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

2022-08-19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巨蟒的天敵是什麼?為什麼?

到巨蟒這個層面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天敵了,因為體型大力量足,少有的天敵包括人類和寄生蟲,巨蟒也時常自己作死,常見因吞食體型大的獵物而被活活撐死,更多的死亡發生於幼年階段。

爬蟲類本身就是捕獵的高手,長蟲通常身上有巧妙的偽裝色,而因為沒有足爬不快,所以長蟲又保持了潛行捕獵的特徵,靠嗅覺等識別靠近的獵物。偽裝色有助於隱藏,冷血特徵使它們自身輻射的紅外、紫外輻射較少,潛行的特點又使得周圍的生物難以發現它們的存在。巨蟒捕獵基本就是單純靠體力,一般巨蟒無毒,靠迅速地出擊咬住獵物,然後全身迅速地纏繞上去,隨著獵物的呼吸不斷縮緊,最終使動物不能呼吸且肺組織空腔被壓扁,動物因為窒息而死亡。這時長蟲才開始吞食。

潛行捕獵,偽裝融入環境

絕大多數長蟲體型有限,只限於少數幾個種,可以隨意地長到米以上,包括眼鏡王蛇、蟒、森蚺等。王蛇最長可以達到4米左右,已經不大不小了,加上強力的毒液,使它們可以輕易地對抗很多獵物,不過王蛇的獵物主要是其它的蛇類;蟒最長可達6米左右,森蚺是體型最大的一種蛇類,據說能長到10米左右,缺乏科學記載,但是長到數米也是跟玩一樣,體重兩三百公斤,即便是對抗大型獵食動物也有一定的資本。這樣龐大的體型本身就已經使它們缺乏天敵。

蛇這種動物雖然是冷血動物,冷血的特徵不利於體內能量的供應,但是在短時間內能量的釋放卻可以使長蟲具備很強的力量,小到老鼠、小型長蟲,大到羚羊、鱷魚,都會因為長蟲的強勁肌肉而憋死。加上它們潛行的特徵,一般的獵食動物也不容易發現它們的存在,所以它們基本也算站立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因為潛行捕獵的效率比較高,蛇類家族生生不息,如今全球共有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即便是人類也不喜歡這東西。

很多人覺得自己對長蟲有天然的恐懼,其實這種感覺並沒有什麼錯誤,可能是由於進化信息的殘留,這種東西潛行捕獵,窩在人類難以察覺的地方,被逼急了就會暴起傷人,而毒蛇更是有恃無恐,黑曼巴甚至會追著活動的動物跑,只為咬上一口,毒長蟲容易造成原始人的暴斃事件,中毒者死得迅速且死像恐怖,於是人類不大喜歡接觸這類東西,漫長的進化歷史中人類群體都比較膈應這玩意兒。和很多人類懼怕八條、六條腿的爬蟲一樣,這類生物中也有很多具有疾病,或者具備較強的毒性,人類歷史上估計也沒少吃虧。

巨蟒通常喜歡活動在潮濕的沼澤、濕地、叢林地帶,沼澤環境本身也不利於地球頂級陸地獵食動物的活動,因為難以接觸到,大型貓科動物也不會視它們為獵物,食譜中沒有這玩意兒嗎,而叢林中體型大的獵食動物通常難以爬樹,而體型小的雖然會爬樹,但是相較於巨蟒的體型小,打不過。而沼澤地帶常活動的鱷魚等生物,也由於冷血特徵和捕獵特點,也較少找長蟲的麻煩。不過偶有的一些案例中,人類可以捕捉巨蟒,冷血動物短期力量強,但是耐力較差,消耗它們的體力就能較容易地捕捉;巨蟒吞食鱷魚時,可能因為鱷魚體型較大、外皮堅硬而被撐破肚皮。

實際上,無論哪種獵食動物,幼年階段都是被捕獵的重點,這種因素限制了頂級獵食者的存活率,保證了生態的平衡,長蟲的幼體小得多,還是可以成為大型水生獵食動物或者禽類的食物,總之不可能保有100%的存活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be1356bbaa26dae14698e89dbbcb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