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真實事件改編
頭裡的每一個細節,
都在訴說著每一個民航人真實的故事。
要去執行航班的機長爸爸,
答應女兒飛航班回來後陪她過6歲生日。
訴說著飛行機組對家人缺失的陪伴已為常態。
下雨天,乘務員們拉著飛行箱,
準時來公司開航前準備會。
行班前的狀態,心理,
到表情的刻畫,以及對話,
完全還原真實場景。
「機長
第幾天了?」,
「機長,飛機是好的」
「乘務長,麻煩簽一下字」
聽完這些話特別激動,
因為最真實的細節往往最能打動人,
看完感覺還能再飛個四段。
乘務員把一年
復訓,
稱之為「續命」。
客艙著火,客艙釋壓,緊急迫降,
無準備撤離程序,無數次的練習.....
卻從不希望用到它。
凌晨6: 30;預航班起飛
凌晨5:05;乘務組和飛行機組上飛機。
凌晨4:30,乘務員就已經在開準備會,
凌晨4:00,機組成員已經在來的路上,
凌晨3:30,乘務員就已經起床化妝了。
保障一個航班,
不
長和乘務員,
有人負責維護飛機,有人負責清理跑道,
有人負責運送餐食到飛機上,
還有很多人要堅守塔台……
有無數部門無數工作人員要一步步地處理很多問題,才能對乘客的安全負責。
民航人的一天,無論是空勤還是地面,
身為一線員工都是在滿負荷的運轉!
以前總有人問我,「你們空
麼?」
不就是在飛機上送個餐送個水,會怎麼累?
「而這就是最真實的我們。」
上飛機後檢查應急設備在待用狀態,檢查餐食數量,質量。
確保沒有外來人,外來物品威脅飛機的安全,
確保安全的將旅客送往目的地。
每一條規章的流程、標準、操作說明,
都是無數的民航人用鮮血和眼淚,甚至生命換來的。
不需要知道每一條規章背後的故事
,
只需要執行。
我們不希望發生意外。
但在意外時
請一定要相信我們。
當飛機出現險情後,旅客因為害怕而情緒失控,這時乘務長畢楠說了一段話,
讓身為乘務員的自己在電影院泣不成聲。
可能只有當過乘務員才會理解那段話的感受,
熱淚盈眶可能真的是因為對這份職業愛的深沉!
「我們所有機組成員都經過嚴格的訓練,
有能力保證大家的安全,
這也是我們這些人存在於這架飛機的意義。」
「我們需要你們的信任,
需要你們的配合,
需要你們給我們信心。
我們也是兒子,女兒,爸爸,媽媽,
我們的家人也在等著我們回家。」
「請相信我們的機長,我們會一起回家。」
請相信我們!
我們的職責是保證客艙及旅客的
段話也許是所有乘務員,
在延誤時,在不被旅客理解時;
在被旅客叫作騙子,服務員時;
最想對旅客說的一段話吧。
影片里畢楠乘務長摘下氧氣面罩做廣播,
但現實情況是
罩是可以傳播聲音的,
在機長給予到達安全高度的信號之前,
不要摘掉。
但電影是件藝術品,
藝術源自於生活,高於生活。
肯再
作的影子。
但懂的人都懂包容。
讓大家認識我們,了解我們,信任我們,
其他都已經不重要了。
電影期間非常感人的一幕,
當飛機的行駛路線在控制中心螢幕中
失時,
沒有人放棄。
「四川8633,成都叫,收到請回答」
「四川8633,成都在等你收到請回答」
「四川8633,成都在等你,收到請回答」
.............
飛行,簽派,管制,
所有保障部門都沒有放棄,
都在等待四川863
出現。
也內涵著所有民航從業人員,
為人民安全出行的努力和奉獻,
也讓大家對民航所有專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電影中有段小插曲,
是關曉彤飾演的飛機愛好者,
簡稱「飛友」。
飛機上讓長幫忙寫「飛行日記的」,
那就是他們~
他們對於飛機的熱愛不亞於任何一位民航人。
在電影的最後,
飛機成功
。
機長劉長建做了一段機長廣播。
廣播的內容不是迫降成功,
而是向所有旅客致歉,
沒有把各位旅客準時,安的帶到拉薩機場,
「並作為機長代表全體機組成員,致以最誠摯的歉意。」
這一段其實是最觸動我的地方。
也許這就是民航精神吧,
堅守源於責任,
奇蹟源於專業,
奉獻源自於我們都是民航人。
就像影片結尾機長劉長建的那句話,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獻給所有民航人,
希望欣賞此片的人對這份職業多一份敬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