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名俄軍在庫爾斯克被烏軍俘虜,俄緊急要求換俘,有什麼隱情?

2024-08-16     北風路口

烏軍攻入庫爾斯克第11天,有多少俄軍被俘虜?

超過2000人,而且出現烏軍單次俘虜102名俄軍,而且這些俄軍士兵一槍未放就投降了。

除俄軍士兵被俘虜,車臣「網紅」士兵也被俘虜不少,特別是卡德羅夫明確希望換回車臣士兵。

而烏克蘭也收到到俄羅斯消息,要求就戰俘交換展開磋商。

俄外長拉夫羅夫也通過渠道與烏外長庫列巴溝通,希望儘快展開換俘。

一些流傳視頻顯示,被俘俄軍士兵要求俄當局用被囚禁的烏克蘭士兵儘快交換自己。

俄羅斯這麼著急進行戰俘交換,有什麼隱情?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被俘的大都是俄羅斯的義務兵,這很不一樣呀。

兩年多以前,俄羅斯向烏克蘭發動戰爭,即使不斷動員合同兵,高薪聘請僱傭兵,都不會要求義務兵出國作戰,這是底線,也是基本盤。

可現在都變了,這些義務兵沒有出國作戰,卻在俄本土被俘,有些義務兵還在庫爾斯克的戰鬥中死亡,這就讓家屬難以接受。

俄羅斯民眾支持特別軍事行動嗎?

很顯然,俄羅斯民眾是支持的,而且非常支持。

俄羅斯民眾支持的前提是能夠為個人帶來利益,能讓自己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不受影響。

如果個人利益受損,戰火燒回俄本土,影響生活,甚至自家孩子參加義務兵都死了,那麼家屬對特別軍事行動支持就會大打折扣。

俄聯邦由89個主體組成,包括24個自治共和國,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和3個直轄市,俄羅斯族人是少數,占人口比例不多。

過去兩年多,俄羅斯動員都是少數民族和偏遠地區的人為主,損失很大,但不影響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民眾支持戰爭。

這些民眾的孩子大多是義務兵,不會出國作戰,也沒有什麼危險,屬於穩定基本盤,現在烏軍攻入庫爾斯克,俘虜2000名俄軍,還有義務兵死亡,家屬就難以穩定了。

當初說好義務兵不參戰,如今被俘,這讓義務兵家屬很難答應。

一些義務兵家屬都是長期歲月靜好,笑看烏克蘭損失,結果戰爭突然降臨,自己孩子被俘,心理預期就大不一樣。

翻看俄國歷史,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個人利益和預期突然發生變化的結果,跳不出歷史規律。

1980年開始的十年阿富汗戰爭、1990年開始的第一次車臣戰爭,都是義務兵大量損失引發連鎖反應。

如今,在俄烏戰爭上作戰的都是合同兵和僱傭兵,很多俄羅斯人認為戰爭離本土很遙遠,甚至感受不到戰爭代價。

突然烏軍打進來,大量義務兵被俘,俄羅斯宣傳的大勝並非如此,支持戰爭的基本盤大受影響。

為了消除影響,繼續贏得支持,俄羅斯迅速要求換回這些義務兵。

俄羅斯強調是穿著烏克蘭軍服的北約軍隊下場,俄羅斯在與整個北約作戰,正在把烏軍趕出去,要繼續支持特別軍事行動,可義務兵被俘,讓一切宣傳失去合理性。

讓俄羅斯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烏克蘭居然打進庫爾斯克,還俘虜超2000名俄軍士兵,戰火蔓延到俄羅斯三個州,數十萬人逃亡,俄羅斯人正感受到戰爭代價。

信心被摧毀,基本盤動搖之後,支持率就會很快往下走,

俄羅斯著急換俘也是想挽回俄民眾支持率,但事事哪有順心如意。

俄羅斯人早晚會明白,戰爭進行兩年多,烏克蘭沒投降,俄羅斯是時候該付出代價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6e201ce21ab985a5a2b554579262e0b.html