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廠:「一對三」!織造企業:「要不起」

2019-07-18     化纖邦

7月16日,滌絲廠家因為長期產銷不振,害怕庫存繼續積壓,開始了一波降價促銷活動,算上優惠,單日滌綸長絲價格實際降幅達到了200-400元/噸。

按照往常的經驗,這樣的大規模促銷都會帶起一波產銷高峰,產銷「破百」是基本操作,多的時候甚至產銷還能超過200%。但此次促銷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產銷僅僅來到了6-7成,主要集中在POY方面。



聚酯工廠「操碎心」,織造企業不領情

「炒不動」的PTA,被看空的滌綸長絲

7月17日,受美伊關係緩解,美國產量恢復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出現斷崖式下跌。截至收盤,NYMEX原油期貨收跌3.47%報57.6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3.13%報64.4美元/桶。



7月以來,包括中美貿易、油價等在內的宏觀經濟因素是PTA炒作的重點。

不過因為下游市場不配合,PTA期貨每次都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上漲的勢頭剛剛起來就馬上被打壓下去。

而此次原油價格開始走低,或許會讓原本就處于震盪下跌狀態的PTA持續下跌。從利潤來看,PTA目前幾乎在聚酯產業鏈中「吃獨食」,也擁有充分的下跌空間。

而滌絲價格一直以來都是跟著PTA走的,PTA預期看空,織造企業判斷滌絲價格或許還會有下跌的空間,這應該就是這次促銷結果不如預期的原因之一。



織造企業不需要,也要不起

原料最終還是要織造企業買單,原料價格跌得再厲害,織造企業沒有需求,不買,那產銷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首先,織造企業資金緊張。對今年的織造企業來說,資金絕對是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不論是外圍投產,還是庫存積壓,乃至捲土重來的應收款問題,都對織造企業的資金造成了極大的挑戰。很多時候,看到比較讓人心動的原料價格,織造企業不是不想一下子多囤一點,而是手頭上真的沒有那麼多的余錢可以用。

其次,織造企業還有原料。6月,聚酯產銷迎來多波高峰,有幾次產銷甚至超過了200%,受此影響,聚酯工廠的庫存下降非常明顯。在當時那幾波產銷高峰中,織造企業很多都已經有了大量原料備貨,哪怕只是比平時多備一點,只備了一兩個月的量,那現在手頭上還有至少15天的原料可以用。

最後,織造企業需求不足。6月的時候,一張織造企業停產放假通知單刷爆了朋友圈,就走訪市場得到的結論來看,7月停產放假的企業不是個例。據傳,蘇北地區目前開工率僅僅在6成上下,哪怕在長三角傳統紡織集群,也有大量的織造企業目前處於停產狀態。連廠都關了,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原料了。

原料價格走勢被看空,織造企業也不急著買原料,那聚酯工廠的產銷當然就上不去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減產已成7月主旋律


>>>>控制庫存,聚酯企業或持續降開工


上周,PTA裝置和聚酯裝置都開始了一波降開工的操作。

據中國綢都網數據監測顯示,上周PTA周平均開工率下跌至82.1%,下跌了6.3%。聚酯方面,聚酯平均負荷小幅下跌2.5%至91.2%。




但即使如此,聚酯庫存還是直線上漲。現如今聚酯市場整體庫存略增至12-21天;具體產品方面,其中POY庫存至7-11天,FDY庫存至12-18天附近,而DTY庫存則至20-25天左右。




如果保持現在的態勢,聚酯工廠滌絲庫存很快就會重新來到年內高位,對產品定價和生產銷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是聚酯企業不願意看到的。在目前下游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繼續減產似乎成了唯一選擇。

>>>>保證布價,織造停產規模將擴大


原料越來越不值錢,織出來的布賣不掉變成庫存,庫存布隨著原料價格下跌不斷貶值。如果庫存布100萬米,每米布的價格僅僅是下跌0.1元,那也相當於虧損了10萬元,更何況現在庫存量最多的一些常規產品價格較往年的正常價格已經被「腰斬」了。

可以說生產的布越多,堆在倉庫里的庫存布就越不值錢。

網上有消息稱,已經有30多家織造企業計劃抱團停產。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現在那麼廉價的布價,那麼多的常規產品庫存,或許真的只有大量的企業壓縮產能停產,布的價格才能慢慢漲回去吧。




THE END

7月份,無論是PTA、滌綸長絲還是織造企業,減產已經成為了市場的主流聲音。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減產作為「不是辦法的辦法」,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去庫存、保價的作用。隨著減產停產的企業越來越多,市場將會變得愈發敏感,也許一小波的行情也能使市場回暖,布老闆們對此也應有所應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uizD2wBmyVoG_1Z8A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