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歸來後,如何更好地進入工作狀態?

2019-10-08   羊爸爸育兒

文 | 郭莎拉 圖 | s.yan

有一年放假前,領導交代了一個相對艱巨的任務,抗壓能力一向不強的我,和往常不同,愉快答應了下來,並且還將這個任務的粗略計劃進行彙報,在這個任務中,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主動積極,連溝通管理,人際關係管理,時間管理也表現出一流的態度。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快要放大假了!

放假前,所有困難都不是困難了。

放假前,所有難搞的人際關係都能和解了。

放假前,所有憂慮的事情都不是事了。

一放假,那些脖子不舒服啊,眼睛乾澀啊,腰疼啊,頭疼啊,不管什麼老毛病了,都好了。

但是,世事無常,每當我看著假期最後一天的夕陽逐漸落下,老毛病們又會陸續再見面,眼睛又開始乾了,頭又開始疼了,腿又沒勁了,濕又重了,腰又挺不直了,困難還是困難,難搞的人際關係還是那副慫樣,憂慮的事情依然憂慮。而且,這樣的狀態會持續幾天甚至一個星期。

放假的前三天心就開始放假,放假後五天心還沒有收假,就這樣,身體放了七天假,心放了15天。

當我們工作的時候,就像是行駛在一輛鐵軌上的列車。我們全然的在這個行駛的進程里,慣性會帶動我們的前進,雖然我們的身體一直在工作,但是,這個過程其實是略帶一些緊張和有序,這種緊張和有序,反而可以讓我們感到一種安全和放鬆。

這是一種有方向感的放鬆,不同於假期里完全迷失的放鬆。

而當我們完全停下來,列車的各個部件不被使用,要重新啟用之前還要修整一番。而我們的身體和神處在一種相對散的狀態里,身體用太久會壞,身體不用的太久,也會壞。生命都應該是有節奏的。

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先意識到我們的狀態,是有方向的放鬆的?還是鬆散的?還是高度緊張的?還是有節律的?然後就是我們要知道為什麼我們會處在這樣的狀態里?我們可以去思考整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好好問一問自己這些問題。

比如你可以這樣問自己:

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和家人的感受嗎?

我在堅持的是對的嗎?我必須對嗎?

我害怕觸碰某個人嗎?

我害怕觸碰某件事嗎?

我對自己常常譴責嗎?常常愧疚嗎?

我還記得我的方向嗎?

我享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嗎?

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嗎?

……

你也可以只是這樣問自己,不急著給答案。

隨著這樣的安靜,逐漸感到你鬆散的心神,回到了軌道上。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