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思維風暴,也是人們悔不當初的忠告,或許觀點不全面,但值得深度思考。
撰文/李不易
編輯/風子頔
21世紀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到「野蠻生長」的時代,我們為之驕傲、為之動容,更為富裕的生活感到慶幸。
然而物質文明的發展卻拉垮了精神文明,社會「怪病叢生」,失去夢想與靈魂的人比比皆是,尤其農村更為嚴重!
2003至2007年是農村人「逃離鄉村」的第一階段,這5年是一個美好的開端,大量農村人開始了背井離鄉的打工或創業生活。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外面的世界是無比精彩的。人們的眼中充滿希望,富裕的生活也就此開始。
這5年也是中國民營企業迅速崛起的時代,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也成全了所有發達城市的今天。房地產、零售業、網絡科技都在這5年里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但那時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僅僅是「走出去」,還未實現「脫離農村」的夢想。
2008至2012年全國迎來了第一批次的「鄉村大逃離」。通過多年的努力,一部分先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在城市購買房產,為子孫後代脫離農村打下基礎。而鄉村也迎來了全面大建設,村村通公路,家家蓋新房,人們獲得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在這期間,各行各業都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們的收入也隨之提高。大學生開始變得「廉價」,全社會也進入到了相對公平的時代。然後,下一個時代卻成了一個夢魘。
2013年至2017年是「鄉村大逃離」最狂熱的時代。第一批未能逃離鄉村的人們,已經有了一定積蓄,買房買車成了這5年全國農村家庭最為「狂熱」的事情。
5年里幾乎發展到了家家有車,莊莊有人在城裡買房。科技飛速發展,就連村裡的老頭老太都用上了智慧型手機,各行各業都水漲船高,一時間買車買房成了農村人最大的剛需。不得不說,在這個「野蠻式」發展的5年里人們的生活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看似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幸福時代,殊不知各種社會「怪病」也應運而生。拜金主義到達了巔峰,搞錢成了風尚,放縱也已成風。花哨的世界蒙蔽了太多眼睛,看到的都是「成功」。
2018至2019是泡沫最膨脹的兩年,房價到了峰值,汽車保有率刷新了歷史記錄,彩禮變成了天文數字,就連農村的道路都變得濕滑起來,反而出現了「回村潮」。可人們發現彼時的鄉村已失去了許多「純樸」,取而代之的是「攀比」之後的虛無。
亂花漸欲迷人眼,一場疫情成為打破泡沫的導火索。又歷經兩年來到今天,此時第二批「逃離鄉村」的農村人開始在城市生活才突然發現,一切無非都是過眼雲煙。
泡沫破碎,全國「鬼城」無數,有房有車卻擋不住離婚率一再攀升,讓孩子進入城市學校讀書卻被變相收費壓得喘不過氣……
中國人常「以房為家」,沒曾想卻中了杭州馬說過的話:有一天房子會「白菜價」!
回看這過去的20年,一邊是大力發展農村,一邊是「鄉村大逃離」,人們在矛盾與渴望中漸漸地「失去了自己」,城市與農村到底哪裡才是你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