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直播帶貨大打情懷牌,背後儘是港圈的沒落

2023-03-09     地產情報站長

原標題:TVB直播帶貨大打情懷牌,背後儘是港圈的沒落

宇宙的盡頭,是直播帶貨。

香港藝人北上撈金早就不新鮮了,但凡是能叫得上名字的港星,幾乎都出現在了直播間。直播帶貨這麼火,就連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都忍不住親自下場,帶著旗下藝人入駐直播間了,連播6小時,真的很拼。

TVB之所以如此「與時俱進」,也是因為,日子確實不好過了。

01 一切向錢看

這些年,隨著港圈沒落,TVB越來越不行了。

最明顯的就是TVB演員的「老齡化」。想要在TVB找個年輕面孔已經相當困難,因為男女演員平均年齡都超過了40歲。

電視劇不出圈,TVB的業績一年不如一年。因為缺錢,TVB的辦公室已經有20多年沒裝修了。

眼瞅著日子過得越過越緊巴,TVB也瞧上了直播帶貨這塊大肥肉。

3月7日,TVB入駐淘寶直播,把視帝陳豪、當家花旦陳敏之請到直播間,搞了一場「港劇式直播」。

說白了,就是大打情懷牌,企圖喚起粉絲對TVB的當年情。

這場直播一共持續了6個小時,陳豪在直播間亮相一個多小時。

TVB不僅直播時間長,帶貨品類也是五花八門,從休閒零食到生活百貨,再到旅遊套餐,一口氣上架了131個商品,要啥有啥。

從最終結果來看,TVB這波情懷牌打得還算成功,這場直播為他們帶來了485萬人次的觀看量,以及2350萬的直播銷售額。

TVB入駐直播帶貨,已經把「賺錢」二字寫在了臉上。

這些年來,TVB的業績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從2018年開始,TVB的財報就開始持續虧損了,公司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44.77億港元下降到了2021年的28.99億港元,降幅超過54.43%。從2018年到2021年,TVB持續虧損合計有14.22億港元。

尤其是在廣告收入部分,下降得更明顯——2018年,TVB的廣告收入還有24.4億港元,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已經縮減到了12億港元。

在此次鏖戰淘寶直播之前,TVB其實已經在抖音試過水了。2022年4月,TVB宣布入駐抖音直播,除官方帳號外,他們還有TVB識貨(港式甄選)、TVB識貨(香港嚴選)和TVB識貨(美味甄選)這三個帳號,一起直播帶貨。

粉絲最多的TVB識貨(港式甄選),場均銷售額在10萬到25萬之間。粉絲最少的TVB識貨(美味甄選),場均銷售額在1萬到2.5萬之間。場均銷售數據雖然不怎麼樣,但勝在勤快,每個帳號每天幾乎都要開播兩場,靠TVB最拿手的敬業,也算拼出了一片江山。

從TVB發布的2022年中報來看,TVB當期實現營收18.2億港元。其中,電子商務收入出現大幅增長,從2021年同期的1700萬港元暴漲到4.61億港元,增幅超過2612%。

這個增速,也難怪TVB要重點布局直播帶貨了。

02 水土不服

在直播帶貨這一塊,TVB其實還是起步太晚,它旗下的藝人早就北上撈金了。

TVB綠葉演員戴耀明就曾表示,自己帶貨一場能夠拿到6萬,一場能頂TVB三個月的工資。

你不要小瞧了直播帶貨的威力,對這些香港藝人來說,這無疑是門檻最低的行業,坐在鏡頭前介紹產品就行,又不費力,賺得還不少。

這幾年,一個猛子扎進來的港星真的不要太多,「山雞哥」陳小春去帶貨了,曾志偉去賣酒了,昔日的TVB當家小生溫兆倫在直播間賣起了衛生巾,性感女神鍾麗緹和老公更是把直播當成了日常。

就連不差錢的「向太」陳嵐,也賣起了9.9元的便宜貨。

然而,直播帶貨水太渾,還真不是誰都能趟的。

這些老牌香港明星雖然有心進來分一杯羹,但從他們的帶貨成績來看,大多不盡人意。

曾主演過《笑傲江湖》男主令狐沖的呂頌賢,一場直播觀看人數也就四五百號人;在《天龍八部》飾演鳩摩智的李國麟,更是被稱為「最慘帶貨明星」,8小時入帳只有200元。

那些想要依靠情懷帶貨的港星,大多都折在了半道上。

畢竟,現在早就不是港星盛行的時代,香港光環褪去,明星們的發展方向也從「南下鍍金」轉向「北上撈金」,那些風頭已過的港星,又哪裡找得到那麼多的情懷粉買單?

此外,港星帶貨還有另一個問題——口音。絕大部分港星說普通話都不夠標準,日常我們聽到「渣渣輝」這樣的發音可能會心一笑,但在一個帶貨直播間裡,如果通篇都是港普,難免會讓很多人覺得聽得吃力,默默退出。

跟素人相比,明星帶貨有著天然的流量,但直播帶貨到最後,還是得看貨——靠粉絲買單畢竟是少數,真正的大頭還是看路人。

以TVB直播為例,在抖音直播時,它就被網友質疑過選品的質量問題,尤其是美妝選品,TVB直播間的美妝產品幾乎都來自於第三方店鋪,產品質量也沒有保障。

TVB要想在直播行業做出名堂,還是得把選品質量抓起來。

03 結語

TVB的沒落,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上世紀,TVB產出過大量優秀劇集,也影響了一代人。那是港星的黃金年代,隨便一部電視劇里的小角色,都是內地粉絲心中的白月光。

那個時候,大陸演員的地位遠遠落後。劉曉慶跟香港劇組拍《垂簾聽政》時,不僅片酬低,甚至連口肉都吃不上,直到她大「鬧」劇組,才終於吃上了肉。

早些年,再大牌的內地演員參演香港電影,絕大多數也要演配角,甚至是反角。陳道明拍攝《無間道3》時便是如此,事後接受採訪時,他直言自己扮演的沈澄是「狗皮膏藥」一樣的角色,並吐槽這電影「其實沒我什麼事兒」。

如今回頭再看,已是風水輪流轉。隨著港圈文化沒落,港星也開始消耗路人緣北上撈金了。

TVB來了,可惜如今的視帝視後,內地粉絲們恐怕都不認識了。

這份無處安放的情懷,又有誰買單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eb262bfca49c7b423d50badd47e9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