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給大家講台灣恐怖片《女鬼橋》時,不少妹砸都被裡面的一張動圖嚇壞了。
圖源的來源太有名,即便沒看過應該至少也聽過名字。
咒怨。
因為名號太響,冠名續作陸續推出過不少,但大部分都是狗尾續貂。
連當初拍它的清水崇,也在爛片的路上越走越遠……
就在這個月,咒怨系列再推新作,昨兒花時間刷完,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
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系列的新作。
咒怨:詛咒之家咒怨:咒いの家
劇版前身有多火?
火到當年被香港影院封殺。
多年過去,提起「咒怨」兩個字,相信依舊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
看完電影,家中的隱秘角落,肯定成了大家一個人在家時的禁區。
連開門,都要小心翼翼。
因為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有大黑耗子竄出來,比如像這樣——
說起咒怨,今年一共出了兩部。
1月的美版,預告有趣,無奈正片撲街。
而日版,也勉強守了個及格。
但要知道,最經典的02劇場版也不過才7.4。
新版能做到接近,至少還不算太糟。
等到刷完全劇,你會發現日版依舊保留了很多熟悉的日式恐怖片味道。
而這次新劇請來的導演,是此前以文藝片見長的三宅唱(你的鳥兒會唱歌)。
在劇中,他大膽嘗試各種血漿限制級場面,尺度和專拍變態的園子溫(冰冷熱帶魚)有得一拼。
比如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第4集,就有不少高能。
像什麼剖腹取嬰啦。
陰間熱線啦(我說的是陽間的對立面,別亂想啊喂!)。
甚至,為了還原人上吊後大小便失禁的狀態,連道具都做得相當逼真。
當時還在吃宵夜的毒藥君看到這一幕,氣得真想跳起來暴K導演膝蓋。
如果你膽子小,實在不敢看。
其實有個解決辦法,輕鬆+easy。
點開下面這首祖傳BGM,是不是瞬間心情好很多?
如果你堅持原汁原味兒,請切換到這首BGM(不是網絡問題,真的沒封面)~
好了,不扯了,來聊聊新版的故事。
首先必須要說,三宅唱這個版本的咒怨,和老版相比有些不一樣。
具體表現在,節奏更慢,疑神疑鬼的地方更多。
這麼做的好處是,陰鬱氛圍被導演拿捏得恰到好處,某些橋段甚至非常驚悚。
幾處高潮堆疊起來的恐怖情緒,被渲染得非常有感染力。
而壞處就是,非常消耗習慣了快節奏敘事的觀眾的耐心。
加上那個薄弱到鋪墊了5集(共6集),讓人以為導演要講什麼大道理,卻又什麼都沒講的結局,導致這部作品的評價非常兩極化。
拋開敘事方式上的爭議,還是可以感受到三宅唱這版新作,想要拓寬敘事深度的野心。
故事背景設置在上世紀90年代。
新作里大致分為三條線,先來介紹第一條。
畫面中的這位,是靈異題材作家小田島,他的興趣是走訪日本全國,收集各種靈異事件。
在此過程中,他結識了二十八線藝人,本莊遙。
在二人共同出席的一檔鬼怪奇談的通告中,據女方宣稱,自己居住的地方曾多次出現靈異事件。
家裡明明只有一個人,但卻能聽到額外的腳步聲。
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她甚至用卡帶記錄了下來。
除了詭異的腳步聲,放大音量,還能聽到明顯的低語。
可到底在講什麼,卻完全聽不清。
因為害怕,小遙決定和男友哲也同居。
悲劇的是,腳步聲也如影隨形被帶到了家裡。
甚至,在新居中,靈異事件還愈演愈烈。
後來經過調查,小田島發現問題並不出在遙身上,而出在哲也身上。
理由是後者在為二人物色結婚新房時,哲也曾被中介商忽悠去過一棟凶宅。
這棟凶宅非常邪門,曾陸續發生過多起命案。
最關鍵的是,凡是住進去的人,都會被牽連送命。
對凶宅背景一無所知的哲也,因為這次看房,給自己招來降咒之災——
就在和遙決定結婚前夕,他卻忽然暴斃,死狀詭異而悽慘。
為了調查男友死亡的真相,遙決定求助哲也的媽媽。
通過對話得知,母子倆身上擁有通靈體質,這或許是導致兒子遇害的根由。
為了和惡靈對話,遙和哲也的媽媽舉行通靈術,成功招來惡靈。
