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花價格小幅下跌,雖已進入傳統生產旺季,下游訂單相對前期略有好轉,但旺季特性不夠明顯,紗廠原料採購仍相對謹慎。雖然「金九銀十」外貿、內需訂單較七八月份有一定程度好轉,但仍明顯低於業內預期,尤其全棉床上用品、勞保用品、牛仔、中高檔T恤及襯衫等常規訂單同比下降30-40%,消費終端信心恢復仍需要一個過程。
下游紡織端反饋旺季不旺,棉價反彈有所乏力
美棉低產量對ICE棉花構成支撐,但是美棉的出口仍然不佳,令ICE棉花缺乏上漲動能,市場繼續關注中國的進口需求,近期ICE棉花主要跟隨鄭棉期貨走勢。
國內市場:9月22日,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窄幅震盪,棉花主力合約收盤價為17145元,較昨日結算價下跌0.32%。
近期鄭棉主力合約市場走勢
ICE棉花近中期合約多數回落,遠期合約略上漲。近期鄭棉下跌,一方面儲備棉成交率下降,下游紡織端繼續反饋旺季不旺,這使得大家對於四季度的棉花需求前景趨于謹慎。由於新棉即將上市,並且年底之前的進口棉的數量也不少,所以在總體供應增加而需求邊際轉弱的情況下,四季度棉花現貨價格進一步走強的機率不大。
另一方面,現階段,市場繼續等待新棉上市,業內人士對於籽棉收購價格的預期不會太低。當前內地籽棉零星上市,但未放量;「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好轉有限,紡企採購原料多數觀望為主,下游訂單仍未有明顯好轉。另外當前紗線即期加工利潤仍處於虧損狀態,儲備棉繼續投放中。美聯儲即將召開議息會議,且國慶節前交易所調整漲跌板,市場風險情緒趨于謹慎,棉價反彈有所乏力。預計近期鄭棉主力合約保持在16500-17900元震盪。
近日隨著棉價在17000元/噸以上有所走穩,部分企業反饋接單略有好轉,但也有企業反饋下游因預期棉價將繼續回落,以及貿易商拋貨影響,新訂單明顯減少。目前紡企最大期望是棉價走穩,心理預期價位在16000-17000元/噸,原料穩定有利於企業主動接單以及下游環節下單。目前紡企紡紗多數仍處虧損狀態,企業現貨採購用棉成本在18500元/噸附近。
目前市場對旺季成色的預期有所轉差,雖然企業普遍對「銀十」仍有一定期待,但短期下游環節的去庫壓力,以及終端的消費好轉程度有限,都令市場難以形成一致的「強預期」。
內銷外貿訂單日益增多
近期下游外銷詢價和訂單陸續增多,據中國紗線網監測,本周各系列紗線出貨量陸續加大,差別化訂單逐漸增加。其中差別化紗線求購次數占總求購的25%,比上周增加1個百分點。品種以萊賽爾棉混紡紗、莫代爾/棉混紡、腈綸/棉混紡紗、醋酸混紡紗為主。打樣詢單落單量持續增加,緊賽紡機台訂單在一個月左右。新季訂單開始陸續下單生產,腈綸保暖性訂單明顯增加,但是還未達到往年同期數量。內銷占主體,陸續實單也有推進,由於原料價格上漲導致紗線坯布成本增加,近期翻單價格溝通異常艱難,染廠方面大部分工廠訂單仍然不足,內銷方面都在提前備貨,相對比較忙碌。
蕭紹地區:
近期市場起浮不大,一部分內銷市場備貨有所提前,外銷訂單也在加快生產。大部分染廠比較繁忙,趕貨的情況比較普遍。九月已過一半,雖然訂單相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是整體還是不及預期。
雖然近期棉花原料價格略有下浮,但國內由於前期供應偏緊的擔憂已明顯緩解,本周儲備棉銷售出現流拍。
下游來看,坯布開機略有改善,但在貿易商高棉紗庫存的擠壓下,紡企訂單好轉有限,且出現常規品種大面積拋貨現象,消費復甦的強預期未能兌現,疊加新棉減產幅度或不及預期,共同對棉價形成較強壓制。
江蘇地區:
上周市場總體訂單量有所增加,沒有達到往年九月份預期。外貿公司訂單陸續下達,粗厚品種需求較多,貨源有所緊缺,差異化品種定織報價增多,實際下單不理想。當地印染企業訂單比之前有所好轉,總體訂單不如往年。
秋冬面料訂單涌動
面料市場:
進入九月以來,服裝品牌的秋冬服裝面料訂單陸續開始啟動,詢價和放樣需求明顯增加。從目前報價反饋上來看,訂單價格競爭會格外激烈,尤其是常規棉類產品,很多訂單要經過多輪競價才好落單。相較往年旺季的訂單數量縮水明顯,加劇了市場的內卷競爭。
家紡市場:
上周變化不大,外銷訂單報價增多,實際落單以小訂單居多,競價激烈。織廠280機台訂單明顯不足,340/360機台訂單尚可。下遊客戶觀望情緒加重,備貨落單比較謹慎,都在尋求相對低點備貨。
來源:全球紡織網、中國棉花網、金投網、棉花展望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文章轉載、來源、刪稿、宣傳合作,請添加小紗微信newyarn888888)
想第一時間了解行業重大消息嗎?關注中國紗線網公眾號,發送「行情」,了解最新行情;發送「招聘」,查看最新崗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