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李沁主演的年代劇《夢中的那片海》開播了。
因為有「頂流」肖戰加盟,這部戲開播就爆也在情理之中。
剛播兩集,收視率就飆升到榜首。
豆瓣電影上,雖然該劇還沒開分,但打分差不多都是5星,文案風格基本上是趨同的,大部分在誇讚肖戰的演技和長相。
先不提這部劇的優劣,看到演員表中李沁的名字後,就覺得這個32歲的女演員,是真的很想紅。
筆者印象中,李沁已經和肖戰合作了5次之多,《斗破蒼穹》《慶餘年》《狼殿下》《誅仙》《夢中的那片海》,兩人的關係還曾一度被炒作。
如今影視圈有個隱性的規則,兩個「頂流」是不會出現在同一部影視作品中的,如果有男頂流參演,則年齡相仿的當紅女星不會參演,反之亦然。
這裡面,有「粉絲互相撕扯爭番的原因,也有資本「利益最大化」的心思。
那些希望和頂流合作的年輕演員,基本上是事業遇到了瓶頸,處在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能蹭一波頂流的熱度,怎麼算自己都不虧。
李沁如今在影視圈的位置,就是這樣。
18歲出道就演了「薛寶釵」這種分量十足的角色,結果14年過去了,李沁如今在影視圈的位置,卻很尷尬。
論關注度,她不如各種「逐夢演藝圈」的富二代們。
論資源,她和「三里屯姐妹」這種關係戶不在一個量級。
而演技上面,李沁的戲路又很窄,演起戲來基本上屬於「念台詞的機器」,無法帶動觀眾情緒,也不能讓觀眾共情。
這樣的情況,造就了如今的尷尬局面。
對於李沁來說,如果要想走紅,和「頂流」們合作,無疑是一種「捷徑」。
所以她和肖戰合作過5次,還先後與楊洋、井柏然、任嘉倫等關注度很高的年輕演員搭檔,可以說是把「想紅」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其實作為明星,只要在合理正常的前提下,「想紅」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李沁的問題是,明明很想走紅,但卻又給自己立了一個「人淡如菊」的人設,這就很矛盾了。
之所以有這個人設,可能和李沁的長相有很大關係。
李沁的長相併不難看,只是漂亮的沒有特點。
略顯平淡的五官還帶著幾分苦澀,儘管很多直男很吃這種面相,但在影視圈,這樣的演員戲路肯定會受限制。
專業點講就是「可塑性」不高。
適合李沁的角色,多半是經歷苦難、越虐越美的那種。
《白鹿原》中坎坷悲情「田小娥」很適合她,《慶餘年》中體弱多病的「林婉兒」似乎就是為她量身打造一般。
只可惜《白鹿原》播了沒幾集就被下架。
《慶餘年》中李沁卻輸在了演技,敗給了「敷衍」。
作為《慶餘年》中的女一號,李沁的存在感,完全被宋軼、李小冉、李純、辛芷蕾給碾壓了。
「林婉兒」這個角色,在原著中的人設還不錯,翻拍成影視劇,本應該大爆。
結果李沁飾演的「雞腿姑娘」,卻表現出一副「拿著雞腿一臉嫌棄,生怕手上沾了油漬」的模樣。
演技不足,又不琢磨角色,只靠一張念台詞的嘴,是無法撐起人物的。
所以《慶餘年》這麼火爆的影視劇,都沒能讓李沁出圈,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出道14年,李沁的演藝之路,也是讓人看不懂。
一開始她的表現還不錯。
靠著在《紅樓夢》《建黨偉業》《中國1921》等影視製作品,提名了百花獎最佳新人獎,斬獲了國劇盛典「最具潛力女演員獎」。
如果按照這種類似「青衣」的路線走下去,李沁的處境不會像如今這樣難堪。
但演著演著,李沁拋棄了「青衣路線」,開始往「流量偶像」的方向上靠,顏值也成了主要的營銷方向。
在出演完《微微一笑很傾城》後,李沁就成了各種古偶劇、仙俠劇、偶像劇中的老面孔,這些作品短期撈撈金還可以,但一直演這種片子,演員很快就廢了。
果不其然,李沁演了幾年偶像劇後,不但沒有大火,反而要和各種新晉的「娛圈小花」搶資源。
而如今的偶像,都要給自己立人設,李沁的團隊卻獨闢蹊徑,搞了個莫名其妙的「人淡如菊」的稱號。
「人淡如菊」本是褒義詞,形容那些與世無爭的人挺好,但放在明星身上真的不搭,都擠進娛樂圈了,怎麼可能「淡如菊」,又有哪個明星是「淡如菊」的?
當「想紅」的野心,配上「人淡如菊」的人設,再加上演技常年沒什麼進步,造成的結果就是人氣下滑,路人緣不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沁也很著急。
看到比自己大兩歲的趙麗穎轉型拍「農村劇」效果還不錯,李沁也想試試。
於是偶像劇也不拍了,搭檔陳曉出演了年代劇《人生之路》。
當一個演技不行,還有著「人淡如菊」人設的演員,要出演一部魔改原著而來的所謂「年代劇」後,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可怕的。
不誇張的說,李沁飾演的「劉巧珍」,完全毀了原著中的人物形象。
原著中描寫劉巧珍,是「水靈的眼睛,紅撲撲的臉蛋,美得不像農村人」。
李沁扮演的「劉巧珍」,就是突出一個臉黑。
臉故意塗成這樣也就算了,但那一口白到發光的烤瓷牙,著實讓人無法入戲。
說實話,李沁略帶苦澀的長相,根本不適合劉巧珍這個角色,但她為了轉型而轉型,在沒有沉澱演技和體驗角色的情況下就莽上去,被觀眾吐槽也是必然的。
而這次李沁主演《夢中的那片海》的拍攝時間,和《人生之路》差不多是同期進行的。
《人生之路》是2022年3月5日開始拍攝,半年後殺青。
《夢中的那片海》則是2022年2月7日開機,拍了四個月殺青。
說好聽點:作為兩部劇中的女主角,李沁還真是挺辛苦的。
說難聽點,這不就是「軋戲」嗎?(軋戲:指演員同一時間接了好幾部戲,導致拍戲不認真,質量下降)
古偶劇「軋戲」也就算了,難道如今的年代劇,也玩起了這一套?
如果李沁搞得是這種轉型,那倒是不轉也罷。
果不其然,《夢中的那片海》開播後,李沁的飾演的角色就被觀眾再次吐槽,沒有感情只會念台詞。
不過有「頂流」主演的影視作品,觀眾的感受已經不重要了,粉絲們會自動控評,YX號也會狠拍資本的馬屁。
比如一個娛樂自媒體這樣評價《夢中的那片海》的主演肖戰:如果要讓劉燁飾演的「鍾躍民」(《血色浪漫》中的人物),和肖春生相比,肖戰會更勝一籌。
在評價劇中女一號李沁時,該作者的態度卻來了個大反轉,直言李沁的顏值和氣質比不上年輕時的孫儷,也沒能體現角色的特點。
一部劇中的男一和女一都有這樣的拉踩,只能說李沁有點可憐了。
明明想蹭波熱度,但在YX號的筆下,演了14年戲的李沁,似乎連蹭熱度的資格都沒有。
這也是和「頂流」合作的一種反噬,在眾多粉絲眼中,戲爆了是「頂流」的功勞,翻車的話是別人的「鍋」。
說到底,演員要紅得長久,蹭熱度和營銷顏值人設是不靠譜的,最後看的還是實力。
32歲的李沁,該醒醒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