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妻管嚴」的張學友,還是娛樂圈著名的「婦女之友」

2022-04-29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想不到,「妻管嚴」的張學友,還是娛樂圈著名的「婦女之友」

會唱歌,他只是歌神;講情義,他才是張學友。

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

他是華語歌壇的「歌神」,同樣也是「好男人」。

他英年早婚,與羅美薇情深意篤三十餘年。

因太過寵妻,他被稱作「妻管嚴」。

然而,心裡眼裡都是羅美薇的他,卻也不乏紅顏知己。

梅艷芳、陳慧嫻、鄺美雲、張曼玉等女藝人都與他有著不錯的交情。

貌不驚人的張學友,還是圈裡出了名的「婦女之友」。

一路上都有羅美薇

1986年,張學友一面向聽眾唱著悲痛愛情故事《遙遠的她》,一面對羅美薇訴盡了世上的柔情蜜意。

兩人在拍攝電影《痴心的我》時結緣。

那一年,張學友25歲,第一次在大熒幕中扮演男主角。羅美薇21歲,同樣是第一次做女主。

兩人在後續的相處中,互生情愫。

拍完了《痴心的我》,張學友發行單曲《月半彎》,MV女主角正是羅美薇。

當時大家還不知道,一場地下戀情,正悄然展開。

相戀第三年的時候,兩人的愛情遭遇了一次危機。

張學友因唱片銷量不佳,加之親哥以他的名義借高利貸,他終日頹廢,沉迷酒精。

無論是在片場,還是在蘭桂坊,張學友都滿身酒氣,酒瓶也不離手。

有一次醉酒,被歌迷遇見。張學友動手打人,最後鬧到警局。

事情曝光後,全港媒體都在唱衰他。

起初,羅美薇不離不棄,張學友爛醉多少次,她都忍著潔癖,替其收拾了多少次嘔吐物。

可到了後來,久久未見男友振作起來的她,最終還是長吁一聲,摔門離去。

但她通過共同好友放話:「只要你戒酒,就還有可能。」

愛情給人希望。

那之後張學友重新振作,放下酒樽,拿起話筒。

一部《旺角卡門》令他在影壇斬獲意料之外的成績,也令他重拾信心。

90年代到來,他重振旗鼓,躋身四大天王,重新抱得美人歸。

可你是否知道,張學友能夠趟過人生的高山低谷,少不了妻子羅美薇的一路陪伴,卻也少不了紅顏知己的助力。

與陳慧嫻: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1984年,還是航空公司小職員的張學友,抱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心態參加了業餘歌手大賽。

很幸運,他一路過關斬將摘得了第一名,並被寶麗金唱片公司相中簽約。

同一年,18歲的陳慧嫻也參加了一個歌唱比賽,成為樂壇的一員女將。

兩人都是「怪物新人」。出道當年,陳慧嫻已攬獲十大中文金曲獎最有前途新人獎。

張學友更威風,第一張專輯售出20萬張,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他都分到了一杯羹,領完獎又奔去紅館開唱。

