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劉禪的樂不思蜀是裝的

2023-04-25     雲夕客

原標題:原來劉禪的樂不思蜀是裝的

在中國,提到「扶不起的阿斗」這個成語,可能很少有人不知道吧。蜀國後主劉禪,也就是阿斗,千百年來一直就是不爭氣、敗家子的代名詞。阿斗的老爹劉備可謂是一代英雄,開創了蜀漢江山,三分天下有其一,咋生的兒子這麼二呢?

可我今天卻要說,估計大家都被他騙了。從公元223年即位,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阿斗穩坐蜀漢皇位41年,是整個三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許有人要說了,那是因為有諸葛亮的輔佐。可是,諸葛亮在公元234年就打卡下班了,之後阿斗還是在蜀漢的皇位上坐了29年,直到蜀漢滅亡。

三國時期,聰明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就是像諸葛亮、周瑜

那樣,憑藉驚人的謀略,功成名就,給歷史留下光輝的一筆;一類就像是楊修、曹植那樣,雖然聰明,但不會做人做事,好比歷史中一閃而過的流星;第三類人,不去在乎別人的目光,隱去自身的才華而抱朴守拙,雖沒留下什麼成就,但卻好好地活著。阿斗無疑屬於第三類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阿斗真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相反,阿斗的老爹劉備同志為了兒子能夠見多識廣,學習治理國家的本事,很早就讓阿斗學習《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這類的書籍,而且請諸葛亮親自輔導。不僅如此,阿斗還從小就習武,練就了一副好身體(《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對於阿斗的表現,諸葛亮也是很滿意的。曾在《與杜微書》中評價阿斗:「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除非是諸葛同志有心諷刺挖苦,否則阿斗肯定不是太笨的人。另外,《晉書李密傳》中李密更是對阿斗敬仰三分。他認為阿斗作為國君,與春秋霸主齊桓公有的一拼。

其次,阿斗有容忍他人的肚量。阿斗剛繼承帝位時,年僅17歲。劉備死的時候還一再叮囑阿斗:「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從此,不管有什麼事,阿斗都按照老爹吩咐的那樣,「按丞相說的辦」。至於對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也沒像其他的皇帝那樣,去想方設法打擊奪權來現固自己,相反,對待諸葛亮真是「事之如父」。即使後來長大成人,諸葛亮沒有把權力交還給阿斗,還說什麼阿斗沒有經驗,現階段不適合掌權之類的話。就算諸葛亮在外面帶兵打仗,還派人回朝「監督」已經22歲的阿斗理政。對這些,阿斗也接受了。

為了不引起朝局的混亂,阿斗一味地忍讓。雖然不贊成諸葛亮的北伐之策

,但還是盡力支持諸葛亮。可以說,阿斗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歷史上能像阿斗這樣寬容對待臣下的帝王,實在是太少了。由此可見,阿斗具有一個政治家寬容大度的胸懷。

再次,阿斗徳行出眾,有情有義。當諸葛亮為了國家大事積勞成疾累倒時,親自前往探望諸葛亮,並向諸葛亮虛心請教此後的國家大計。當諸葛亮的死訊傳來時,阿斗一連好幾天傷感難忍,不能上朝,在靈柩運回時,阿斗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並下令全國穿喪服為諸葛亮哀悼三日。此外,阿斗還把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提升為長水校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諸葛亮的爵位。

阿斗不僅對諸葛亮有情有義,對其他大臣也一視同仁。比如魏延叛亂被殺,阿斗心裡清楚得很,父親生前對魏延的信任程度比馬超、黃忠都高,怎會叛亂?無非就是政治鬥爭的需要罷了。對於魏延的功績沒有一概否定,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阿斗這短短的幾句話,「仁敏」二字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反觀魏國和吳國,像阿斗這樣待人仁愛的皇帝卻是沒有。魏國,曹植被手足同胞曹丕逼死,感嘆「相何太急」。吳國,孫皓更是拿大臣的性命當作兒戲,將朝堂變成了屠宰場,無論是誰,只要意見相左,立馬刀斧伺候。成都人民感念阿斗,在南北朝時期還為他建立了生祠,與諸葛亮的武侯祠一東一西,位於昭烈廟

的兩側。如果阿斗真的扶不起,還會有人幫他建祠堂?

最後,阿斗知人善用,治國有方。蜀漢為了發展,必須首先消除外患,所以明知諸葛亮窮兵黷武,也還是支持他的北伐。諸葛亮死後,阿斗改變了他的「以攻為守」之策。為了防止大權獨攪的現象再次發生,阿斗在諸葛亮死後立刻廢除了丞相制,任命費禕

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任命蔣琬

為大司馬,兩人的權力相互制衡,各有側重。這種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著不會再次出現事無巨細,都要取決於丞相一人的局面,而自己也不會再成為一個手無實權的掛名皇帝。從此,無論內外大政,都要阿斗拍板同意。劉禪真正掌握了蜀漢的實權。而這一系列的改革舉措,豈是一個平庸的人能做出來的?

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君主,劉禪有自已的一套治國理念,但絕對不是昏庸低能之輩。至於被後人詬病的「樂不思蜀」,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許並不是像表面那樣的。

阿斗被俘後,司馬昭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蜀漢的音樂,以觀察劉禪的反應。蜀國舊臣聽後無不現出悲傷的表情,只有阿斗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活脫脫是一個缺心少肝、沒心沒肺的二傻子。司馬昭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就跟人說了:「一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

也正因為這種偽裝,阿斗才能平安無事地度過了自已剩下的時光。南朝史學家裴松之在提到阿斗時,說他:「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雖然誇得有點狠,但劉禪也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那樣昏庸的蠢材。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像劉禪這樣,光明正大在我們眼皮子底下裝傻充愣的主兒,實在是高人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d564fa30a63180fe3954aa4a4226e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