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大家談】群眾期盼的,就是我們要乾的

2019-09-12     蘭山

堅決打贏

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雲淡風輕,最純凈的底色莫過於天空蔚藍。當「沂蒙藍」不時刷爆朋友圈,藍天白雲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熱議的話題,我們看到了群眾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這種滿足感背後是群眾的熱切訴求,大家用鏡頭和筆觸記錄一碧如洗、雲捲雲舒的情景,無不折射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凸顯了對環境改善和藍天白雲夢想的期盼。

誰不想自己的城市繁榮昌盛?誰不想自己的家園美景如畫?誰不期盼藍天白雲常駐?誰還希望回歸霧霾滿天?民之所盼,政之所往。群眾期盼的,就是我們要乾的。市委、市政府積極回應人民所想、所盼、所急,吹響了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集結號」,是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責任所在。不管未來有多麼艱難,我們都不可猶豫、不能退縮,必須堅定信心決心,力度不減、措施不變,深化攻堅、久久為功,堅決打好打贏這場為民之戰,誓把藍天白雲還給沂蒙百姓。

為什麼要把大氣污染防治稱為「攻堅戰」?因為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拖不得也慢不得,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決戰決勝。臨沂大氣污染的形成,既有產業和能源結構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地理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既與經濟發展階段有關,也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有關。「兩個60%」的傳統經濟結構、保有量居全省第一的近300萬輛機動車、滯後的環保基礎設施……一系列歷史與現實問題昭示著,大氣污染防治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治理路上必將會遇到更多矛盾和困難,我們決不能因為治理難度大而無所作為,也不能因為治理時間久而失去信心和耐心。

環保是第一民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民心所向。以百姓之心為心,重視群眾的獲得感,已經成為城市治理的鮮明導向。現實告訴我們,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人們期盼更多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渴望更清新的空氣、更清潔的水源。我們向大氣污染宣戰,正是以此為起點,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以對臨沂未來發展負責、對百姓健康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堅決把這場為民之戰推向深入。實踐充分證明,市委、市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是科學、正確、有效的。在一組組數據中,老百姓看到的是我們不護短、不避難,動真碰硬、從快從嚴抓好環境問題的決心;堅定的是對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的信任和信心。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有信心,有未來。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普惠,就是說生態環境建設好了,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大家的福利都會增加;相反,生態環境一旦破壞了,所有人的福利都會受損,甚至連基本的生存發展條件都會喪失。臨沂是千萬人民的臨沂,臨沂生態環境破壞了,城市形象破壞了,最終受害的還是臨沂人民。我們決不當沉默的大多數,要勇敢地站出來,匯聚成一種聲音:堅決向大氣污染宣戰!盯緊同一個目標:誓把藍天白雲喚回。我們堅信,只要千萬沂蒙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像愛護眼睛一樣呵護臨沂這座城市,藍天白雲夢想就一定能實現!

保住一城青山碧水,這是群眾的期待;留住一方藍天白雲,這是人民的嚮往。大氣污染治理沒有捷徑可走,沒有靈丹妙藥,唯有日復一日苦幹實幹,方能取得成功,舍此別無他途。只要我們攜起手來,同呼吸、共命運,齊動手、共擔當,咬定目標不放鬆,強化責任再加力,就一定能為子孫後代留下美麗家園,為新時代大美新臨沂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臨報融媒

告訴朋友,你也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qxkMW0BJleJMoPMlO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