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瀋陽小伙,靠「賣慘」爆火!拍下腦癱「橘子哥」,看哭眾人:命運總是苛待善良的人

2023-04-27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90後瀋陽小伙,靠「賣慘」爆火!拍下腦癱「橘子哥」,看哭眾人:命運總是苛待善良的人

最近一條新聞,又是一次離譜的「大翻車」。

視頻中,博主雲南波波手拿一沓現金,遞給身邊的老人,滿臉真誠:

「這是3000元,你就拿著,過兩天給孩子上學用。」

情節合理,渲染到位,看得眾網友淚漣漣。

但反轉來的猝不及防,

老人後續表示,給了3000,拍完視頻又收回2800,

一頓操作猛如虎,象君眼淚還沒成行,就生生憋了回去,

仔細一扒,「偽愛心」的腳本,竟不是第一次,

相依為命的婆孫倆,實則非親非故,

婆婆無兒無女,小女孩是村民張某的女兒,被一句「資助到你上大學」的幌子哄來配合拍攝。

這對每日只吃得起土豆的姐弟,在博主口中:

「成績優異,因沒有戶口,只能在家放羊」。

實際上,姐弟二人正在校就讀,身份證件齊全,

「都是那個叔叔教的,還讓弟弟假裝哭。」

事件被揭露後,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帳號「雲南波波」被封禁。

玩弄苦情技倆的短視頻,早已不是第一次「翻車」:

2016年,以「快手傑哥」為首的多名主播表演發錢,被判刑;

2021年,「韓文團隊」策劃人大肆擺拍賣慘,被刑拘;

2022年,「15歲女孩每晚撿瓶子賣錢交學費」的視頻,被證虛構……

一時之間,關於所謂「短視頻扶貧」的爭議,愈演愈烈,

可今天象君要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指責,更不是憤懣,

而是一些依然令大家願意相信「溫暖」的故事。

92W點贊的「橘子哥」

活成了多數人做不到的樣子

去年12月底,「橘子哥」的視頻在網絡一夜爆火,

視頻中,夜晚寒風凜冽的街頭,橘子哥拿著書,倚在車邊,

車上裝著滿噹噹的橘子,等著顧客上門。

拍攝者的突然出現,讓橘子哥慌了神,

一句下意識的「我走,我走」,看哭無數人。

沒有低保,就出攤賣橘子為生,

沒有人光顧,就捧著《聖經》,就著路燈,一頁頁閱讀,

沒有健全身體的橘子哥,卻活得比誰都賣力。

這則視頻的拍攝者-蔡蔡,遼寧人,是一名城市記錄者。

2022年至今,已默默記錄下不少城市街頭看似平凡,卻各有悲歡的故事。

80多歲的王奶奶,初次見面,騎著倒騎驢,載著一車毛孩子,就這樣闖入鏡頭。

自此,結下緣分,

王奶奶20年收留千餘條流浪動物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聞。

第二次見,奶奶正感染新冠,被煙燻得烏黑的臉,看起來格外心酸。

接過蔡蔡買給她的餛飩,說:

「多少天沒吃這麼熱乎的了,謝謝你啊小蔡。」

奶奶自己的處境雖窘迫至極,卻視毛孩子們如寶貝,

「看它們太可憐了,我就養活它們,跑來一個,我就收養一個。」

第三次聽聞王奶奶,是她因家中起火而離世的消息。

收留的40多隻毛孩子,被好心人接手,送往專門的流浪動物基地。

有人破防,有人覺得命運不公,

善始未必能善終,也許關於結局最好的描述,是網友的如下評論:

「王奶奶大概是帶著她的毛孩子,去天上享福了。」

還有一次,蔡蔡在街頭拐角遇到一位30歲的腦癱大哥,

獨自一人坐在一把辦公椅上,擺攤賣雜貨,一天能賺20到50塊錢。

蔡蔡以「沒錢吃飯」為由,向大哥借5塊錢買東西吃,

大哥的反應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我感覺5塊錢不夠」,

他拿出兩張10塊錢,顫抖著塞給蔡蔡,也不計較還不還,

「我不要,我給你了,咱倆交個朋友,你就是我哥們。」

「出門在外,難免會遇到困難,也有人幫助過我,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蔡蔡默默在遠處拍下照片,將照片和100元現金裝進相框,送給大哥,

