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前紡降低棉結的工藝措施(下)

2023-08-16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技術 | 前紡降低棉結的工藝措施(下)

技術 | 前紡降低棉結的工藝措施(上)(緊接上期)

五、梳棉工序降低棉結的工藝措施

梳棉工序是減少棉結和雜質的主要工序,要保證良好的機械運轉狀態,不斷優化工藝參數,優選梳理器材,合理設計各部件的運行速度和各部位的工藝隔距。正常情況下,梳棉可減少原棉棉結的75%左右,生條棉結含量可控制在40-70粒/克左右。

5.1 合理設定工藝件轉速

錫林速度對棉結、短絨具有重要的影響,錫林速度高,棉結有減少的趨勢,棉結清除效率高,但纖維損傷會加大,短絨增加較快。刺輥速度過快時纖維損傷大,短絨增加,但速度過慢時分梳、除雜效果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要保持一定的錫林速度,適當降低刺輥速度,適當增加錫刺比,對改善生條棉結有利。通過工藝優選試驗,我公司選擇錫林速度420r/min、刺輥速度940r/min左右,錫刺比在2.31:1左右,從而有效保證纖維的順利轉移,避免因返花而產生棉結,同時也減少了纖維損傷和刺輥返花現象。

蓋板速度對梳理效果、生條質量、原料製成率都有顯著的影響,蓋板速度加快時,蓋板在工作區停留的時間減少,每根蓋板針面負荷略有減少、蓋板花也相應減少,但單位時間內走出工作區的蓋板根數增加,總蓋板花量有所增加,我公司選擇240mm/min的蓋板速度,生條棉結指標有所好轉。

5.2優選針布型號

梳棉機針布的選型配套對生條質量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梳理質量的好壞與針布配置的合理性具有密切的關係,選配好針布是提高梳理度、減少棉結短絨、提升生條質量的有力保證。在針布配置時,要以梳理元件「七鋒一準」為前提,刺輥、錫林、蓋板、前後固定蓋板等針齒要保持良好的鋒利度和穿刺性能,在針齒過度磨損前,要及時更換新針布或進行磨礪,確保針布的梳理效能。我公司根據棉纖維的特性、梳棉工藝配置和紗線質量要求等具體情況,優選出了高效能的錫林針布,併合理配套各梳理部件的針布,具體配置情況見表3。

表3 新疆長絨棉JWF1203梳棉機針布配置表

錫林採用AC2040×1740D型針布,工作角度大,有利於抓取纖維,針布短總高2mm,有利於分梳轉移,基部薄0.4mm,橫向齒密較大,齒距1.7mm,縱向齒密較大,有利於減少纖維損傷,降低生條短絨率,採用高密度蓋板針布,提高對纖維的分梳效果。錫林、蓋板不同型號針布AFIS試驗數據見表4。

表4 不同針布生條AFIS試驗對比表

5.3理設定工藝隔距

梳棉機的主要隔距與分梳、轉移、除雜效果都有密切的關係,工藝設計得當,可改善纖維轉移狀況,減少槎揉,避免產生新的棉結。特別要注意刺輥-錫林、蓋板-錫林、錫林-道夫之間的隔距,確保纖維順利轉移,在設備狀態許可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小錫林-道夫隔距,可選擇0.13mm,在針面狀態完好的情況下,錫林與蓋板間採用較緊的隔距,以提升分梳效率。我公司設計的工藝隔距為:錫林-蓋板0.18、0.15、0.13、0.13mm;刺輥-錫林0.18m;後棉網清潔器除塵刀-錫林1.1mm;前棉網清潔器除塵刀-錫林0.23mm;後四根固定蓋板-錫林0.35、0.35、0.30、0.30mm;前固定蓋板-錫林0.20、0.20、0.18、0.18mm;道夫-錫林0.13mm。

六、精梳工序降低棉結的工藝措施

提高精梳機降結排雜的能力,合理控制精梳落棉率,持續優化精梳和準備工序的工藝參數,確保預並棉條和棉卷質量,為精梳提供良好的梳理條件。根據品種、質量要求,合理配置精梳錫林與頂梳的梳針規格,提高梳理專件的梳理效能,合理設計精梳各項工藝隔距,確保精梳機各種定位定時的準確性,以達到工藝設計的各種質量控制目標。

