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程郁綴:《唐詩講讀》

2023-07-04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新書推介|程郁綴:《唐詩講讀》

《唐詩講讀》,程郁綴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23年1月版。

內容簡介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如璀璨明珠,熠熠生輝。在這個詩的國度里,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到處都可以聽到吟詠詩歌的聲音。唐詩里充盈著青春活力和激情想像,瀰漫著生命律動和昂揚力量。讀唐詩如飲美酒,唇齒留香,令人沉醉。

該書作者為著名古典文學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郁綴。作者縱橫千古、激情洋溢,以詩意的語言帶領讀者走進詩的國度,重溫風雅動人的唐詩記憶。書中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詩歌及唐詩的發展脈絡、總體特色和重要成就,進而按題材對唐詩進行分類講讀,重點講述了邊塞詩、懷鄉詩、閨怨詩、愛情詩、哲理詩、飲酒詩、詠月詩等十二類唐詩佳作。

分析簡明扼要,淺顯明白;文筆上佳,格高意遠。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下,讀者可以在咀嚼品評和比較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唐詩藝術美的陶冶,獲得審美的享受,培養開闊瑰偉的氣度。

目 錄

緒言

第一講 唐前詩歌概述和唐詩概要

一、唐前詩歌概述

二、唐詩概況與總體特色

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壇提要

第二講 唐人邊塞詩

一、唐前邊塞詩——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二、高適邊塞詩—— 死節從來豈顧勛

三、岑參邊塞詩—— 風掣紅旗凍不翻

四、王昌齡邊塞詩—— 不教胡馬度陰山

五、中晚唐邊塞詩—— 一將功成萬骨枯

第三講 唐人懷鄉詩

一、依戀故土乃萬物之本性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二、李白杜甫懷鄉詩—— 月是故鄉明

三、唐人其他懷鄉詩—— 每逢佳節倍思親

第四講 唐人憫農詩

一、五穀是維繫人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質

二、唐人憫農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詩聖的愛民情懷——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第五講 唐人孝親詩

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二、唐人及後世孝親詩—— 兩行清淚為思親

三、孟郊《遊子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六講 唐人童趣詩

一、左思《嬌女詩》——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二、唐人童趣詩——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三、唐人詠牧童詩——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第七講 唐人閨怨詩

一、唐前閨怨詩——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二、唐人閨怨詩—— 悔教夫婿覓封侯

第八講 唐人宮怨詩

一、唐前宮怨題材的詩賦—— 形枯槁而獨居

二、白居易《上陽白髮人》—— 一生遂向空房宿

三、唐人宮怨詩—— 別作深宮一段愁

四、描寫人不如物的宮怨詩—— 玉顏不及寒鴉色

五、描寫宮人斜的詩—— 空寄香魂著野花

六、其他宮怨詩—— 不是思君是恨君

第九講 唐人愛情詩

一、唐前愛情詩——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二、唐人愛情詩—— 曾經滄海難為水

三、唐女詩人愛情詩——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四、李商隱的《無題》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

第十講 唐宋哲理詩

一、唐前哲理詩——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二、唐人哲理詩——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三、宋人哲理詩—— 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十一講 唐人描寫音樂詩

一、白居易《琵琶行》—— 大珠小珠落玉盤

二、唐人描寫音樂的詩歌—— 石破天驚逗秋雨

第十二講 唐人飲酒詩

一、李白飲酒詩—— 莫使金樽空對月

二、杜甫的飲酒詩—— 白日放歌須縱酒

三、唐人其他飲酒詩—— 斗酒相逢須醉倒

第十三講 唐人詠月詩

一、月亮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

二、唐人詠月詩—— 青天有月來幾時

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何處春江無月明

四、李白與蘇軾的詠月詩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五、明月與其他題材相結合的詩歌

餘韻:唐詩的永恆魅力與現實意義

後記

緒 言

2002 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小書《唐詩宋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專題研究之二(另外三個專題研究:之一為褚斌傑先生所撰《〈詩經〉與楚辭》,之三為李簡老師所撰《元明戲曲》,之四為周先慎先生所撰《明清小說》),到2012 年,十年中第1 版印刷了25 次,2012 年12 月又改版出了第2 版,至今又印刷了9 次。