大哥沒來得及拆開相框,只是看到照片便激動地揮舞著雙手,

堅持去旁邊的店裡買來蛋糕給蔡蔡,表達感謝。

大哥紅著眼眶,字句艱難地說道,

「我就想給家人減輕負擔……」

「我喜歡看書,但是學校不要我……」

「我也有夢想,我想踢足球,但我的夢想,不可能實現……」

「不管怎樣,你比我強,你有健康的身體,我沒有,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記住,咬牙,堅持,加油。」

我們總在說生活有多難,可總有人選擇咬牙堅持。

孩子的母親早年去世,留下一雙4歲的兒女,和半身殘疾的丈夫。

捨不得,放不下,這日子要怎麼過?

於是,單身爸爸帶著兩個孩子,在街頭溜達賣水果。

「別管是吃好吃壞,我們仨死活都在一塊。」

如果要說世間最美好的感情,大概就是父母與孩子雙向奔赴的親情。

兒子說:

「我長大要當警察,可以保護爸爸。」

女兒說:

「我長大想當醫生,可以把爸爸的病治好。」

我想,他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難嗎?難,

堅持嗎?努力就有希望。

希望這個世界的善意

總能流向有需要的人

看多了蔡蔡的視頻,有人眼淚哭干,直言:

「自己過得一地雞毛,卻見不得別人身處苦海。」

正因此,有些人選擇成為善良的大多數,就像那句話說的:

「自己淋過雨,也總想為別人撐一把傘。」

青島街頭,一個賣報的大哥,不便的行走姿態吸引了蔡蔡的視線。

大哥收到錢,對著光照了照,這是怕收到假錢的習慣性動作。

「之前有個人想坐公交,拿一百元買報紙,到家才發現收了假錢。」

因小兒麻痹,大哥日常交流、行走,都存在困難。

這麼冷的天出來賣報紙,就為了減輕家人負擔,以及多賺點錢,資助失學的孩子。

十年來,大哥累計幫扶失學兒童數十名。

溝通不便,他便在手機上一個個字打出自己的想法:

「我從小就沒怎麼讀書,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想資助讓他們學習。」

以前,網絡不發達,一天賣報紙能賣出兩三百元,

現在,一天只有二三十元。

「現在賣的少了,自己勉強生活用,很難再幫助孩子們,我也很著急。」

視頻的最後,大哥敲開路邊車輛的窗戶,遞出報紙,而車子的主人將報紙扔出窗外,擲在地上。

我不知道大哥多年來遇到過幾次這樣的情況,

只是希望那些被「推銷」的人們記得,你可以拒絕,但請先尊重。

瀋陽有一家特殊的火鍋店,名字叫「盛有聲」,取自「無聲,勝有聲」。

店裡的服務員,都是聾啞人,

這麼一聽,你大概會覺得好奇,聾啞人做服務員,真的能「服務好」嗎?

對於這家火鍋店,老闆有割捨不下的情節:

「第一個吧,他們找工作比較困難,再一個,我家的姨就是殘疾人,從小對我很好。」

但這樣一家餐飲店的問題也十分明顯,客人喊服務員聽不見,不少人沒結帳就跑路,

「遇到這種情況,咱們家服務員很多都是自己在那哭,

然後我會跟他們說,你們一定要相信社會上99.999%都是好人。」

店裡的生意,實在是算不上好。

位置偏,服務沒有過人之處,還趕上三年疫情,一個月就要虧上大幾萬。

放棄的念頭,老闆不止想過一遍,卻也只是想想:

「如果說我真要放棄了的話,現在這麼多人,跟我這麼久,可能就都要失業了。」

同樣,在青島有一家「說一句話」就能免費吃飯的店。

「如果您在青島沒有收入遇到困難,您可以來本店,告訴本店人員,來份『單人套餐』,

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氣。」

門口紅底白字的說明,醒目,實在。

老闆端上一份「單人套餐」,是一盤豬腳肉蓋飯,

葷素搭配,滿滿當當,不夠再添。

「就我小時候,從我們臨沂老家到青島打工的時候,那個年代找活都不好找,

我有一次兩天沒吃飯,都睡過橋洞子。」

年輕時的遭遇,給了老闆做這樣一份「免費餐飲」的初衷。

如果這個世界的善意,總能如此精準地流向有需要的人,那麼,這個世界的「溫度」,是不是也會平均一些。

還記得那個網紅「悲傷蛙」嗎,所過之處,總有搞笑VCR,

瀋陽的街頭,也悄悄出現了一隻,

蔡蔡上前打了個招呼,卻沒想到從」青蛙殼「中傳來一道明亮的女聲:

「我是護士,倒夜班的。」

當蔡蔡習慣性地問出那句「你一個女孩,幹什麼那麼拼呢?」時,

小姐姐笑笑,爽快地回答道:

「啊不不,不是你想的那樣,我一天可幸福了,我就是希望自己每天更充實一點。」

「我看別的城市都有網紅小青蛙了,特別可愛,我就想我們瀋陽也得有。」

小姐姐開心地分享著她每日的經歷,

小朋友看見它,高興地直蹦躂,大朋友看見它,也都夸可愛。

也許,在一個偌大城市裡,一個人偶的存在感很微弱,

但是,它的出現,成為了不少人疲憊一天後偶遇的小美好。

故事的最後

也許是見多了所謂「人間疾苦」,蔡蔡意欲讓自己的鏡頭下多一些平凡的治癒。

那天夜裡,街頭偶遇一位坐在小三輪里等生意的大爺,

冷風吹得他眼眶發紅,深夜的疲憊使他的表情趨於凝固。

「您好大爺,我今天心情不是很好,您能陪我到商場散散心嗎?」

「上哪去,上車走唄。」

「不是,您把車放這,您陪著我。」

誰也沒想到,蔡蔡帶著大爺開啟逛商場模式,

糖葫蘆,娃哈哈,打電動,抓娃娃……

少有的體驗,讓大爺樂得像個孩子。

68歲的大爺,農村出身,領著幾百塊錢的低保,

本該是老來享福的年紀,無奈老伴常常生病,日子不算順暢,

「掙這麼點,不頂用,但掙點是點唄,我出來干點,給孩子減輕點負擔。」

大爺爺皺皺眉,眨眨眼,嘮家常般地說著不那麼普通的生活重擔。

似乎我們每個人,在乾淨體面的外殼包裹下,總有一些難以出口的困苦。

但我想,這種來自陌生人特殊的陪伴,讓那一晚的冷風終是少了些孤獨的滋味。

有人抨擊「博眼球」,有人暗諷「打感情牌」,

但不得不承認, 蔡蔡的記錄,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真實的善意仍在不停涌動

回到開頭,「短視頻扶貧翻車」這個話題,

現在看來,雖諷刺,卻也給了人們一記警醒,

隨著短視頻的流行,人人都希望分一杯流量為王的羹,

然而,宣傳苦難的本質是什麼?是希望更多有心人自願伸出援手。

深夜直播的爺爺,為患有先天性不治之症的孫女籌集醫藥費,

患癌的單身爸爸,通過短視頻賣垃圾袋賺錢,

無一不給我們演示著,短視頻速成刺激的時代下,

一種不一樣的「傳遞正能量」。

文章寫到最後,象君想說,

這篇文章的出現,本意不是宣揚苦難,

而是希望在這個一切都變得很快,很淺的時代下,人們能夠將目光多多投向真實、有溫度的內容。

描述的每一個故事,看似很苦,

深挖背後,卻是 每一個用力生活的人,再平凡不過的日子

如果這些故事能夠給你一些前行的力量,那麼這篇文章的存在,也就有了意義。

圖源@蔡蔡的vlog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