6.1合理設定精梳備工藝參數

在生產過程中,須條每經過一次牽伸,都可能會產生一些新棉結,因此,要合理配置精梳準備工序的併合數、牽伸倍數及羅拉隔距等工藝參數。如果併合數過多,牽伸倍數過大或過小,會造成棉條中的長纖維被拉斷或伸展不直,容易導致棉卷粘連、短絨增多,對纖維變速運動控制不良而產生新棉結。因此在設計準備工序的工藝參數時,要適當減少喂入併合數,偏小掌握牽伸倍數,觀察棉捲成形質量,以利於改善纖維的伸直平行度,為有效減少精梳條棉結,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預並條應採用較小的總牽伸倍數,併合數不宜過多,可採用5-6根喂入,牽伸倍數5倍左右。我公司預並條子乾重定量20克/5m,條並卷機採用24-26根併合,主牽伸倍數1.384,後區牽伸倍數1.062,小卷乾重定量65克/m。

(2)合理設定條並卷聯合機各部位的氣壓,我公司牽伸氣壓設定為0.45-0.48MPa,緊壓羅拉氣壓設定為0.25-0.3MPa。在調節棉卷氣動加壓時,要注意觀察棉卷的鬆緊程度,注意大小卷加壓值的變化,棉卷壓力應隨著卷繞直徑的逐步加大而逐漸減少,如行程減壓閥的壓力調節不當,棉卷會出現外層松內層緊的現象(設定此處壓力時,應將棉卷升降臂降到底部最低位,將壓力表讀數調到0.1-0.25MPa,滿卷時最大壓調整到0.2-0.6MPa),因此需要反覆調節,以確保成卷鬆緊適當、邊緣平齊、層次清晰,壓力調節方法見圖1。

圖1 FA360條並卷機棉卷加壓壓力調節圖

將U調節板斜度位置進行初步定位後,通過壓力調節螺栓微調壓力設定值,壓力值可由壓力表讀出,壓力表的出口端與棉卷加壓氣缸的無杆腔相連,在卷繞過程中對棉卷進行持續加壓控制,U調節板斜度越大,成卷壓力值也會更大。適當的棉卷壓力可使棉層平整、不起毛,棉卷內外鬆緊度一致,以保證精梳喂入機構喂卷均勻,張力適當。

(3)要仔細觀察夾盤對棉捲筒管的夾持情況,準確調整夾盤與橫紋羅拉、成卷羅拉之間的距離。要在沒有筒管且夾盤處於夾持筒管位置時調整夾盤與橫紋羅拉、成卷羅拉之間左右4處的距離,各點間隙為0.7-0.8mm,以是夾盤有力地夾持筒管同步運動,防止夾盤與棉卷產生相對運動而搓擦出棉結。

(4)條並卷聯合機機後的棉條要排列均勻一致、無縫隙、不重疊,與棉卷寬度相符合。利用偏心導條圓盤對上下棉層進行調節,確保棉網層層相疊,使喂入棉條分布均勻、厚薄一致,以保證棉條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6.2理設定精梳工序工藝參數

(1)合理設定給棉方式。前進給棉是在鉗板向前擺動時喂入棉層,後退給棉是在鉗板向後擺動時喂入棉層。前進給棉在喂給長度較大時落棉率較低,喂給長度較小時落棉率較高;後退給棉在喂給長度較大時落棉率較高,喂給長度較小時落棉率較低。在喂給長度較大的條件下,後退給棉的落棉率可達12-25%,而前進給棉的落棉率一般為8-14%,這是因為在分離接合時,前進給棉時鉗唇外的棉網較長,接合時間提前,而頂梳刺入時間較晚,部分較短的纖維會進入棉網中,從而使前進給棉的落棉率比後退給棉的落棉率小一些。改變喂給長度影響產量與質量,較大的喂給長度可獲得較高的產量,對控制棉結條幹等指標不利,較小的喂給長度作用相反。在工藝調整時,如果改變給棉方式或改變喂給長度時,需要對落棉量進行測試,必要時需對落棉隔距進行調整以修正落棉率。

(2)合理設定各處工藝隔距。精梳條質量的好壞與工藝隔距密切相關,隔距大小應根據纖維長度、品種質量要求、設備構造特點、梳理器材性能等因素合理設定,並通過工藝試紡質量指標確定最終的工藝方案。我公司在使用FA388A精梳機生產JC80支紗時,精梳機工藝方案見表5。

