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國畫的朋友們福音來了,竹子的畫法分享給大家

2023-11-19     畫友之家

原標題:想學國畫的朋友們福音來了,竹子的畫法分享給大家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

竹是中國美德的物質載體,是君子的象徵,為無數仁人志士喜愛,古今文人墨客對竹充滿了讚美,留下了大量的詠竹詩和竹畫。中國人最早的竹情節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之後,竹從一種文化意義演變到了一種民俗的意象,例如「竹報平安」常用來祝福平安吉祥。

國畫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現竹的形象與氣韻,墨竹畫在寫意花鳥畫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筆墨特徵是以書入畫、骨法用筆,畫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運筆用墨時揮灑自如,表現出竹的神韻與氣節。

下面我們就根據陸抑非先生的畫竹課徒畫稿來學習竹子的畫法。

竹葉畫法

筆蘸墨汁逆鋒起筆,按筆鋪毫,筆力漸用於葉中部,行筆一抹而起即收筆,做到筆收意到。運筆不能太快,否則易飄、薄。

竹葉畫法

竹葉是整幅作品的主要部分,按葉的組合式大致為「個」字、「分」字、「川」字、「雙人」字等,然而每叢竹葉的組合又由每個葉的組合形式積疊組合而成。

新篁出枝法

立竿發枝要有上仰奮發的精神,挺立生動,勾節要凝穩。

垂葉的畫法

各種仰葉法

竹葉與枝的組合,發枝生葉,貴在隨機生髮,葉葉附枝,可參用仰葉、俯葉基本生髮式合理組合、並根據畫面取裁,或增添、轉折、向背,各有姿態。

竹竿、竹枝法

畫竹立竿,要求筆力剛健,參用篆書中鋒用筆,意在筆先,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行筆,每段兩頭似「蠶頭」、「馬蹄」形,而段口筆斷意連。整杆竹的上下段較短,中間稍長,並富有彈性。

竹竿、竹枝法

畫竿用墨時,筆蘸墨汁和清水,掌握筆頭的水分含量,落筆、鋪毫、行筆,墨色勻停。段口圓潤,一氣呵成。在布多竿竹時要有前後濃淡墨色的變化。

立竿分主次,濃淡分前後,按葉也前濃後淡,葉口上揚,交疊自然,使竹寧靜、清逸、傲立。注意前後布葉要密、疏呼應,畫面有輕鬆、爽朗的感覺。

作畫時筆蘸清水,再蘸濃墨,用寫意法落筆,充分發揮筆頭中含的濃、淡墨,濃淡竹葉墨色相互滲化,達到水墨淋漓,痛快酣暢的感覺。

陸抑非畫竹作品欣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b8569d746385fa7045e9f43808e5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