對方給出了自己的來處(那座凶宅),卻被趕來的哲也亡靈告知「一定不能去!」。
恐怖片嘛,往往都是「你越告訴我不能去,那我偏要去」。
前往凶宅繼續調查的遙,在那裡發現一對已經搬進去的夫婦。
這對夫婦是故事裡的另一條線。
關於他們,你只需要了解如下幾件事。
首先,男方存在出軌行為,且在事情敗露後,他殺掉原配,隨後自盡。
其次,他出軌的對象,正是畫面中路過的苦主的妻子。
因為這對狗男女是老相好,苦主一直被綠而不自知,還一直以為妻子懷上的是自己的孩子。
後來妻子和男小三約定互相給原配攤牌,於是也就發生了之前那段剖腹取嬰的慘劇。
後來這個苦主因為抱著孩子去男小三家裡算帳,結果因誤闖凶宅,所以即便入獄也難逃一死。
此外,劇中還有第三條線,這條線看似和遙那條線無關,卻又巧妙呼應了「凡進凶宅者都得死」的主題。
這條線的主人公聖美,有著非常不幸的經歷。
作為轉校生的她,一開始就被同學霸凌——
班上兩個綠茶婊夥同外校的男生將其凌辱。
凌辱地點就發生在凶宅,不過是那對夫妻還沒搬進去之前。
被同學霸凌不說,聖美的媽也對女兒極其冷漠。
因為長了張漂亮臉蛋,母親總懷疑她勾搭男人。
為了報復同學和媽媽,聖美先是要挾強姦過自己的人殺掉母親,並將命案現場偽裝成班主任所為(班主任和老媽有一腿)。
然後隱姓埋名,和殺人兇手在另一個城市生活,並誕下一子。
因為二人關係本身就建立在錯位的基礎上,所以即便結婚,夫妻身份也名存實亡。
關於那處凶宅,聖美在當年被凌辱時,就已經見證過駭人的靈異現象。
然而女鬼卻並沒有加害聖美的跡象,而是讓她周圍的人遭遇不測(霸凌她的女生被永遠困在凶宅內)。
這種僥倖同樣落在了遙和小田島身上。
遙就不說了,她直到大結局前一直沒進過宅子。
至於小田島,據他介紹,自己兒時住過那棟凶宅。
後來家裡人因為被降咒死光了,僅剩自己得以存活。
三個人究竟因為何種緣故得以逃脫魔爪,就留給大家自己去看。
從毒藥君的立場來看,導演用循環說來詮釋這個老舊的故事,反而賦予全劇一些細思極恐的味道(儘管不夠嚴謹)。
奈飛的這版《咒怨》雖然形式和前作雷同,但氣質上又帶有三宅唱非常明顯的個人風格。
相較原來單純走心理恐怖的路子比,這一版折射的社會問題明顯增多。
父母失格、人妻出軌、校園暴力、無差別謀殺小孩……
被這類問題影響的人,無一例外都與這所凶宅有過關聯。
跳出來看,凶宅就如同一個容納社會問題的容器,最終指向的,其實還是人類社會的病態。
這種病態宛如本劇的環狀敘事,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成為一場永久的詛咒。
裡邊有個細節不知道看過該劇的人注意到沒有。
不同受害者眼中的女鬼形象,其實各自不同。
遙在夢中還原哲也遇到女鬼的形象時,看到的是自己;
而聖美眼中的女鬼形象,也是自己。
仿佛導演在這裡嘗試告訴觀眾:鬼魂並不存在,心魔才是人們面對問題時的最大障礙。
拿聖美來說,她因為長期缺愛,加之被人霸凌,久而久之,陷入自我懷疑的她會認為自己是怪物。
那個女鬼,儼然成為自我否定的外化象徵。
且這種負面的潛意識產物,一直伴隨她一生。
故事裡每個角色,都或多或少有他們自己的心結。
這個心結,源自某種自己無力掌控的現實。
劇中的時間跨度為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當時的日本正從泡沫經濟巔峰期轉向衰落。
人心浮躁而缺乏安全感的社會環境下,從裡到外都暗藏各種危機。
社會無時無刻不在殺人(小孩被虐殺的新聞一直穿插全劇),家庭成員也在彼此的背叛中互相屠戮。
導演通過一個閉環的鬼玩人,暗諷了人世間在價值觀混亂之下的惡之循環。
凶宅和厲鬼的誕生,起源於人性的惡意和貪婪,並將因此繼續存在。
它們既是人性之惡的產物,又給人性之惡的表演提供了舞台。
從這個角度來說,恐怖的也許壓根就不是鬼。
人噁心起來那股勁兒,比鬼嚇人得多。
書名:《倒賣凶宅那些年》
作者:斷字威尼斯
關鍵詞:懸疑 靈異
簡介:「凶宅」輕易不會有人買,而我的工作,就是低價收、高價賣
都以為錢來的容易,殊不知這一行,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幹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