1986年,他們的人生交匯,這一年,陳慧嫻加入寶麗金,成為張學友的小師妹。

《痴心的我》既是張學友與羅美薇的定情之戲,也可看做張學友與陳慧嫻的友情伊始。

在這一部電影中,張學友飾演的是一個留學生,返港時他與羅美薇飾演的大小姐上演了一段露水情緣。

可惜,留學生在海外已有女友,而這位女友正是由陳慧嫻客串。

拍完這部戲,羅美薇成了張學友的真女友,而陳慧嫻則成了他的一生摯友。

1988年,張學友陶陶兀兀,這頭沒了工作,那頭跑了女友。

就在事業情場雙雙失意的時候,陳慧嫻伸手扶了他一把。

已身為金寶麗一姐的她,拖著張學友與自己合唱歌曲《一對寂寞的心》,令其維持一定人氣。

後來,陳慧嫻暫退樂壇,遠赴海外留學。

等到1995年,陳慧嫻重返樂壇之後,已換了一片天地,她與張學友的地位高下,已經顛倒了過來。

此時的張學友已成為天王,紅透半邊天,陳慧嫻則始終難入佳境。

感念昔日恩情,張學友為了幫陳慧嫻重新打開市場,把她帶上了舞台,與她合唱那首《一對寂寞的心》。

陳慧嫻踱步上台,張學友自然地攬住了她的腰。

兩人在台上總是手牽著手,含情脈脈,以至於台下觀眾有些分不清這是友情還是愛情。

1995年陳慧嫻開演唱會,遇到台下一個小朋友問候感情:「慧嫻姐姐,你什麼時候和張學友結婚呢?」

2014年,陳慧嫻開演唱會,張學友來助陣。

唱完一首《輕撫你的臉》之後,張學友把陳慧嫻攬入懷中,在她唇邊留下蜻蜓點水的一吻。

有私情的,偷摸著來。

清清白白的,舉止親密也正大光明。

做著最親密的事情,卻毫無情慾流,唯有十足坦誠,才能在光天化日上演「荒唐」。

放在普通朋友之間,這樣的舉動是過界的。

但在張學友和陳慧嫻眼中,彼此已是家人。

張學友望向陳慧嫻的眼神呢,與哥哥看妹妹別無二致。

2003年,張學友也曾助陣陳慧嫻演唱會。

一上台,他便忍不住伸手幫陳慧嫻整理塌下去的衣領。

一曲唱完。

陳慧嫻撒嬌說要抱抱。

張學友一把公主抱起她。

與梅艷芳:十年生死兩茫茫

梅艷芳與張學友的情誼由羅美薇勾連。

羅美薇出道之後不久,就被何冠昌夫婦認作了乾女兒,夫妻倆的另一個乾女兒則是歌壇大名鼎鼎的梅艷芳。

在何冠昌夫婦的撮合下,兩人結義金蘭。

當時有報道稱:從此以後,再無人敢欺負羅美薇。

羅美薇既是妹妹,張學友便是妹夫。

每個月,梅艷芳都會抽出時間去張學友家中聚會。

1992年的時候,張學友獲得金曲獎金獎,看到妹夫熬出了頭,梅艷芳替其眼淚汪汪。

2002年,張學友與梅艷芳還合作了電影《男人四十》

但人總有一別。

2003年,梅艷芳身患癌症,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開了8場告別演唱會。

演唱會上,張學友與她合唱一首《祝福》,一面唱,一面哭。

離別近在眼前,再見不會太遙遠。

這一年年底,梅艷芳離世。

她離世前那一分鐘,正好輪到張學友夫婦入病房探望,梅艷芳握著他們的手,合上了眼。

葬禮上。

張學友穿的是孝衣,坐在家屬區。

梅艷芳有過億身家,但是過身之後,她的母親與哥哥忙著爭家產,母子對簿公堂。

梅艷芳尚欠著的醫藥費,無人理會。

最終,聽聞消息的張學友第一時間支付了這一錢,護她最後的體面。

同一年,張學友目睹梅艷芳、張國榮、柯受良三位友人離去,他觸景傷懷,親自譜曲,寫了一首《給朋友》。

就算一生是極美傳奇,如逢嚴寒天氣
亦有一番風光細味,瀟洒再見世界
在這方的知己,每一天都深深祝福你

梅艷芳雖不在人間,但人間有挂念她的人。

2013年,梅艷芳逝世十周年,難忘友人的張學友,自費百萬發起了紀念音樂會。

音樂會上,他說:「希望一百年以後,仍有人記得阿梅的名字。「

與鄺美云:只有友情永在

對於自己與張學友的情誼,羅美薇也有解釋:

「我們年紀相仿,又聊得來,所以友情濃厚些。他很gentleman,我很lady。」

而張學友的gentleman不只留給了小師妹陳慧嫻,享有同樣待遇的還有師姐鄺美雲。

張學友入寶麗金前一年,鄺美雲替張曼玉做幕後代唱,陰差陽錯入歌壇,簽約寶麗金。

鄺美雲第一次離港開演唱會,同行的是張學友。

鄺美雲第一次合作歌曲,搭檔的也是張學友。

一首經典曲目《只有情永在》,兩人同台唱了千千萬萬次。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1994年,鄺美雲邀張學友來台灣上節目。

張學友手搭在鄺美雲腿上,鄺美雲手搭在張學友手上,兩人就這樣聊了一整晚。

如果不是知道張學友已經有一生所愛的羅美薇,還以為他們之間也情意綿綿。

兩人的關係止乎友情。

有一回鄺美雲辦演唱會,張學友手捧紅玫瑰上台。

鄺美云:「我每次看見張學友都會說,我們只有……怎麼樣來著?」

張學友:「只有……友情永在。」

與張曼玉:令人聞風喪膽的「雌雄雙煞」

人人都知張曼玉最能演,張學友最能唱,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兩人湊在一起的時候,是一對令人聞風喪膽的「雌雄雙煞」。

