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受全球化影響,各國政治經濟相互影響,無論身處何地,一點小變化都有可能造成影響全局的大災難,各國必須在追求自身利益和承擔國際責任中尋找平衡。
這次巴以衝突,原本只在地區之間爆發,現如今多個國家下場,大有蔓延全球的趨勢。在這個到處充滿不確定性時代,各國必須謀求合作共贏,才能真正實現地區長久的和平。
01.敘利亞參戰,大國下場進入作戰區域,局勢升級!
作為世界政治、宗教、文化「聖地」,中東地區一直都備受各國關注,本次衝突更是進一步讓中東成為了世界焦點。
「中東危機升級,第三次世界大戰陰雲初起」,隨著敘利亞正式參戰,各國紛紛站隊,不少人覺得這次事件將會升級成為覆蓋整個世界的全球戰爭。
有這樣的擔憂也不奇怪,衝突雙方都得到了眾多國家的支持,以色列方面得到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支持,他們在國際社會上大肆譴責哈馬斯的襲擊行為,堅定支持以色列,捍衛自己的權利。美國不僅給錢給軍火,甚至還派出兩艘航母,為整個戰爭局勢增添了不確定性。
衝突的另一方巴勒斯坦得到了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他們表示將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維護自身權利。目前,在多個阿拉伯國家都爆發了大規模的反以遊行活動。
隨著美國下場,中俄兩國的態度也備受關注,中國艦艇抵達阿曼,積極調節雙方,幾乎同時,俄羅斯特種作戰陸隊進駐中東,中美俄作戰單位同時進入衝突區,這是十分罕見的。
在這兩方勢力的對峙下,其他國家不免擔憂局勢擴大,國際社會呼籲各方勢力保持冷靜克制,用對話的手段解決分歧。國際組織紛紛加入調停行列,希望能以此緩解緊張的局勢,然而面對如此複雜的局勢,想要和平解決並不容易。
03.公然屠城,開歷史倒車,以色列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
在現代社會,屠城這種事情是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行為,是極端不道德的,任何國家都以此為恥,但以色列卻不這樣認為,作為一個極端崇尚暴力的國家,他們全民皆兵,在他們看來屠殺與自己認知不同的人是天經地義的。
1946年7月22日,猶太「復國者」在耶路撒冷製造爆炸事件,造成92人死亡,58人受傷,所有傷亡者都是普通百姓,1948年4月10日,猶太復國主義者又在耶路撒冷屠殺25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婦女兒童。
對此,猶太本國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處理,反而將製造恐怖事件的兇手當作民族英雄頂禮膜拜,自此之後,這個民族更是在恐怖襲擊的道路上狂奔,1982年的貝魯特慘案,近3000人遇難。
這是一場赤裸裸的種族侵襲事件,聯合國要求以色列懲治兇手,但是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卻覺得莫名其妙,不僅是他,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人覺得這件事情是不道德的。
這種令人不齒的民族精神,造成了現在加沙百姓的悲哀,他們大言不慚的告訴全世界,我們對加沙進行了全面封鎖,我們正在用前所未有的力度攻擊加沙,加沙地區一棟棟房屋成了廢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死在了炮火下。
「秉承著我們共同的價值觀」這句話是以色列在各個公開場合都要聲明的,但他們的做法是怎樣的呢?所有不符合他們價值觀的人,在他們看來都該被屠殺,他們並不是在反巴勒斯坦,而是在反人類。
原本歐盟牢牢站在美國身邊,在衝突初期宣布將暫停對巴勒斯坦的援助,但在以色列公然使用違規武器轟炸袈裟之後,歐盟立刻宣布將繼續援助。
雖然說,以色列高層牢牢掌控著全球媒體,無所不用其極的引導輿論風向,但是顯然,目前國際上反以色列情緒正在迅速積累。
局勢蔓延下去,原本站在以色列這邊的國家出於輿論考慮,也絕不敢公然站隊支持。
面對如此瘋狂的對手,巴勒斯坦人不得不在明知有去無回的前提下,乘滑翔傘,飛向以色列的軍營,對他們來說是根本沒有選擇的,無論戰鬥與否,結局似乎已經註定,那不妨孤注一擲,撲滅炸向自己的烈焰。
目前中東地區的衝突,不僅是地緣政治博弈 對中東來說,這是一種出於歷史文化的挑戰,是一場不得不勝利的戰爭,作為一個從戰火中走來的民族,我們衷心祝願巴勒斯坦能夠迎來屬於自己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