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從出道的那天起,就決定了自己要站在風口浪尖上。
隨著娛樂各個圈層的融合,演員也不單單只是演員。他們頭上的光環越來越多,許多被高片酬沖昏頭腦的演員,忘記了自己本該有的「羞恥心」。
在這種大環境下,仍有人恪守作為演員的職業道德,保有一顆寶貴的「羞恥心」。
演員張譯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他謙虛、敬業,有「羞恥心」,比起那些撕番位、上躥下跳的人,更對得起演員這份職業。
對於演員來說,「羞恥心」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品質。
演戲沒有達到預期可以自我反省,頒獎時沒能拿到獎盃會心懷愧疚。
張譯從來不會因為賺錢而去觸碰自己的底線,像參加綜藝這樣「掙快錢」的事情,他甚至會覺得「丟人」。
這就是演員張譯的「羞恥心」。
金雞獎是許多演員都夢想得到的獎項,它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備受認可。
正因為如此,金雞獎的競爭也都格外激烈,能入圍已經是對演員本人莫大的肯定。
當然,「陪跑」的情況也司空見慣。
第34屆金雞獎可謂是萬眾矚目,「最佳男主角」入圍名單一經公布,網絡上便掀起討論。
而大家都知道,這次的影帝之爭,最後一定是在張譯和于和偉之間。
其他的競爭者,易烊千璽資歷尚淺入圍已是破天荒,劉燁和郭曉東的參賽作品較之《懸崖之上》都遜色不少。
雖然在《懸崖之上》里,于和偉的戲份要更多,但張譯的表現更亮眼一些。
他對於角色的掌控與拿捏,表演的張力無不呈現出高超的表演藝術。
說到「陪跑」,其實張譯本人就是「陪跑」的常駐選手。
2017年曾入圍金雞獎「最佳男配角」,2018年出演的《雞毛飛上天》曾入圍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
2020年憑藉《我和我的祖國》入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而結果都是落敗。
明明自己的代表作也不少,口碑也是十分可靠,但張譯偏偏就少了那麼一點得獎的運氣。
2016年以前,張譯甚至連提名的機會都沒有,雖然後來華鼎獎、百花獎等他都陸續拿到了,可仍舊差一座金雞獎的獎盃。
張譯三次入圍金雞獎,但最終也只拿到了「最佳男配角」,金雞「陪跑」對張譯來說好像已經習以為常。
走到現在,張譯的演技也許早就不需要用獎項來肯定,但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拿到金雞獎是一個夢想。
從台下走到領獎台的距離只有幾步路,但這幾步要用多少年的努力來換取只有張譯最清楚。
在公布獲獎時,張譯的緊張全部寫在臉上,當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才長舒一口氣。
等待公布的時間只有幾秒鐘,但對張譯來講也非常煎熬。
在頒獎禮上張譯直言自己1988年第一次看張藝謀的作品是《紅高粱》。
現在他終於走進了張藝謀的鏡頭之下,走進了《一秒鐘》,走進了《懸崖之上》。
從台下走到台上,張譯用了三十多年。
比起一夜爆紅的巨星,張譯算是大器晚成。
「十年磨一劍」,熬了這麼多年,張譯終於圓夢了,而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拿到金雞獎影帝之後,面對記者,張譯表示對於于和偉沒有獲獎,自己很遺憾,他認為于和偉演得比自己好。
「羞恥心」讓張譯覺得自己拿影帝心裡有愧,但是對於大家來講,張譯是配得上這個獎的。
同台競技的人們都是好演員,輸贏只在一念之間,張譯和于和偉可以說是不分伯仲。
但這個獎最後落到了張譯的頭上,說明在評委心目中,張譯確實更勝一籌。
張譯的演技不僅得到觀眾的認可,幾位著名導演也對他讚賞有加。
「在他心裡,戲比天大」,這是陳凱歌眼裡的張譯,陳可辛也誇讚張譯是一個文藝青年。
賈樟柯對他的評價或許更為實在和簡潔:能行。雖然只有兩個字,但足以看出他對張譯能力的認可。
演戲演得好的人其實分兩種,一種是有天賦,老天爺賞飯吃。
還有一種是對表演的敏感,加上後天的努力,這是祖師爺賞飯吃。
張譯很明顯是屬於後者。
張譯成名前的經歷更是坎坷,考廣播學院的時候被人頂替,初戀女友意外變成植物人,喜歡話劇卻不被人接受。
四處碰壁的坎坷經歷,讓大家覺得張譯是真的「慘」,作為演員在先天條件上並無優勢,也沒有導演喜歡他。
開始入行的前十年,與其說是拍戲,實際上就是跑龍套。張譯直言那時候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投簡歷而不是演戲。
在這十年間裡,張譯做過多種嘗試,演小品,做場記,廣播劇配音,這都沒有讓張譯失去希望。
最讓張譯接受不了的,是在自己最熱血的年紀卻被導演打擊,「你演戲就是個死」。
這一個否定幾乎摧毀了張譯為了表演而付出的所有努力。
2006年,張譯的演藝生涯終於有了轉折,而這個轉折點就是《士兵突擊》。
成功塑造了班長「史今」這個角色的張譯,似乎找到了自己演戲的路子,他又陸續出演了一系列軍旅題材影視劇。
