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有一座綿延數百公里的雩(念:於)山山脈,它橫跨撫州、吉安、贛州,是江西六大山脈之一。吉安市永豐縣沙溪鎮鳳凰山麓的瀧岡,原本只是雩山山脈裡面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包。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瀧岡雖小,卻因為歐陽修的《瀧岡阡表》而名聲大振。筆者今天的故事,就來說一說雩山之子歐陽修與瀧岡的故事。
早期的歐陽修很倒霉,他4歲的時候,父親歐陽觀就在江蘇泰州判官任上病逝了。歐陽修跟著母親鄭氏一起,護送父親的靈柩,回到沙溪老家。鄭氏把夫君葬在瀧岡,然後帶著歐陽修去湖北隨州投奔小叔子歐陽曄。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瀧岡阡表》,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西陽宮景區。
鄭氏孤兒寡母在歐陽曄的資助之下,在湖北艱難度日。鄭氏克服困難畫荻教子,希望兒子能金榜題名。歐陽修勤奮好學,學業水平突飛猛進。歐陽修去參加隨州鄉試,結果因為押錯韻落榜。以歐陽修的才華,居然會在鄉試落榜,不是倒霉是什麼呢?
天聖五年,歐陽修進京趕考。跟歐陽修同場趕考的人,還有包拯和我家先祖王炳文。說句不太尊重祖先的話,王炳文的才學肯定比不上歐陽修。單論文章的話,包拯肯定也比不過歐陽修。問題的關鍵是,包拯和王炳文金榜題名考中進士,歐陽修卻陰差陽錯落榜了。
圖為歐陽修母親鄭太君的貞節牌坊,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西陽宮景區。
天聖八年,歐陽修再次進京趕考。歐陽修在禮部的會試中奪得第一名,成了眾人矚目的會元。當時的人都認為歐陽修是殿試狀元的頭號熱門人選,歐陽修也定製好了狀元袍。殿試結果出來之後,人們發現狀元是19歲的王拱辰,榜眼是吉州永新縣的劉沆。歐陽修落選三鼎甲,只得到第十四名的進士功名。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歐陽修雖然考得不理想,但也是金榜題名的進士。歐陽修高中之後,迎娶了大學士胥偃的女兒胥氏。胥氏嫁給歐陽修一年時間,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只可惜,胥氏因為難產去世了。歐陽修的嫡長子,也在不久之後夭折了。
歐陽修再娶楊氏為妻,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楊夫人新婚不久,就得病去世了。歐陽修為了紀念楊夫人,還寫下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佳句。早期的歐陽修,歷經喪父、喪偶、喪子之痛,真的是很倒霉。
早期的歐陽修個人生活不順,仕途也是歷經坎坷。歐陽修因為支持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得罪了朝中的王拱辰、楊日嚴、胥偃等守舊派大臣。王拱辰是歐陽修的連襟,胥偃是歐陽修的岳父。歐陽修為大義而棄私情,卻換來了貶官外放的結局。
圖為歐陽文忠祠,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西陽宮。
歐陽修不是在貶官,就是在貶官的路上。公元1052年,歐陽修被貶到商丘,他的母親鄭太君在此時去世了。按照古禮,母親去世,孝子應該丁憂。胥夫人和楊夫人作為歐陽修的故妻,在去世之後一直沒有正式下葬。歐陽修利用丁憂的機會,把兩位夫人的葬禮一塊辦了。
公元1053年,歐陽修千里迢迢,把母親和兩位夫人的三口棺材送回了沙溪老家。歐陽修讓母親和父親合葬在瀧岡,還在父母的墓地旁邊,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安葬兩位夫人。歐陽修父母和兩位夫人的墳墓,至今依然保存在瀧岡,現在是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歐陽修父母墓地,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鳳凰山麓瀧岡。
歐陽修回鄉安葬母親和兩位夫人之後,就回到朝廷任職。歐陽修剛剛回到京城,就有守舊派大臣打壓歐陽修。關鍵時刻,歐陽修得到了貴人相助。跟歐陽修同榜的榜眼劉沆,此時是大宋宰相。劉沆是吉州永新人,歐陽修是吉州永豐人。劉沆在皇帝面前,替老鄉歐陽修說好話,讓歐陽修留在京城修撰《新唐書》。
在老鄉劉沆的幫助之下,歐陽修得以擔任翰林編修,負責修撰《新唐書》。歐陽修還利用業餘時間,修撰了《新五代史》。《新唐書》和《新五代史》的水平都很高,都名列《二十四史》之列。歐陽修的成就,得到了宋仁宗的高度讚譽。宋仁宗給了歐陽修一個光榮的任務,讓他擔任嘉祐二年科舉主考官。
圖為歐陽修原配夫人墓地,拍攝於永豐縣沙溪鎮鳳凰山麓瀧岡。
嘉祐二年的科舉,被譽為千年進士第一榜。這一屆錄取的進士裡面,有一大批震古爍今的大咖,比如蘇東坡、蘇轍、曾鞏、程顥等人。這一屆進士裡面,有九個人當過宰相,分別是:王韶、鄭雍、梁燾、呂惠卿、蘇轍、林希、曾布、張璪、章惇。
此後的日子裡,歐陽修又先後擔任開封知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務。我讀《歐陽修傳》,發現歐陽修人生的轉折點,出現在回鄉葬母葬妻之後。歐陽修護送三口棺材回鄉之後,就一掃霉運,開啟了飛黃騰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