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還在激戰,美俄「新戰場」又出現了

2022-04-16     第一軍情

原標題:烏克蘭還在激戰,美俄「新戰場」又出現了

烏克蘭還在激戰,美俄「新戰場」又出現了

文/君劍

俄烏衝突打了超過50天,目前雙方在頓巴斯地區的大範圍衝突仍在繼續,這場起源於美國挑釁、北約東擴的危機,至今為止看不到緩和的跡象。

然而美國要的就是混亂,在烏克蘭仍然危機不斷之際,美國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歐洲另一個方向,也給俄羅斯準備了「新戰場」。而這個地方,就是波羅的海區域。

(烏克蘭危機)

眾所周知,黑海和波羅的海區域,是俄羅斯在歐洲方向的兩個戰略重地,莫斯科的地緣戰略安全,與這兩個方向息息相關。

然而最近,波羅的海地區發生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跡象。

首先,北約艦群開進波羅的海,對俄羅斯發出明確威脅信號。

正當俄軍遭受莫斯科號巡洋艦在黑海沉沒的重創的時候,多個北約成員國的艦群已經陸續抵達波羅的海,愛沙尼亞全國電視廣播公司聲稱,荷蘭皇家海軍負責指揮的5艘戰艦,正在波羅的海集結,並將與「夥伴盟友」進行一系列軍演活動。

敏感時刻北約艦隊到波羅的海搞軍演,這明顯是「來者不善」,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有極其重要的存在,即著名的加里寧格勒州,這裡是俄羅斯在歐洲的一塊「飛地」,也是俄羅斯監控歐洲的一個堡壘。而在芬蘭灣,則有俄羅斯的聖彼得堡,以及波羅的海艦隊。可以說,波羅的海對俄羅斯而言極為重要,這裡是俄羅斯的另一個門戶要地。

(資料圖:北約波羅的海軍演)

對於此次北約艦群的到來,俄羅斯的反應非常迅速。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前司令瓦盧耶夫公開指出,北約艦隊在這片區域的一舉一動,都將被俄軍波羅的海艦隊密切監視。如果北約企圖做任何「侵略」的事情,則將會獲得來自俄羅斯的「熱情招待」。

俄羅斯所擔心的有兩點,其一是北約可能會覬覦加里寧格勒州,因為波蘭最近就在打加里寧格勒州的主意,而德國應該也沒忘記這裡。另外,聖彼得堡的安全,以及波羅的海艦隊所遭受的威脅,也是俄羅斯所關注的。

當然,波羅的海艦隊也是俄羅斯反制北約艦隊的籌碼。而且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重兵,足以反擊西方威脅,因此俄羅斯也不怕北約的挑釁。

(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

其次,烏克蘭危機觸動歐洲地緣格局,芬蘭和瑞典執意尋求加入北約。

俄烏衝突爆發以後,芬蘭和瑞典要求加入北約的消息不斷出現。和對待烏克蘭的態度不同,北約對芬蘭和瑞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也意味著芬蘭和瑞典如果申請加入北約的話,有可能很快就會被北約所接納。有消息稱,預計在今年夏天,芬蘭和瑞典可能就會正式申請加入北約。

美國沒有直接表示要拉芬蘭和瑞典入伙,但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繼續鼓吹北約是「防禦性組織」,並暗示——沒有問題,「自己做主」即可。

(資料圖:北約總部)

俄羅斯在烏克蘭進行特別軍事行動,起因就是美國的操作,以及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但是此次危機導致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幾率大幅增加,俄羅斯將不得不面對來自另一個方向的地緣戰略壓力。

芬蘭和瑞典也是波羅的海國家,這兩個國家進入北約的後果,就是波羅的海局勢更加不利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和加里寧格勒都會面臨更大的安全壓力。另外,俄羅斯在科拉半島的軍事基地,也會承受更大的來自北約的威脅。

(加里寧格勒在箭頭處)

再者,波羅的海國家抱團「力挺」烏克蘭,試圖增加對俄壓力。

俄烏衝突的大背景下,除了美國一直在拱火以外,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也在不斷地製造對立。最近,波蘭總統杜達、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拉脫維亞總統萊維茨和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就跑到基輔,與澤連斯基見了面,還在英國的慫恿下,試圖搞「非軍事小北約」,企圖構建一個從波羅的海地區到烏克蘭的對俄「包圍圈」。

波蘭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反俄急先鋒」的角色,波羅的海三國也一樣,雖然是小國,雖然都被滅亡過,但都不長記性,關鍵時刻都想跳出來繼續作死。

當然,這一切背後,其實都是美國在布局。正是因為有美國在背後煽風點火,所以這些國家才不斷上躥下跳。對俄羅斯而言,波蘭等國家的挑釁並不構成威脅,但是如果美國在背後加以操控,那麼局面就會變得更加複雜。

(波羅的海國家組團訪烏)

當然,俄羅斯也不會無動於衷。對於波羅的海地區發生的一系列跡象,俄羅斯正在準備進行必要的回應。 針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可能性,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明確指出,如果這一切發生,那麼將會破壞北歐地區的和平穩定,而且對於芬蘭和瑞典的安全也沒有好處,因為那只會導致這兩個國家變成北約的「橋頭堡」。扎哈羅娃認為,芬蘭和瑞典可以自己做出選擇,但他們也必須認識到可能的後果。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的表態則更為直接,他表示 如果北約吸收芬蘭和瑞典,那麼討論波羅的海無核化就沒有意義了。俄羅斯除了必須在這一地區增加海陸空作戰力量的部署之外,還必須考慮在加里寧格勒州增加部署核武器以及高超音速飛彈系統。

(俄羅斯的核武器)

俄烏衝突期間,俄羅斯的高超音速武器多次亮相,包括10倍音速的「匕首」,其2000公里射程,能夠確保整個歐洲基本上都在覆蓋範圍之內。

再加上數以千計的核彈頭,以及大批核三位一體投送平台的存在,俄羅斯完全有能力對美國和北約進行反制。

(「匕首」載機)

當然,波羅的海國家捲入俄烏爭端,乃至於捲入美俄對抗,其實是完全不明智的。本來波羅的海地區屬於相對比較穩定的地區,但是在美國的攪局下,這裡正在變成「新戰場」。美國建立了所謂軍事同盟,卻把盟友當成炮灰。波羅的海國家應該看清事實,至少烏克蘭危機已經說明,美國不僅靠不住,而且還是最大的問題始作俑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7a41c81958ef684b7462068a2fdba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