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瀾至電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終於獲得了成都市創新產品研發項目答辯通知,這離該公司副總經理董泰伯期盼的大事,又向前走了一步。「如果這個項目最終成功入選,這對我們提升研發能力水平意義重大。」
董泰伯說,這個項目從申報至今,能有這樣的效果,除了他們自己的努力,雙流區發展和改革局·芯谷管委會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也產生了重要作用。
「我們這裡都是一群搞技術的,對政策研究、項目申報這些簡直一竅不通。」董泰伯說,關鍵時刻,雙流區相關部門及時跟進,除了給他們提供相關信息,針對具體項目、政策申報,還開展實打實的解讀和培訓,極大地解決了他們的難題。
去年10月,瀾至電子成果獲得成都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提升了該企業的品牌效應。「我覺得這塊牌子,一方面是企業技術水平的象徵,同時也是政企互助深厚情感的體現。」董泰伯表示,他們是一家近幾年才入住成都芯谷的新企業,面對萬丈高樓平地起,園區管委會及相關部門時時根據,為他們提供保姆式服務,極大地解決了他們的實際困難。
「比如我們申請這個技術企業證書,他們先是給我們提供信息、解讀政策,同時還針對性的給我們開展了幾次培訓、輔導。」在這樣的服務之下,不僅讓企業實現了輕裝上陣,而且還極大地降低了他們的運營成本。「我們一個新公司,如果各方面都要兼顧到,肯定不現實,但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們就可以專注與技術創新,儘快讓企業上台階。」董泰伯說,雖然瀾至電子入駐雙流才短短兩三年,但他們在各方幫助下,已先後獲得了第十四屆「中國芯」優秀市場表現產品等多項榮譽稱號,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根基。
眼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雙流區又及時出台系列政策,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又讓瀾至電子看到了無比關懷。「現在政策都已經發到你們手上了,我們就想了解下,你們對我們的政策還有哪些建議。」4月17日下午,雙流區發展和改革局·芯谷管委會工作人員再次上門,了解企業一季度生產經營情況,並傾聽企業對系列政策的建議意見。
「我覺得很及時,很大程度上對我們戰勝預期的困難,樹立了信心。」瀾至電子有超過百分子八九十的產品最終指向是國外市場,當前受國際疫情蔓延趨勢影響,後期他們可能會受到影響,董泰伯這段時間也正組織企業員工積極調整策略,準備迎接困難。
按照先前計劃,他們正在做好產品生產的同時,把工作重點放在優化企業管理、加強研發等方面,為疫情後全力恢復市場做準備。「但面對帶來的市場影響,也無形間考量著我們的經濟壓力。」董泰伯說,雖然他們當前正全力開拓新市場等,但真正有效性,需要一定時間。為此,他特別期待能夠有幾股外力的幫助。
「應該說這很及時,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董泰伯眼裡,雙流系列政策中,對企業實施研發創新、促進外資投資等都有精確研究和很有針對性的政策。不僅如此,針對芯谷園區企業,雙流區還有「一事一議」等針對性支持政策,也極大的增強了企業的抗壓能力。
「我堅信隨著這些政策的陸續實施,這對我們提升財務抗壓能力,應對暫時困難會起到巨大作用。」當然,面對疫情影響帶來的市場衝擊,他們也不會就此停滯不前,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術攻關等方面,苦練內功切實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來源:空港融媒 記者:胡兵發 王興國 編輯:劉婷 審核:曾萬娟】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本地新聞,請關注「雙流發布」今日頭條號或下載「空港融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