《唐詩宋詞》

在第1 版的《後記》中,我說這其實並不是對唐詩宋詞的全面研究,而只是按題材內容所進行的分類研究,「既兼顧到某一題材詩歌演進的歷史,又對同一題材中的不同詩歌作比較研究」,「除本書中已經寫出的四類題材即山水田園詩詞、友情送別詩詞、詠史懷古詩詞和詠物詩詞外,原打算寫的還有愛國懷鄉詩詞、愛民憫農詩詞、閨怨宮怨詩詞和愛情詩詞等;然一是因為才情所限,二是因為時間所限,其他幾章就只好暫付闕如了」。

這一直是我心中記掛的一件事情,老想抽出時間完成多年來未了的心愿。這次丹曾文化有限公司約我做一個唐詩分類選講的線上課程,我便下定決心整理舊稿並撰寫新講稿,共二十餘講,錄製了近五十集。

錄製完成之後,他們又希望我將講稿整理出來,列入丹曾文化「人文·智識·進化叢書」出版。我考慮到在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唐詩宋詞》一書中已分析賞讀過的一些題材內容,諸如山水詩、田園詩、送別詩、懷古詩、詠物詩等,就不宜再重複出版了;而將我剛出版的另一本小書《登高壯觀天地間—— 古典詩歌與人文精神十五講》中的邊塞詩、懷鄉詩、孝親詩、憫農詩、哲理詩,進行了相當大的修改、增補和充實,納入本書中。

此外,新增加了有關題材的詩歌賞讀,包括童趣詩、閨怨詩、宮怨詩、愛情詩、詠月詩、描寫音樂詩、飲酒詩等;並在開頭增加了一講,總體講一下唐前詩歌概述,唐詩的概況與總體特色,以及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詩壇重要詩人和代表性詩歌的提要,以便讀者對唐詩的整體情況有一個宏觀了解和把握。所以這本小書,其實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是《唐詩宋詞》一書的增補版。

《登高壯觀天地間:古典詩歌與人文精神十五講》

《唐詩講讀》,只是一本學術普及小書。希望給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提供一個分類閱讀與欣賞唐詩的選本。對所選詩歌的分析,力求簡明扼要,淺顯明白,不作繁瑣考證。

在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兩個方面,對前者更側重一點。儘可能闡發其中所體現的思想內涵和人文情懷,諸如愛國愛民的修齊治平情懷,憫農憐貧的博愛悲憫情懷,愛家鄉愛故土愛自然的大愛情懷,崇德尚善、忘我利他的高尚情懷等。

按照題材類別進行詩歌分析時,為了在對比中彰顯特色、豐富內涵,在個別題材中也適當將宋人和後人詩詞中的相關名作,納入一起賞讀,諸如宋人詠月詩詞、宋人哲理詩等。總之,希望讀者在愉快地分類閱讀、咀嚼品評和比較欣賞的過程中,既受到唐詩藝術美的陶冶,獲得審美的享受;又從中獲得人生智慧的啟迪和情操修養、人文情懷方面的提升;同時還能夠豐富知識,增加閱歷,開闊視野,增強文學素養,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和閱讀品位。

以上就是本書的「 緒言」。所謂「 緒言」, 原是指已發而未盡的言論。清人郭慶藩《莊子集釋》引俞樾曰:「 緒言者, 余言也。先生之言未畢而去,是有不盡之言,故曰緒言。」現如今大體指著作篇首概述全書主旨或介紹寫作意圖等的文字。

清光緒思賢講舍刊本《莊子集釋》

以上十分簡略地介紹本書寫作的意圖並對一些情況作了著重說明,故冠之以「緒言」。在緒言的最後,我還是想特別再提示一下,《唐詩講讀》僅是按照題材對唐詩進行分類講讀的普及性讀物,除書中所收的12 類題材外,沒有列入本書中但同樣重要的還有唐人山水詩、田園詩、友情送別詩、懷古詠史詩、詠物詩等題材詩歌,這些題材的詩歌都在拙著《唐詩宋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11 月第1 版、2012 年12 月第2 版)一書中進行了賞析,敬請參閱,以資補充。

