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3碗飯」,教出了不孝子卻不自知

2020-04-07     育媽記

一提起"窮人家的孩子",人們腦海中浮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孝順""懂事",但現實生活卻是殘酷的,有很多窮人家的孩子未必懂得感恩。

他們在有能力的時候就逃離原生家庭,對於年邁的父母不管不顧。而這一切是環境造成的嗎?其實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3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常常聽到老人感慨:"現在沒有窮人咯,窮人的孩子再苦也能吃飽飯,也有新衣服穿。"

實際上確實如此,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比從前提高了,但家中貧困的人依舊還有。

但令人驚訝的是,當今社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越是窮人家的孩子,對孩子的寵溺程度越高,父母幾乎是掏心掏肺的對孩子好,但最後不一定能夠得來回報。

就像以下這三碗飯,越是窮人父母越愛吃,最後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1、孩子吃著,父母看著

城市物價高,很多經濟拮据的家庭上一次館子不容易,於是大家經常可以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畫面:孩子一個人獨自享受美食,而父母則在一旁看著。

而且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很少有孩子做到主動謙讓,分出自己的食物給爸媽吃,絕大多數孩子都心安理得的吃完。

就比如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一個農民工模樣的家長帶著孩子吃面,孩子全程吃面看手機,父親在一邊等著,母親更是坐在門口。

這樣的畫面讓很多人都感到擔憂,如此寵愛,最終能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2、碗里有蛋該給誰吃

普普通通的荷包蛋,對於窮人家庭來說有時候卻需要謙讓。有個母親就切身體會了什麼叫做窮人的難處。

平時家裡做麵條,有荷包蛋的只有一份。每次端碗的時候,孩子都是第一個,而且搶著把帶有荷包蛋的麵條端在自己面前。

而父母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心疼兒子。但某一次,母親不小心拿了有荷包蛋的那碗面,兒子卻驚叫:你為什麼吃我的麵條?自私本性暴露無遺。

3、老人該不該吃肉

早些年很多農村地區比較窮,很多人家難得吃上肉。有戶人家是這樣做的,每次煮肉,老人的碗里都沒有份,因為媳婦的理由是,老人上了年紀吃不了。

所以每次一家子吃著肉,老人就只能就吃鹹菜。甚至連家裡的孩子也認為,老人家就是喜歡吃鹹菜不愛吃肉。

於是長大以後,他們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父母。而那時候,他們又該如何與孩子解釋呢?

越窮越寵孩子,究竟是為何?

1、彌補心理

每個父母都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條件,但窮人的父母往往會對孩子產生愧疚心理,覺得自己沒能力給他們帶來好的生活,就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寵愛孩子。

這類型的父母往往什麼都不讓孩子干,自己辛苦掙來的錢,全部花在孩子的身上,但最終也沒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2、怕孩子丟臉

都說如今是個"拼爹"的社會,有的父母覺得自己雖然家庭窮困,但一定不能讓孩子在別人面前丟臉,於是就咬著牙讓孩子充門面。

父母這樣做本身就帶著虛榮的心態,孩子受到影響,心理上自然也會發生變化。在這樣的教育下成長,孩子將來也有可能愛慕虛榮,不知感恩。

俗話說,窮人有窮人的活法,作為貧困家庭的父母,既然無法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就應該在精神上豐富他們,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教育理念,未來才不至於越走越偏。

不知道大家認為,窮苦家庭寵愛孩子是好是壞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yIVXEBiuFnsJQVYw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