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中文我感到尷尬!」父母來自港台,澳洲華裔吐露心聲

2019-12-18     南心只要九塊九

多華裔移民二代,從小出生在澳洲,成長在澳洲,周圍的語言基礎都是英文,導致他們沒有一個很好的學習中文的環境。長期得不到鍛鍊,中文水平自然而然無法提升,甚至有不少華裔移民的孩子已經忘卻了中文。

Osmond Chiu就是一名華裔移民的孩子,現在擔任NSW Fabians秘書長職務,他的經歷和很多華裔移民後代相同,因為沒有使用中文的環境,導致語言退化。

現如今,20多年過去了,他卻突然覺得,學好中文是那麼的重要,於是重新開始了中文的學習,還撰寫了一篇文章來闡述學習中文的重要性。

以下為Chiu自訴:

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同時學習兩門語言是一件枯燥又讓人厭惡的事情,20多年前,當我的父母將我送進中文學校,希望我可以流利的掌握中文和英語時,我的內心是抗拒的。

介紹一下,我的父親來自中國香港,母親是台灣人,他們之間會使用中文交流,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家中都是用英文溝通,當時和我情況近似的小夥伴還有幾個,可是我們對於中文學習都沒有那麼熱衷,而且早期的移民二代並不希望自己身上有太多中國的烙印,因此哪怕到了高中,我的中文水平依然很爛。

後來,乾脆放棄了中文的學習,20多年過去了,中文對我來說,變得更加陌生,可現在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身為一個華人,我覺得不會說中文真的讓我有些尷尬,也懊惱當時為什麼不努力學習。

尤其是在一次前往中國的旅行中,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使用中文與人交流,甚至連他們說的普通話我很多都無法理解。

作為一名華人,我決心改變,為此,我開始練習普通話,在18個月的時間裡,儘管發音不準確,我卻堅持鍛鍊,努力和母親溝通,這也讓我的母親十分欣喜。

而且我的工作地點就在雪梨的唐人街附近,這也為我提供了更多鍛鍊中文的機會,以前的我,在唐人街吃飯的時候,總是使用英文,而現在,我卻在努力地嘗試中文溝通,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我的中文水平不能說突飛猛進,但也有一定的進步。

在與家人的溝通中,我更多的使用中英混雜的方式,這也讓我第一次發現,我似乎和父母間的共鳴更深了。

這可能是一種來自血脈深處的認同感,我是一名華人,說中文就是我的根。我也希望通過不斷的鍛鍊,讓自己的中文水平更進一步,以後前往中國,不會再因為語言問題而感到尷尬。

#你怎麼看待此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a2OF28BMH2_cNUgwm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