張譯的演技逐漸被大家認可,他也開始有了電影圈的工作邀約,國內的知名導演張譯幾乎都合作過。
從沒有人看得上到爭相邀請,張譯用一手爛牌打出了王炸。
對於演戲這件事,張譯從來沒有放鬆過,每一場戲都要認真面對,他始終保有敬畏之心。
在影視圈子裡有一個關於張譯的笑談,那就是張譯是個「瘸腿表演藝術家」。
在拍攝《我的團長我的團》時,這部劇一共拍攝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張譯就瘸了半年,而瘸腿也成了這個人物的標誌。
好友吳京曾說他對張譯最深的印象就是瘸腿,只要他演瘸子,無論腿本身好壞,戲裡還是戲外,他總瘸著。
張譯之所以如此敬業,源自他對表演的熱愛與痴迷,對演員這個職業的敬畏。
雖然張譯現在已經成為了「最會演戲的男演員」,實力派也成了他的代名詞,但對於他自己而言卻不敢放鬆一絲一毫。
也許是前半生的起落讓他沒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現在自己得到的一切。
在拍戲時緊張到睡不著是張譯的常態,張譯坦言自己是一個入戲很慢的演員。
也許就是因為這種「不自信」才讓張譯可以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去醞釀,積蓄能量。
而這些能量最終在片場得到爆發,張譯的戲可以把導演看哭。
張譯天生的條件不是最優越的,但他卻是最努力也最有態度的那一個。
作為「毒舌」代表的金星,在自己的脫口秀節目中曾表示對張譯非常欣賞,並且預言十年的時間,張譯一定會成為影帝。
2021年的金雞獎頒獎禮上,張譯做到了,他說能獲獎自己最感謝的是張藝謀導演。
這十年,張譯一直在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演戲。
他曾直言自己並不是一個能娛樂的人,在這一點上自己的功力還達不到。
現如今參加綜藝欄目,真人秀等賺到的錢比片酬要高得多,但這對張譯完全沒有吸引力。
因為作為一個演員,他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張譯對自己的定位一直是演員而不是明星,他認為明星相較於演員來講更具有商業價值,責任也更重,而這個屬性不屬於他。
而對於演員這個身份,張譯看得更為清醒,他說自己是一個「見好就收」的人。
面對榮譽與掌聲,他懂得知足,有「羞恥心」,所以在獲得影帝之後才能說出自己不如于和偉這樣自謙的話。
「謙虛使人進步」,也許大家覺得張譯太過謙虛了,但張譯並不是作秀,而是他真的明白今日的成績來的有多難。
多少一夜爆紅的明星因為忘記了初心,丟掉了「羞恥心」而跌下神壇。
對比之下張譯的謙虛與謹慎並不過火,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
謙卑是張譯身上一直帶有的,2015年他曾憑藉《親愛的》摘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他也一直表示自己只是運氣好,撿了一個漏。
這種低姿態讓他對於獎項也沒有太過於看重,對於張譯來說,提名就已經是一個最好的認可了。
張譯一直在說自己的成功得益於很多人的幫助,「沒有駱玉珠就沒有陳江河」。
拿到影帝之後最感謝的是張藝謀,其次才是自己的熱愛與堅持。
多年的打拚和獲得的成就並沒有讓張譯迷失自己,而是更清楚了自己要做的事。
「羞恥心」讓張譯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作品,得失並不重要。
現在很多演員好像從不關心作品質量,對於觀眾的評價也是一笑了之或者找理由反駁,並不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對於張譯而已作品每一次上映都讓他感到焦慮,這是對他幾個月工作的檢驗,他沒辦法放鬆。
在《一秒鐘》上映時大家都在討論張譯為什麼不火,對這個問題張譯是怎麼回答的呢?
張譯表示並沒有所謂的火不火,你看到的火只是自己的電影湊巧在一段時間內集中上映了,這與作品的質量無關。
可以看出從頭至尾,張譯最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演戲,怎麼把戲演好才是張譯心中永恆的課題。
也許是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風雨,所以才會更為別人著想。
在頒獎典禮或者紅毯上,他似乎總是扮演著那個「工作人員」的角色,為大家遞話筒、排位置。
在合影時,他會為了讓年輕的面孔有更多被別人看見的機會,而主動讓出C位。
角色張譯演繹過很多,也做到了「千人千面」靈活而又純熟的表演。
但在做人上,保有「羞恥心」是他一以貫之的品質。
他是不放棄的史今,是深情的陳江河,是英勇的張憲臣,未來他還可以是更多的人,但他從未忘記他是演員。
不忘初心,讓自己儘可能的優秀,做一個讓自己肯定的好演員就是對自己最大的關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eefdc6a347560d55ad04d78bf35c8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