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之翼#老年的B52轟炸機「老當益壯」!比中年的B1B服役的更久

2019-11-17   皇家橡樹1972

前一段時間由於B–1B轟炸機在中東執行任務期間較長,發動機和機體完善率不足被B–52轟炸機接替了任務,而且根據美國空軍的前幾月的報告稱B–1B轟炸機機隊的總體完善率降低到了13%左右,到了危險的水平...這也引發了美軍要求退役B–1B的呼聲。

從機齡來看B52和B–1B它們之間的年齡差了20年左右!但是B-52 老當益壯,以60歲的高齡仍然在世界熱點地區為美國的「利益」去征戰不休,似乎越活越年輕。

美國一共製造了774架B52,最後一架B52H型也是在1965年製造的。

但,現在仍然在美軍服役的B-52H型轟炸機已經成為「零武器成本的裝備」,這個詞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為武器B-52的研製成本經過了60年的分攤,幾乎為零!它當年的出廠成本(1960年)只有650 萬美元,經過了這樣久的使用已經成了美軍「偏得的武器」,除了日常訓練和作戰期間必要的保養、油料費用之外,「老B-52」已經不需要花費其它的費用了…也正因為它的這個好處,美軍捨不得讓它退役。

老中青三代戰略轟炸機構成了美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基石之一。

那麼「老B-52」為何可以使用這麼久的時間?這還是因為製造它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高級耐用的材料,製造B-52的年代沒有「高性能復合材料」這麼一說,基本上是:不鏽鋼、鋁鎂合金、少量的鈦合金為主要材料,但是B-52作為200噸的大型載重飛機,製造它的時候材料必須要厚重、機體結構設計必須堅固才行!否則起飛時機體結構承受不了自身重量和油料、彈藥的重量就會散了架子!材料厚重當然使用的耐久性會更好。

還有就是B-52是亞音速飛行,不做高機動動作(也做不了)這就對它的機體結構傷害比較小,轟炸機不是民航客機,每年的飛行時間在200小時左右,剩下的時間在機庫內進行停放和保養,而B–1B則是超音速飛行,飛行時對機體材料和機體結構都有影響…所以,B-52能用這樣久的時間也與使用頻率不高有很大關係。

圖片里B-52機翼下的那個像「左輪手槍彈倉」的玩意兒是B-52轟炸機彈倉的「旋轉發射架」,它是通用型的B–1B也能使用。

旋轉發射架上面可以掛載8枚AGM-86型遠程巡航飛彈,當抵達空襲區域後B-52的彈倉門打開,旋轉發射架解鎖飛彈掛鉤逐一將飛彈釋放出去,飛彈出彈倉後呈自由落體狀下落,離轟炸機安全距離後發動機點火,飛向要打擊的目標…B-52發射完巡航飛彈之後,就算完成任務了,飛彈在事先已經規劃好了飛行路線,不用轟炸機去制導。

圖片上畫著「鯊魚嘴」的物件就是AGM-86,它也可以掛載在B-52的機翼上。

AGM-86是美軍彈藥庫里的高檔貨,地位高於「戰術戰斧」巡航飛彈,它射程為1200公里,採用了多種模式制導,打擊精確度很高,由於價格昂貴,它到現在為止只參加過「科索沃戰爭」,使用「常規電磁脈衝彈頭」摧毀了不少「南聯盟」軍隊的指揮通訊系統。

B–53型空投熱核彈(氫彈),核當量為900萬TNT!是美軍核武庫當中當量最大的氫彈,由於世界總體和平,沒有爆發核戰爭的危險,最後一枚B–53在1997年被拆解,但是冷戰期間它就是由B52轟炸機所攜帶的,因為重量為4噸,其它機型根本攜帶不了。

另外B-52由於服役時間很早,美軍幾乎所有的航空彈藥它都能使用,甚至可以使用GBU-57型10噸級別航彈(「炸彈之母」的改進型)大大拓展了轟炸機的目標打擊適應性。

美國三軍通用的B–61型核彈,它的重量只有700磅,任何現役的美軍戰鬥機都能攜帶,它是可調節核爆炸當量的氫彈,TNT當量從5000噸~30萬噸之間可控制調節,但通常情況下它都是在1萬噸以下控制當量,是一型戰術核彈。

B-52H的這些優點是B-1B轟炸機所不及的!B-1B的研製理念是:採用超音速低空突防的方式深入到蘇聯領土縱深,使用核航彈(B-61型核航彈)打擊重要的戰略目標,它基本上是專用的、執行核轟炸任務的轟炸機。

由於B–61核彈最大核當量也只有30萬噸,美軍又研製了B–83型核彈(圖片上),它的當量為120萬噸,是目前美軍威力最大的核武器,它是在1980年代初服役的,就是讓B–1B轟炸機裝載20枚去低空突防蘇聯的縱深核轟炸總要的戰略目標。

B–1B低空投擲B–83模擬彈。

但是,冷戰結束之後B-1B的地位變得非常尷尬!上有更先進的B-2A可以更好的執行核轟炸任務,並且由於是隱身轟炸機戰場存活率要大大高於B-1B;在它的下面有B-52這種使用成本「為零」、可使用彈藥種類繁多、戰場適應性非常好的轟炸機,而它則屬於高不成低不就,由於是專業的「核轟炸機」,B-1B去執行常規轟炸任務就需要對火控計算、彈藥管理計算機、總線接口…等等不少航電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這是相當大的一筆巨款!而且,即便是改造完成後,它的大部分任務B-52都能完成,現在執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都採用防區外投擲精確航彈或者飛彈,轟炸機似乎成了運載工具,不需要向以前那樣冒著密集的防空炮火去「凌空轟炸」,已經是安全飛行到距離敵方國土幾百公里外發射完飛彈之後就算完成轟炸任務了…所以B-1B雖然比B-52H年輕、飛行速度也更快,但是這些在現代戰爭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直到頭三四年,B–1B才具備了使用常規彈藥的能力,圖片上是正在給它安裝AGM–158遠程隱身巡航飛彈。

還有就是它的使用成本太高了,每一次執行任務都需要地面超過24小時的維護保養工作,而且它的「可變翼」機械裝置結構複雜、脆弱,給檢修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另外,B-1B雖然有部分經過了適應常規戰爭需要的改進,但是數量仍然很低,這就減少了它執行任務的輪換次數使得機組非常疲憊…總之,使用B-1B的麻煩確實不少。

目前美軍的轟炸機有三型:B-52、B-1B、B-2A,美軍目前打算將後兩者退役,節省開資研製B-21轟炸機,而B-52 因為有這樣和那樣的好處還可以再飛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與B-21形成「高低搭配」使用。

從B-52和B-1B在美軍的所處的地位來看,武器裝備的發展最根本的原則仍然是:可靠、管用…先進的飛機並不是好飛機,受部隊喜歡的飛機才是好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