的生產。」
沒有受過文學訓練的楊本芬,沒有技巧、沒有規則,寫作既神聖又簡單。
2022年,一個「二舅的故事」傳遍網絡,《世間的小兒女》中,正是一個個真實的「二舅故事」。
作者陳慧嘈雜的小鎮菜場擺攤兒,每天凌晨3點起床,去菜市場搶地盤兒。
收工之後,她便將在菜場遇見的、在人世間匆匆相逢的各種人的命運記錄在書里。
他們平凡、美好、強悍,他們莊敬自強,就像一株小草,一邊遭受烈日驕陽、傾盆大雨,一邊倔強生長。
陳慧|寧波出版社
陳慧說,寫作是她調節自我的增香劑,她在用一種體面的方式排遣獨在異鄉的寂寞與孤單,讓自己灰頭土臉的人生不那麼無趣。
她的寫作,是「用五味雜陳的生活輸入,用不加修飾的文字輸出,記錄一絲一縷的柔情,以彌補舊路上的缺憾,記錄一點一滴的感動,以供我在前路上取暖。」
《姥姥語錄》的作者倪萍,並非素人,但這本書的內核來自素人的「姥姥」。
姥姥是一位普通的姥姥,一個家家都有的老人,她的事都是日常瑣事,讀起來卻尤為動人,仿佛自己的姥姥就在眼前。
她一生勤儉持家,善良敦厚,她說的話簡單樸實卻富有哲理。
倪萍|長江文藝出版社
倪萍問姥姥:「我怎麼改正了一輩子,錯誤還總是不斷地犯呀?」
姥姥回答說:「孩子,人就像種麥子,秋天撒上種子,一直到收成,如果都是大晴天,不下雨不颳風連個陰天也沒有,你試試?來年收的麥子都是癟的。
人啊,啥事都得經歷,錯兒也得犯,才是個真人。
沒有錯兒,那是畫上的人。」
《一本書的生命旅程》中說,如果把一本書的一生比作一根長長的鏈條,讀者仿佛是鏈條的終點;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們也是鏈條的起點。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你會在這些來源於生活的故事裡看到大千世界的參差,也看到真實的自己。
主播 | 佳音,十點讀書籤約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