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抑鬱!娃有「三少」時代表抑鬱了,快就醫

2023-03-20     菁媽育兒

原標題:每4個孩子中就有1個抑鬱!娃有「三少」時代表抑鬱了,快就醫

文|菁媽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中國抑鬱症終生患病率為6.8%!

2020年中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24.6%!

相當於每4個孩子就有一個是抑鬱,而且這些是檢出率,還有一些有抑鬱,但是沒有被檢出的,數據可能遠遠不止這些!

看到這裡讓很多家長開始膽戰心驚,我們的孩子極有可能就有抑鬱症。

廣州心理學家胡慎之:孩子出現「三少」的症狀時代表已經抑鬱了,一定要及時的就醫

第一:話少

正常情況下孩子是特別喜歡說話的,因為孩子通過說話來交流,孩子通過說話來交朋友,孩子通過說話來引起家長的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平時還是比較喜歡說話的,但突然有一段時間就不怎麼說話,一天都說不到一兩句話,那極有可能孩子已經抑鬱症了,及時帶孩子去就醫。

第二:行動少

孩子其實特別好動,要麼就在外面跟小朋友一起玩,要麼在家裡面他也會玩手機看其他的,而這些行動代表著孩子的愛好,代表著孩子對生活還有嚮往。

但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沒有其他的行動,每天就躺在床上,連吃飯都不想起來吃的話,那極有可能就出現了抑鬱。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胡鑫宇,其實就是有這樣的情況,他已經出現吃飯吃得少,對學習沒有興趣的症狀,其實就是行動比較少。

第三:情緒少

我們人的大腦分為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

「本能腦」也叫「爬行腦」,其實就是孩子的本能,比如說孩子吃東西的本能,逃避的本能,求生的本能。

情緒腦主要負責情緒處理,還有大量的情緒,恐懼,悲傷,興奮,愉悅,激情。

理智腦是大腦皮層,既有創造力,願景導向,但是發育比較慢,一般到21歲才逐漸發育!

所以孩子在小的時候主要是本能腦和情緒腦,經常是情緒腦占主導,所以孩子的臉就像6月的天說變就變,一下開心,一下興奮,一下又傷心,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不高興,也不悲傷的時候,要警惕,孩子可能已經抑鬱了,及時帶去就醫。

當然等孩子已經抑鬱了,再去就醫就已經有些遲了,畢竟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能100%的治癒。

青春期又是孩子抑鬱症的高發期,心理學家胡慎之也給父母幾個建議,避免青春期的孩子抑鬱症。

預防青春期孩子抑鬱症,家長要做好這5點

第1點: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正常的,不要強行壓制孩子,這種叛逆,其實是孩子內心的這種能量釋放出去,釋放的過程中表現為叛逆。

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孩子的叛逆就會減輕。

第2點: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房間不要隨便進去,不要去看孩子的日記,孩子晚上不想吃飯,那就允許他不吃,孩子出去玩,給他定每天晚上幾點回來就行,讓他去玩,不要問太多。

第3點:允許孩子追星

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父母就是他心裏面的神,他會崇拜自己的父母,但到了青春期之後,孩子可能會重新崇拜一些偶像。

比如說明星,政治家,科學家,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定的追星資金,讓孩子去追星,讓他完成他這個階段的一些盲目崇拜。

第4點:不要追求孩子乖,聽話

孩子到了青春期他會渴望獨立,渴望自己能有掌控感,父母這時候不要強制的要求孩子乖,要孩子聽話,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反而要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快。

第5點:孩子叛逆時別大驚小怪

有些孩子會離家出走,還有一些孩子可能會早戀,很多家長就會武力鎮壓,但這樣反而會容易導致孩子抑鬱。

胡慎之就提到:孩子叛逆說明他生命力比較強,反而不容易抑鬱。

如何養育孩子才能避免孩子抑鬱呢?

其實從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就要懂一些心理知識,避免父母的養育或者家庭給孩子帶來太多負面的東西,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7faf25df9e1b611eab71d93b662eb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