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塔克場均101分卻無人問津,萊恩的合同和他有何不同?

2024-09-05   搞笑的大猩猩

NBA自由球員市場已經開啟了近兩個月,而塔倫·霍頓-塔克至今並沒有收到任何對他感興趣的球隊的報價。

那麼,小塔克的表現是不是很糟糕呢?

在上個賽季,小塔克的場均得分為10.1分,在聯盟中排名第178位。僅從這一點來看,他的表現就比許多底薪球員要好。例如,湖人陣中有許多球員的場均得分都不及10分,比如雷迪什、伍德和克里斯蒂,但他們卻都得到了保障合同。特別是類似小「科比」克里斯蒂這樣的球員,在這個夏天甚至與球隊簽下了為期4年3200萬美元的續約合同。

因此,小塔克顯然並不差。至少從得分數據來看,他拿到一份底薪合同並不成問題。

然而,儘管他的表現還算不錯,卻至今依然無人問津。這種情景與18-19賽季的尼克·楊非常相似——儘管隨著勇士獲得總冠軍,他的身價應該水漲船高,但在那個夏天卻沒有一支球隊給予他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小塔克目前只有32歲,並且在實力方面也並不差——場均得分7.3分,在聯盟中排名第249位——至少比聯盟中40%的球員要更出色。然而,他卻無法得到合同,最終不得不黯然退出了NBA的舞台。

這樣一來,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小塔克也會重蹈尼克·楊的覆轍嗎?當然,這只是個假設。

據NBA中國官網報道,鵜鶘隊與前幾天被裁掉的馬特·萊恩再次簽訂了一年的合同。

在上個賽季,萊恩的場均得分僅為5.4分,在聯盟中排名第321位。可以說,他完全是一個角色球員。我們不禁要問:作為湖人過去的隊員,小塔克場均10.1分卻無人問津,而得分僅為5.4分的萊恩卻能得到合同?我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不占用球權。在上個賽季,萊恩總共出手113次,其中91次來自三分線外。再加上他高達92.7%的三分出手受助率,我們可以定義他為一位以接受投籃為主的球員。這樣的特點顯然是不占用球權的。

而相比之下,小塔克共出手465次,其中212次來自內線投籃,受助率為26.4%;58次來自中距離,受助率為12.5%;180次來自三分線外,受助率為80%。可以理解為,他在中距離至籃下投籃時需持球結束,而在三分線外則是以接球結束。更確切地說,他需要「吃」球權。

而在鵜鶘隊中,已經有錫安、英格拉姆、CJ麥科勒姆和穆雷等需要「吃」球權的球員。換句話說:球權本來就不夠分。再者,從小塔克在未受助情況下的投籃命中率為26.1%來看,可以明顯得出結論,他缺乏無球移動的能力。

其次是:適應鵜鶘戰術需求。在上個賽季,鵜鶘隊整體的三分出手比例為37.3%。每三次出手就有一次是來自三分線,顯然這是鵜鶘的主要進攻戰術。

同時,萊恩的三分命中率高達45.1%。而更重要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他擅長接球投籃,這意味著他的適應性很廣。

他和英格拉姆在場時,球隊的凈效率是16.9,和小南斯在場時是12.8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萊恩只是一位專注於投籃的球員,無論是首發還是替補出場,他的存在都是正面的。而他出色的三分投籃技術能夠穩定地結束進攻或者吸引對手防守,為隊友製造空間。

這樣的特點讓人不禁想起了馬利克·比斯利——今年夏天以1年600萬美元的合同加盟活塞。而在諸如小塔克和富爾茨這樣的球員始終無人願意簽約的情況下,比斯利能夠簽下如此豐厚的合同必然是有其過人之處。

在我看來,活塞隊一方面填補了空缺位置,更重要的是,比斯利的接球投籃特點適應性很廣。更準確地說,無論是內線的杜倫還是外線的坎寧安,他都能找到空間。考慮到這一點,萊恩得到一份合同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的來說,不占用球權且適應球隊主要戰術,再加上適應性強,相對來說容易成為球隊的奇兵。就像萊恩代表湖人在比賽最後時刻絕殺鵜鶘那樣具有潛力,給他一份底薪合同沒什麼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