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單身青年現狀:被催相親30次,仍然是單身!

2022-05-20   成都同城會

原標題:成都單身青年現狀:被催相親30次,仍然是單身!

2022年似乎是非常內卷的一年,加班卷、健身卷,現在連戀愛結婚也捲起來了。

2018年,95後還是剛剛畢業的稚嫩大學生,2022年,95後已經成了家族群里的「眾矢之的」。

同齡朋友選擇留在鄉鎮的,都早早結婚,有的已經甚至抱上了二胎。當初選擇留在城市奮鬥的青年,似乎已經和大環境下的「幸福」脫節。

據《2020年職場人婚戀觀調研報告》顯示,60%的職場人是單身狀態,其中30%已經單身3年以上。在成都,單身男女比例更是高達100:165。

社會對於未婚未育青年的歧視,並沒有因為城市的包容性而消退。

在成都人最熟悉也是最大的公園相親角——人民公園,00後已經開始登場了,最早的一批00後,今年才22歲了,就已經以一張A4紙的形式出現在了相親角。

家長們以「明碼標價」的形式,將自己女兒/兒子的個人信息、房產、收入寫在紙上、掛在繩上,靜等每一位面試者的光臨,他們將以最嚴苛的要求考核前來面試的人員。

當你置身於一個價值交換的體系中,其實你自己的「價格」就已經被制定好了,通過等價交換的原理,你能夠匹配到一個和你經濟條件、其它條件差不多的人。因為你進入了這套體體系,你就得按照體系的規則辦事兒。

同時還得深刻明白這套體系存在著強大的鄙視鏈,有房不是最重要的,房子在哪裡才重要。房子在5+2區>郊區,城南>城中>城北。

父母輩講究婚姻的實用性,城市青年們看重的是婚姻的適配性,父母一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就能輕而易舉搪塞住你的口。

曾經是青春代名詞的95後,到了相親角就是快要邁入30歲的大齡人群。你的房產和車產越多分值越高,你的年齡越大分值越低,這樣一套量化的標準和體系,把城市青年困在一隅相親角,出不去。

從非誠勿擾、非常完美到現在的心動的信號、喜歡你我也是,網紅明星們的愛情被影視化和浪漫化。

普通的職場人則依靠著人民公園、交友APP或是親戚介紹,讓愛情變得固定化和程序化。

張楊,32歲,男,金融行業

被父母掛在人民公園3年

作為在金融行業紮根快10年的張揚,在圈子內是受人敬仰的老師,在家是被父母逼到有苦難言的大齡男。

以前家裡的人還很挑剔,覺得門當戶對非常重要,學歷、收入、家境各方面都得和我匹配。

到了32歲的年紀後,家裡人開始張羅介紹老家的女孩們給我認識,到了這個年紀,相親也是現實的不得了,上來就是問工資多少?有無房車?

對於有些人而言,結婚是抓住了一場資產重組的機會,對我而言,我需要的是對方能夠和我一起攜手奮鬥,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上能夠達到契合。

「可惜在這個年代,大家把愛情當成一場交易,固定的開場白、固定的問題,企圖以一兩個月甚至是一兩個星期的時間,決定未來幾十年的人生」。

經歷了不下50次相親的張楊,不知道還要在這條路上遇到了多少坎,前路漫漫,還有的熬。

駱易,28歲,女,新媒體行業

手機里不下10個交友APP

看似工作在自由圈子的駱易,在交友上也不那麼自由,公司內女生居多,寥寥無幾的幾個男生還都結婚了。

出於無奈,駱易只好投身於交友APP,什麼探探、soul、牽手……各種類型的交友軟體,她全都下載的有。

「不喜歡的向左滑,喜歡的向右滑」的隨機交友模式,讓愛情也變得隨機起來。遇到相互喜歡的,大家又都很有默契的不說話,等著那句「hi,我們可以聊天啦「,停留在頁面。

駱易說「這種依靠APP相親的方式,成功率真的太低了,很多人僅僅只是依靠你的照片就開始表達喜歡,太不真誠也太隨意了」。

和駱易這樣想要靠著APP結束單身的人還不在少數,有的人還往裡面砸錢成為會員,就為了多一次解鎖特權的機會。

她和她們就像是大海撈針,成功的人也就那麼寥寥一二。

柯柯,25,女,咖啡師

親戚快把家裡門檻踏爛了

「我是真的不想戀愛,不想結婚」,這是柯柯對爸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老家和她同齡的女孩,孩子都已經會叫媽媽了,而她依舊一個人在成都奮鬥著。

柯柯說她的時間只想用來和朋友旅遊,或是陪伴自己養的貓,戀愛成本高且回報低,實在不想在上面費錢費心力。

起初家裡親戚介紹的時候,她還很熱衷於和對方認識,發現對方如同走流程一般的應付她,她就再也沒有興趣了。

在高房價和高物價支配下,生活都已經這麼不容易,還談什麼戀愛啊,好好搞錢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從一開始的排斥相親,到後來逐漸麻木接受家庭的安排,邁入人都是要結婚的怪圈中。

相親、結婚、生孩子,就像是完成人生的KPI考核一般,只要完成了這三樣,人生這張試卷也就拿到了滿分。

但是愛情不是KPI考核,不是你做得好、你付出了努力,就能得到回報。

大家在年齡和環境帶來的雙重焦慮下,去相親、去結婚,去接受一些陌生人的批判和評價,然後自我內耗,最終陷入困境的只有你自己。

戀愛有戀愛的好,單身有單身的好,相親也有相親的好,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比盲目跟風更重要。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跳脫出框架中,能夠不被社會的聲音和世俗的洪流所束縛,去盡情做你自己想要的選擇。

/

你有什麼奇葩或者記憶深刻的

相親經歷

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