仍是在張學友最倒霉的1988年,這一年梅艷芳的生日宴上,他喝酒喝上頭,抓起蛋糕往梅艷芳臉上抹。

事後照片流出來,他被港媒揶揄沒素質。

張學友覺得很委屈,宴會上大家都玩的很開,唯獨自己被單拎出來開涮。

而另一個神隱的罪魁禍首則是張曼玉。

傳聞兩人當年自稱「黑白雙煞」,最愛聚到一起在聚會上搗鬼。

直到被成龍逮住,教訓了一頓,兩人才收斂些。

兩人之所以這樣熟絡,是因為此前他們的經紀人都是陳自強,因而工作上的交匯頗多。

在千禧年到來之前,兩人已合作過16部電影,早已經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學友哥既然是婦女之友,當然也要在姻緣問題上搭把手。

有一段時間,張曼玉休息,沒有事做的她,覺得生活有些苦悶,想找個男人談戀愛,奈何緣分不來。

聽聞張曼玉的苦悶,張學友隨即夥同陳自強給她張羅了一場相親,而相親的對象,是小寶爾冬升。

後來,張曼玉與爾冬升的確談了一段時間戀愛。

1987年,張學友的《太陽星辰》獲獎,頒獎人是張曼玉以及爾冬升的哥哥姜大衛。

姜大衛上下打量了一番張曼玉,調侃稱自己只有一個弟弟,要好好考量一下。

聞言,張曼玉也搬出了「娘家人」張學友,讓他也幫著看看。

張學友連忙搭腔:「姜大衛挺好,我想他弟弟也應該不錯,我作主,今年結婚好嗎?」

與沈殿霞:契媽與契仔

與張學友交好的還有肥肥沈殿霞。

兩人結緣於電影《南北媽打》,拍完這部戲,張學友把沈殿秋認作了乾媽。

2006年,沈殿霞因身體健康問題,停止了演藝工作。

2007年,沈殿霞多次被傳出病危的消息,但依舊坐著輪椅來到張學友演唱會現場,為其撐場面。

2008年,沈殿霞去世之後,為了紀念她,張學友寫了首叫做《月巴女且》的歌。

後來開演唱會時,張學友還把肥姐的紀念玩偶擺上了台,唱完之後,又做肥肥的經典動作劈叉以表紀念。

「希望她的快樂精髓,可以永遠流傳下去。」

滿面春風皆朋友

為何張學友有眾多紅顏知己,卻依舊被冠以「好男人」稱號?

因為藏在背後的不是情意,而是情義。

2005年,陳松伶遭到姐妹背叛,財產落入他手。

身無分文文時,多得張學友的幫助,獲邀出演《雪狼湖》,得以維持生活開支。

如此人格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圈中迷妹。

劉嘉玲是他的超級歌迷,兩人交好多年,張學友還曾開玩笑說暗戀劉嘉玲多時。

萬種風情的鐘楚紅,到了他跟前,也是一副伶俐乖巧的模樣。

迷戀他的還有李若彤,曾在社交網站曬出二十多張張學友的簽名專輯。

前不久還COS梁朝偉在《東成西就》里的造型,並放言:「如果能讓我與張學友對戲,我甘願扮丑。」

在新書中,李若彤有提到迷戀張學友的原因。

某一次她與張學友搭檔拍戲,現場冷氣開得特別足,令她渾身顫抖,那時的她還是新人,害怕自己人微言輕,不敢詢問工作人員。

就是這時張學友走了過來,問候她冷暖,之後又親自幫她去工作人員那兒取了一件外套。

還有一次,導演希望重拍一場戲,動機是希望拍到李若彤弔帶垂下來的樣子。

面對這樣的請求,李若彤很是難為情,卻不知道如何拒絕。

關鍵時刻,又是張學友出馬替她解圍:「算啦,不要為難人家了,沒有這個必要,是不是啊,導演?」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而張學友能夠站在女藝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且體貼備至。

「婦女之友」的稱號給到他,算得上實至名歸。

結語:

如果說,托著他攀向歌神之位的,是他的天籟歌聲,那麼支撐他幾十年星光不黯的,必是這一生重情重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7d46dd0b6b84e2b8a6e48c121dc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