程郁綴

後 記

再次通讀拙稿,筆者深知以上所寫的這些內容,實際上稱不上是一部學術性著作,只是搜集若干優秀詩篇,按照題材類別穿串而成的一本唐詩講讀的普及讀物,對於年輕讀者或許能起到一點導引入門、激發興趣的作用。

然而,竊以為在唐詩研究奼紫嫣紅的百花園裡,既要有高雅美麗大氣芬芳的牡丹、玫瑰、芍藥、薔薇等,也要有應時而開點綴四季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等,還得有各種各樣卑陋微小單調樸素的無名小花。

《歷代論詞絕句箋注》

清人袁枚的小詩《苔》曰:「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此詩所表達的正是筆者完成書稿時的心境。因此真誠地將這如米小的「苔花」奉獻給讀者諸君,如果你能在隨同筆者一起賞讀唐詩時有所收穫,沒有浪費 寶貴的一寸光陰,則吾願足矣。

感謝「人文·智識·進化叢書」主編黃怒波先生精心策劃此叢書,並將本人小書《唐詩講讀》列入其中,給予了大力支持和積極鼓勵!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諸君的悉心編輯、辛勤耕耘和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無私奉獻!特別要感謝本書責任編輯張亞如君!張君為人熱忱,性情溫雅,學養純良,作風嚴謹;她一絲不苟地審讀全部書稿,核對書中引文,改正了原來文稿中的一些疏漏和訛誤之處,令我十分感動也十分感謝!

真是巧得很,又是在國慶節長假審讀了本書的校樣。記得二十年前的2002年國慶節長假,審讀完小書《唐詩宋詞》校樣,在「後記」的結尾,我引用了宋人楊萬里的七絕《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政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作結。

《一日看盡長安花》

過了十年,於2012 年國慶節長假,審讀完《唐詩宋詞》第2 版書稿,在「改版後記」的結尾,我又引用了東晉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一中四句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作結。

歲月如流,光陰荏苒,不覺又過了十年,在這本小書《唐詩講讀》的「後記」結尾,我又想到應該引用一首唐詩來收結,感覺才算圓滿。這一想,便想到了中唐詩人白居易。白居易在讀了盛唐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集後,十分拜服,寫了一首詩,題為「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後」,詩曰:

翰林江左日,員外劍南時。

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

暮年逋客恨,浮世謫仙悲。

吟詠留千古,聲名動四夷。

文場供秀句,樂府待新詞。

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

詩中稱讚李白、杜甫是「吟詠留千古,聲名動四夷」。李杜詩歌萬古流芳,李杜聲名遠播四夷;詩的最後熱情地讚揚和呼喚道:「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

《綴玉集》

白居易說,李白、杜甫你們真的領會了上天的意願啊—— 上天的意願就是人間希望有好的詩歌—— 所以你們就寫出了這麼多的好詩!

歷代先賢領會了上天的意願,用自己的聰明、才華和智慧,嘔心瀝血地寫出了這麼多好詩,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一定不要辜負先賢的好意,可得好好學習、好好誦讀這些好詩,繼承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做新時代的志士仁人、博雅君子!效法白居易這好的意思,我要額手懇請讀者諸君:

天意君須會,人間讀好詩!

程郁綴

2022年10月6日於北京大學燕園大雅堂

《綴玉小集》

作者簡介

作者近照

程郁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主任助理,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國學研究》編委,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李大釗研究》主編,全國秦少遊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等。丹曾文化古典文學教授。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

主要著作有:《唐詩宋詞》《一日看盡長安花》《登高壯觀天地間:古典詩歌與人文精神十五講》《綴玉小集》《歷代論詞絕句箋注》等;選注有《歷代詞選》等;譯著有《唐宋詞研究》《日本填詞史話》。主要論文有《王昌齡邊塞之行辨析》《試論秦觀詞中的自我意識》等。

富金壁:高考語文命題,焉能如此草率?——評2020全國Ⅰ卷唐詩閱讀題

牟曉麗:唐傳奇中的道教星斗崇拜——以《柳毅傳》、《任氏傳》為核心的探討

新書推介|陳望衡、范明華等:《大唐氣象:唐代審美意識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b2cce4199925827bb0fbd5b9f18a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