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湖熟文化已命名60周年!

2019-09-27   南京發布

提到南京江寧的湖熟,除了板鴨,你還會想到什麼?

其實,湖熟文化是南京文化乃至整個江南文化的源頭,與 " 河姆渡文化 " 齊名,代表了長江中下游地區 4000-5000 年前的燦爛文化。今天," 秦淮源鄉 文化湖熟——湖熟文化命名 60 周年 " 活動開幕式舉行,同時,湖熟文化研究院成立揭牌。

湖熟,地處江寧、句容、溧水三地交界處,自古就有 " 金陵東門戶 " 之稱,地理位置優越。曾經一度成為軍事重地、商貿中心,成為繁華的 " 小南京 "。1949 年,錢立三先生在相傳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讀書處的梁台土丘斷層中發現古石器和陶片,後經考證將其命名為 " 湖熟文化 ",它與 " 河姆渡文化 " 齊名,代表了長江中下游地區 4000-5000 年前的燦爛文化。據《同治上江兩縣誌》記載:湖熟初稱湖孰,設縣於西漢初年。元朝設縣,明朝成為上元縣四大鎮之一。

蔡崢嶸 攝

隨著人口的聚集繁衍、秦淮航運的發達,湖熟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和商貿重鎮。而後的千百年中,湖熟人繼往開來,守正創新,一代代秦淮俊才,傳承著湖熟文化的血脈,盡得風流。

活動中,湖熟街道與江寧區旅產集團進行湖熟文化博物館簽約,湖熟文化研究院成立揭牌,江蘇省文物局原局長、研究員劉謹勝,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鄒厚本受聘為湖熟文化研究院顧問;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張敏受聘為湖熟文化研究院院長。

湖熟美景

未來,湖熟將自東向西串聯起 " 兩鄉兩鎮 " 四大組團,即,以梁台遺址為承載的濱水原鄉,以生態為基底的田園水鄉,以品質為靈魂的味 " 稻 " 小鎮和以 " 湖熟文化 " 為內核的歷史古鎮。湖熟將依託快速便捷的交通格局,建成科技生態休閒的綠色人居地,倉儲物流及先進位造業的產業承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