表5 精梳JC80支工藝設計示例表

(3)合理配置梳理器材。精梳機的錫林、頂梳是關鍵的梳理器材,對完成梳理任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的梳理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度,減少彎鉤纖維,更多地清除棉網中的短絨、棉結和雜質。因此要選用優質的錫林與頂梳,在生產中要保持錫林與頂梳的梳理效果,保持梳針的光潔度和鋒利度,杜絕銹針、斷針、嵌花現象,確保梳理質量的穩定。

錫林和頂梳的規格型號,要根據紡紗品種、纖維特點、專件質量等因素合理選配,選用梳針硬度高、鋒利度好、穿刺性強,表面光潔度好、使用壽命長的針布。

錫林專件是保證梳理質量的關鍵部件,選配時要重點關注製造精度,半徑極限偏差控制在0.01-0.10mm,徑向跳動控制在0.03-0.09mm,齒尖平整度0.01-0.15mm。我公司原機選配的是最先進的進口錫林和頂梳,到達更換周期後,採用了國產品牌進行替代,選用JZX-5T-E62可調式鋸齒整體錫林,其最主要技術特點是可以利用底座螺絲隨意調整梳理隔距的大小,操作簡單方便。我公司的梳理隔距採用了漸緊梳理配置,棉結指標可以控制在15粒/克以內。

頂梳要求針齒直線度好,針尖鋒利,穿刺性強,分梳質量穩定。要合理調節頂梳的高低和進出位置,以提高頂梳的梳理效能,更好地清除棉結及短絨。我公司頂梳的高低位置控制在-0.5~+0.5之間,一般頂梳插入深度採用+0.5,以防止因插入過深而導致針條嵌花,影響梳理質量。

(4)合理調整分離接合定時。分離羅拉的分離接合效果是決定棉網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分離接合時,要求分離羅拉的順轉速度大於鉗板前擺的速度,調整好分離接合定時後,要確保分離羅拉倒轉時棉網不會被錫林末排針齒帶入落棉。定時應根據纖維長度、錫林定位、給棉方式、給棉長度等因素來確定。分離接合定時過早會產生前端彎鉤纖維,晚會使棉網產生陰影。合理調整分離接合時間,對減少棉網纖維前後兩端的棉結具有明顯作用,選用中長、棉型纖維時,定時盤調節刻度的最佳位置約在±0.5左右,選用長纖維時分度盤刻度在±0.25左右,可以通過觀察棉網的搭接狀態來確定,精梳條的波譜圖上不應出現搭接波問題。

(5)合理設定毛刷的刺入深度。毛刷刺入深度直接影響對錫林的清潔效果,一般情況下毛刷插入錫林的深度控制在2-2.5mm,可以使用毛刷隔距規進行校正(在實際操作時,要將錫林轉到下面與毛刷全面接觸後,用手轉毛刷電機皮帶輪稍有阻力即可),如毛刷插入錫林的深度太淺,易產生大棉結,插入太深時又會出現小棉結,合適的毛刷隔距可保持毛刷與錫林表面乾淨無掛花。毛刷直徑必須同台一致,按使用周期抬高、修剪毛刷後,必須相應調整毛刷與三角氣流板隔距。

(6)合理設定精梳落棉率。精梳落棉率不僅影響精梳條質量,還直接影響成紗質量指標和生產成本,優化精梳工藝應側重考慮精梳條和精梳落棉的關係,既要有效控制落棉率,又要保證成紗質量。一般落棉隔距調整±1mm,落棉率增減1.5-2.0%左右。不同的落棉率對精梳條棉結的影響見表6。

表6 不同落棉率對精梳條棉結的影響

落棉率要根據棉卷喂入質量、所紡品種、成紗品質要求來確定,靈活地掌握紗線質量和降低落棉成本的關係。高支紗及成紗質量要求較高時,落棉率偏大掌握,原棉和生條棉結含量多時,落棉率也應偏大掌握。

七、結語

控制成紗棉結,從源頭上要加強對原棉質量的控制,生產上各工序間要相互協同,提高員工操作技能,加強過程質量控制,優化工藝設計,優選專件器材,確保設備運行狀態,充分發揮各工序設備的技術性能,才能達到控制目標。

來源:張慶軍 東營市宏遠紡織有限公司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END

向微信後台發送「行情」,獲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後台發送「加群」,邀請您加入300個紡織群

向微信後台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043042863f74c07b06e614103072c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