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規劃:精彩不在別處,是你在別處!

2023-03-17     阿秦明是

原標題:關於職業規劃:精彩不在別處,是你在別處!

有一篇熱門的公眾號文章在流傳著,大致主題是「三十歲油膩膩的你,還沒走上管理層的話,未來將何去何從?」,被無數次閱讀、轉發、轉載,更是凸顯30歲這樣你我的焦慮。

每個人都像吃飯看別人的碗一樣,總是別人家的香,做傳統行業的覺得地產牛,做地產的覺得自己快不行還是網際網路好,網際網路覺得金融的才是搞熱錢的,金融看著大牛們一聲嘆息,不能說是鄙視鏈,但總是心理上無法接受自己領域的未來。

前陣子做獵頭看到一個職位,製造業高管,薪酬接近八位數,很傳統的行業,合資。聯繫了一些候選人,候選人表示不可能,這個領域職位不可能到這樣水平。就像是我也一直以為做人力資源天花板就是就是HRD、HRVP,薪酬百萬級就是大神了,丹也許那時視野問題,精彩不在別處,而是自己在別處。

二這些問題,除了個人職業視野外,還有就是在職業分水嶺的我們常常凸顯的一些核心的問題,以HR崗位為例:

一、缺乏有效的職業規劃

作為一名職場人士,應該要有清晰的職業發展方向及實現路徑。通過對自身【職業價值觀】、【性格屬性】、【職業興趣】、【能力素質及知識技能】的盤點、分析,明晰自己未來的方向,如果自己偏穩定型那個是否考慮走向SSC管理方向、如果自己是研究型那麼可以思考COE、如果是很強管理屬性那麼朝著HRD方向努力是正確的。

如果職業發展路徑不清晰,我們將會陷入基層的事務性工作中,雖忙但盲,焦慮的學習著但並沒有效果,當邁過35歲的年齡門檻後,會發現過了黃金期的自己的競爭力正在變弱,甚至即將被剛畢業的實習生替代。

職業發展規劃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做地圖,明晰了發展方向,朝著發展方向去建立能力素質模型、通過學習地圖去一磚一瓦的鋪墊自己的職業道路。

二、適合的平台

很多雞湯都告訴我們,平台固然好,但是沒有好平台自己努力可以勤能補拙。我想說,這個不錯,但是這是一個成本、時間、投入的複雜問題,極端的說來可能學習能力強的人可能不工作都能夠自學掌握職場技能、專業能力,但是這種情況付出的時間成本、精力、及成功的機率是比一個基於好平台多得到的太多倍。

如果身在職場的我們沒有遇到好的平台或者平台再給不了更好的機會、更高的位置的時候,我們需要深度的思考求變。

求變不是單純的考量跳槽,而是基於公司平台的現實去綜合性的考量一些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結合案例內容舉例比如:

1、 掌握了一定的HR技能後沒有主管級別職位、或者更深的知識技能實踐機會後,是否能夠考慮轉型成為公司的HRBP,也就是以一個HR申請轉型到業務線去開展工作。可以直接轉崗成為業務人員,也可以作為業務部門助理角色等等,目的是深入到業務領域中去。這樣的好處在於解決了上升無空間的問題,雖然平調但是自己能融入及貼近業務(現在不都強調要貼近業務的HR嗎),若在一段時間後公司人力資源領域有更高位置的話你再回來更是水到渠成。

2、管理人員無需太多,但是HR深度職能是一直在的,只是不在你身上,比如公司薪酬模塊僅僅算算工資,但是公司的整個薪酬管理並不是只有核算工資的,崗位價值評估、薪酬職級、薪酬調研等深度、技術性工作及職能也是有的,只是不是你再做,可能隱藏在老闆的一些操作當中就解決了,偶爾老闆通過自己的人脈打聽一下行業薪資水平就定了公司所有崗位的薪酬職級,這樣的情況雖然你是專員,但是你大可以自己思考、實踐去做崗位價值評估、薪酬調研等等,最後給老闆提管理建議。這樣自己創造職能、深化職能、創造機會去實踐價值可能並不一定很科學、很系統,但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不很好嗎,並且還能讓老闆感受到你的積極與專業。

3、 最慎重的跳槽。在深思熟慮後考慮換個平台,選擇更有發展機會的平台,但是得做好一些考慮。畢竟你一直在小公司任職,去到大公司升職當主管可能性較小,這樣的話更不符合職業瓶頸期的你。如果去到更小的公司即便是主管,在職能上、專業上可能比現在還不如。但是現實就只能是這兩種選擇。需要慎重還有一點就是,跳槽窮半年、換行窮三年。

關於職業規劃:精彩不在別處,是你在別處!

三、知識能力結構系統提高

從國內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來看,體量大的企業和先進行業的企業在管理上相對規範、體制相對成熟,對人員的培養機制也比較健全。但是,廣大的中小企業仍處於管理水平相對低的狀態,從事的工作複雜度也相對簡單。因此,儘管你在中小企業從事時間較久,但是知識和技能相對行業的先進企業來說仍然是比較欠缺的。當務之急是梳理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找到自己的能力短板並努力提高。

比如說雖然從事了幾年的人力資源工作,但是否有考取相關的人力資源管理師?是否通曉人力資源以外的企業管理、戰略管理、計劃管理、財務管理知識?通過這些知識能力的學習和補足有助於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比如你的職業而目標短期是主管階,那麼主管應當具備溝通協作能力、演講呈現能力、組織能力、分析能力、各模塊深度的專業知識等等,盤點一下自己是否具備?有的放矢的準備,自己將有快的收穫。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唯有知識是長存於世的,建議你端正自己的心態,從問題著手,朝目標努力,美好的職業生涯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門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fa79b5bce92700ec0fb647751ac2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