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多久,從排便時間就能看出來?排便幾分鐘才正常?醫生告訴你

2024-09-15     醫學原創故事會

僅僅因為一次排便,就住進了心內科重症監護室,命懸一線,萬幸的是,通過醫生的積極搶救,這名患者轉危為安,說到這,很多人會說,這有點誇張了吧,為什麼排便要住在心內科重症監護室呢?

原來,這名患者最近三個月的時間飽受便秘的困擾,她用了很多通便藥,但症狀卻始終沒有明顯好轉,甚至越來越加重,這名患者每次排便的時候,幾乎都要使出渾身解數,憋的是面紅耳赤。

患者本來就罹患冠心病,這一次在用力排便的時候,腹內壓急劇上升,在巨大的壓力下,於是就誘發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作為醫生,我遇到過因為嚴重便秘誘發急性心梗的患者,也遇到過因為嚴重便秘誘發急性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見,排便異常並不僅僅只是腸道的問題,還會誘發其他疾病的發生。

很多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醫生,到底什麼樣的排便時間才更有利於健康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一些人認為排便速度就是越快,越快才能越好,排便速度越快,證明腸道的功能越好;也有人認為排便速度應該慢一點,只要速度慢下來,才能更好地排完腸道里淤積的大便,才能更好地排出腸道里的毒素,自然也才能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情況下排便時間在3-10分鐘內屬於正常的排便時間,排便速度過快或者過慢都是不好的,比如當腹瀉來臨的時候,往往排便特別急,排便速度也特別快;而當便秘來臨的時候,往往排便速度會特別慢,甚至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大便也難以排出。

問題來了,究竟怎樣做,才能保持良好的排便時間呢?

第一,一定要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

當一個人從孩子開始,就要嘗試建立起良好的排便習慣,因為這對健康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腸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因為腸道里有豐富的神經,還有一個龐大的微生態菌群,腸道控制著人體70%的免疫力,所以只要保持好習慣,就能讓腸道建立起規律的排便生物鐘。

當你每天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裡排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排便過程是非常順利的,排便時間往往也能控制的很好。

早上,是最適合建立排便習慣的時間,因為早上起來以後會出現直立反射,促進結腸的蠕動,進食早餐以後,由於胃結腸反射,會導致結腸蠕動的速度更快,這些都非常有利於排便習慣的建立。

第二,要想排便更順暢,一定要每天攝入膳食纖維

過去,膳食纖維被認為是一種沒有營養的物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發現,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如果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不足,會導致一種後果,那就是腸道蠕動減慢,從而更易導致便秘的發生。

像蔬菜、水果和粗糧里往往含有膳食纖維,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吃一點。

第三,要想排便更順暢,一定要堅持喝水

喝進去的水,一路來到腸道,會讓大便變得更蓬鬆,你可以觀察,那些排便順暢的人,大便往往是非常光滑和柔軟的,這樣的大便看起來就像香蕉一樣,而那些排便不順暢的人,他們的大便往往特別乾結,就像羊屎顆粒一樣,為什麼會這樣?缺水是很重要的一環。

第四,要想排便更順暢,一定要堅持運動

很多人遇到排便不暢的情況時,乾脆出去走一走,走一段時間以後,會發現大便一下子順暢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運動促進了腸道的蠕動。

所以,如果平時活動量少,或是不愛運動的人,那麼往往更易罹患便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973ae04720a4be1c5da58811f71b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